酷冷冰神B120开箱简评、测试
一体式水冷发展至今,已经占据了CPU散热销售很大一部分比例,从刚研发出现的一片骂声,到今天完全可以胜任CPU的散热,也是一部研发的辛酸史。
本人若干年前有过一款一体式散热器(安钛克H20 620) ,评价就是又吵,又没散热效率,这次吧组有个试用酷冷的冰神B120活动,果断报名,尝试下新款一体式散热的具体能力。
万年包装正面老套路,正面已经把产品整体外观呈现了出来(科普:一体式水冷由散热冷排、水泵冷头、固定长度的水管及预先灌装的水冷液组成)。
背面也是包装老套路,把冰神B120各种参数进行了简单介绍和产品特点,唯一需要重点啰嗦的地方就是这款产品支持民用市场全产品,新老CPU 都能使用。产品特点的话产品总结会亲自编写。
侧包装也是巨大的LOGO及产品图
拆开外包装,产品大体出现在眼前。内部包装采用硬纸浆纸盒收纳,正常运输可以保证产品不会有损坏,酷冷的亲民产品,包装也不会去追求特意的高大上。
拆开纸盒,产品的全貌出现了,散热器主体+风扇+说明书+扣具(此照片没,有特写)
为什么这款酷冷的一体式散热器可以支持全部的民用CPU呢?请看图,各种背板+螺丝,不同组合支持不同CPU。
拍摄了下说明书的安装方法,各类不同扣具安装还是非常方便的,本次测试使用的是AMD的AM4接口的CPU,所以接下来有单独的照片。
特别备注:酷冷已经考虑了双风扇吹冷排,所以已经预留了安装位置级安装需要的螺丝及螺丝孔洞,个人感觉这个设计非常到位。
开始细细说下散热器的主体,这个特写是一体式冷头的底部,和CPU要进行直接接触的地方,酷冷B120采用纯铜底板设计。因为此产品全平台设计,需要考虑INTEL 2011的巨大体积,所以纯铜的底板面积较大。接触面积越大,散热效率越高,非常简单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得。
冷头和水管连接处特写,这个部位只要保证不漏水及可以进行左右活动就好,由于无法拆开,内部结构无法拍摄,单从外观看来产品做工踏实,该有的保护都做到位了。
一体式水冷冷头大部分都设计这个样子,也没什么独特的地方,LOGO在通电后显示为白光。
固定水管外面包裹了一层尼龙保护套,最大能力保护水冷管道不会损坏。
水冷散热器的精髓-冷排。冷排的大小、密度、材质直接关系到散热器整体的工作效率。酷冷冰神B120采用了120的冷排,属于最小的尺寸,支持双面风扇,散热鳞片采用铝制,密度也非常高。经过实测效率非常高(后有实测放出)。
这个可是冷头供电插头。
酷冷冰神B120自带的风扇具体参数为650-2000RPM,DC12V,4PIN调速,红色LED。孔洞周边均有橡皮减震帖,最大保证风扇的安静性。
产品介绍就到这了,产品是用来用的,直接上机进行测试才是关键,以下是AMD RYZEN测试套件。
中间说下酷冷这套扣具,对AMD的支持,真的神来之笔,对此设计真的可以膜拜了。
看图,只要拧紧螺丝,支持AMD全家了,安装超级便捷。
装测试平台的时候随手拍下,通电后可以看见发光的LOGO。
介绍下测试环境:测试机箱为R4,标准的中塔机箱,材质为铁质,本次测试机箱前风扇不工作,后14CM风扇工作,测试环境为室温24度。对比测试AMD新款原装风扇,也是酷冷自己代工的。
测试成绩如下图表:
测试采用P95软件,此软件可以让CPU全核心满载。
由于工艺或者其他问题,这次AMD的RYZEN我自己这颗R7 1700最高主频只能3.9G,再高无法稳定系统了。测试的温度为开启P95后10分钟记录。
以下为酷冷B120的测试截图;分别主频为3.2G、3.5G、3.9G;
以下图为AMD原装风扇;主频分别为3.2G和3.5G;
测试结果就是可以轻松压制这颗AMD的CPU,如果机箱全风扇打开,组成散热风道,温度肯定是更低的。
经过几天的把玩,进行简单的对此产品的简评:
1、产品总体的感官质量、材质品质、设计非常到位,虽然只是酷冷的入门级产品,但是酷冷公司也用心的对各个细节进行了优化设计;
2、冷头内置水泵工作的时候非常安静,只有启动的瞬间能听见水流声,配套的风扇也十分的安静;
3、扣具的设计简单,实用,安装方便,对冷头的固定十分牢靠;
要是能有白色灯就好了,或者这个冷排上能不能装其他风扇?比如乔思伯的日蚀系列,那样跟白色logo应该很配。
看来1600x还是要240来镇压
要记得放购物链接
说真的,我6700K 感觉压不住,玩游戏什么的常温在60左右了!
水冷 试过 不带风扇 20分钟散热直接到50度
i3还用水冷,,,,,,,,,真逗,
用鲁大师测温度,你真的很专业!!!!!!!!
赏你10个碎银。
咦 前排啊。碎银快过期了,送你啦
。低端水冷的效果能跟同价位风冷么?
文章很好!哈哈哈,非常好啊
win10企业版?
屌丝博u3能用么?
可以考虑入一个
没有购买链接卡?差评
我水冷压i3都不带风扇的,坐标广东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