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分离,卫生间真正高效利用!
传统卫生间大多将洗漱、如厕和淋浴等多种功能放置在同一个空间层面,一体化设计看似高效利用空间,实则功能区模糊,使卫生间长期处于潮湿有水的状态。
一则进出不安全,尤其家里有老人小孩,存在滑倒的隐患;滋生细菌,影响卫生间整洁。二则家庭成员多,卫生间使用频率高,常常面临有人在淋浴,有人想上厕所;有人在上厕所,有人想洗漱的尴尬情况。
因此,有必要对卫生间进行干湿分离设计。
一、什么是干湿分离
干湿分离主要针对卫生间功能区划分而言,卫生间有干区和湿区之分,湿区如淋浴区,除去淋浴区之外的功能区则为干区。干湿分离即通过隔断等方式,将湿区(淋浴区)和干区(如厕区、洗漱区、洗衣区等)隔开,从而使卫生间保持干爽整洁。
二、为什么要干湿分离
追求卫生间实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卫浴安全。
1.干湿分离更安全
正如前面提到,一体化卫生间,一次淋浴,水花四溅,地面容易积水,无法快速干燥,湿滑环境存在滑倒隐患,而干湿分离,湿区的水花不会外溅到干区,干区仍保持干爽,进出更安全。
2.干湿分离更整洁
将淋浴用水控制在固定区域,不影响干区整洁,有效避免细菌滋生,方便打扫,令整个卫生间更加整洁舒适。
3.干湿分离保护家具、灯具
通常卫生间浴室柜为实木多层板材,灯具则多为金属材质,采用干湿分离设计,淋浴区水汽不易溅到柜体、灯具,减少木质柜体和金属灯具腐蚀的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4.干湿分离更实用
淋浴区单独分隔,冬天淋浴可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将淋浴区、如厕区、洗漱区等分离规划,可供家庭成员同时使用,利用更高效。
三、干湿分离布局有哪些
1.二式分离
最为基础的干湿分离布局:湿区(淋浴区)+干区(其他功能区)。
很多人抱怨卫生间面积小,其实,就算仅有3平米的空间,只要布局和设计做好,也能做到干湿分离,基础的二式分离也能满足。
2.三式分离
基础干湿分离是将淋浴区和其他功能区区隔开,而三式分离则在此基础上多区隔出如厕区,即淋浴、如厕、洗漱三区都单独隔离,是较适合中国家庭的分离布局。
三式分离的好处是家庭成员多时,能满足三人同时使用。
但三式分离对卫浴空间有一定要求。
首先是面积。
面积太小,如仅有3平米的卫生间,做三式分离极有可能转身都能撞墙,这样的固式刻板套用不如不做分离;而如果面积够大,也不建议做三式分离,可以考虑四式分离。
其次是格局。
相对而言,三式分离适合长方形空间,居中开门是最理想的格局。
开门位置居于户型中间,左边可做淋浴区,右边为如厕区,中间分布公共开放洗漱区。
总体来说,三式分离对洗漱区面积要求为90*60厘米,淋浴区位160*90厘米,马桶区为130*90厘米。因此,格局为长方形,且居中开门,整体面积有8-10平米的卫生间,做三式分离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如果卫生间面积在6平米左右,可将更衣洗衣纳入洗漱区,或者将洗衣机放到阳台。
3.四式分离
四式分离在三式分离的基础上增加洗衣区。洗漱区、淋浴区、马桶区和洗衣区四个功能区域彻底分离,实现家庭成员同时使用,诸如妈妈在洗衣,爸爸在洗漱,小朋友如厕,互不干扰,功能划分更细致。
在日本,做四式分离的卫生间标准要达8平米左右。值得借鉴的是,将四个功能分区设置在一条动线上:在更衣间换衣服----脏衣服放入洗衣区----进入淋浴区----其他人可同时使用洗漱区、马桶区。
国内小区房户型,以100平房子来说,划分到卫生间的面积一般只有4-6平,想要实现四式分离相对困难,国内常见的是分配两个卫生间甚至更多。
最后,不管哪种干湿分离设计,都应依据空间实际面积和布局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