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网络折腾记 篇一:入住一年半,我为什么要卖掉硬路由换软路由?
追加修改(2019-11-07 10:11:26):
首次发文,感受到值友们的热情和严厉了……
关于这篇文,文科狗“罐罐君”有两处需要勘误:
1.网线选择上,所谓“半双工”的说法有误,实际上是不影响。不过,考虑到网线市场混乱,假线/虚标线较多,仍然建议选用品牌信得过的六类线;
2.原定发在本篇的第三章“软路由的软硬件选择”被我挪到了第二篇发布,但是目录页忘记删除了(囧)。对此造成的“标题党”现象,罐罐君深感抱歉并在第二篇以加倍的篇幅作为弥补,请列位看官笑纳。
以上。
鞠躬
Hello大家好,我是连续签到1700+天却毫(lan)无(ai)产(fa)出(zuo)的罐罐君。
其实一直都想写点什么,毕竟之前的工作就是天天码字,无奈一直犯懒,草稿箱里堆了好几篇只写了开头的烂尾文。眼瞅着双十一又要来了,张大妈开始各种活动引诱大家多多投稿 得,还是把坑填了吧。
话说这人的一生啊,既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也要考虑到折腾的进程,我也不知道我作为一条文科狗,怎么就走上了研究Wi-Fi折腾网络的道路。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我把家里服役了3年的网件R8000卖掉,换成一台软路由,这折腾之路啊是越走越远…走越远…越远…远……
闲话少说,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会看到:
关于家庭装修时网络布置的一点微小而不成熟的建议
一系列折腾的缘起
软路由的软硬件选择
(以上是本篇内容,后续看心情再写写
篇2-弱电箱的布置与改造+利用旧设备组成无缝切换的(伪)Mesh网络
篇3-软路由系统的编译
篇4-Docker on 软路由
等)
哦对了,利益相关:本文所涉产品都是罐罐君自费购买,纯粹分享自己的一些浅见,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佬多多批判(鞠躬)
#生命不息,挖坑不止#
0.名词解释
硬路由=以专门设计为网络使用的硬件为载体,相关指令嵌入到硬件中,以便更快地执行数据包转发等路由功能。通俗地讲,我们在电商平台搜索“路由器”得到的结果大多属于硬路由;
软路由=在通用PC架构(x86-64)或ARM架构上安装特定软件,使设备实现路由等网络功能,著名的软路由固件有OpenWrt、RouterOS、高恪等;
AP=无线接入点,用来发射Wi-Fi信号,一般指带无线功能的硬路由器或墙上的无线面板;
梅林=由华硕路由器固件AsusWrt修改而来的一款固件,功能丰富,KoolShare论坛是国内主要的改版梅林维护者聚集地;
OpenWrt=著名的开源路由器固件,基于Linux,一度分支出LEDE项目,目前两者已重新合并;
恩山无线论坛=老牌的路由器及相关设备的论坛,OpenWrt等各类信息、玩法、固件等均十分丰富;
Mesh:近年来比较火爆的一种多节点Wi-Fi组网方式,相对于传统的AC控制器+AP方案来说,Mesh更加灵活,支持有线或无线两种回程方式,但在无线回程时稳定性可能稍差;
无线回程与有线回程:Mesh设备的组网方式,无线回程指各个AP节点间通过某一频段(一般为5G频段)互相连通交换数据,有线回程指各AP节点通过网线(及交换机)互相连通,更为稳定,后者可认为等效于AC+AP方案。
1.关于家庭装修时网络布置的一点微小而不成熟的建议
1.1装修时的网络部分选材
自己的小家入住也有一年多快两年了,从装修开始我就特别注意家里的网络布置,每一路网口的位置、数量全部现场指定,所用设备和器材也全部自行采购,具体如下:
网线采用Cat6(六类)非屏蔽网线,建议使用京东自营或天猫旗舰店的AMP网线,品牌名称不要有任何前后缀。
选择六类而不是超五或六类屏蔽线的原因是,六类比超五贵不了多少钱,但可以千兆全双工(超五跑千兆是半双工)。
至于很多装修公司爱用的六类屏蔽网线,线体本身傻大黑粗不说,如果没有从设备到水晶头全部采用屏蔽并做接地(家庭环境一般做不到)的话,反而可能会导致干扰,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墙上的面板和模块为了配套,选用TCL罗格朗的仕典玉兰白。其实这个和你家开关面板一套的就好,注意要选六类用的网线模块。
弱电箱是我在本地装修城乱逛买到的,本着越大越好的尿性,我选用了一个60×50×10cm的铁皮大空箱,反正我的AP设备是不会放在里面的,不必担心法拉第笼效应,相反,我的弱电箱里至少会放光猫和交换机,能给它们住别墅肯定好过格子间呀
用来走线的PVC线管是我亲爱的工头叔叔(嗯,亲叔)一手包办的,应该是用的联塑,详情我不太了解。由于六类线较粗,为了能一次通过两根,建议使用4分管。现在好像还有一种透明的PVC线管,我把链接贴这,没有实际使用过,请列位看官自行甄别选择
1.2装修时的网络布局
设备选好了,接下来聊聊网线/网口的布置。首先说说我的观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预埋网线和网口,为后续的设备选择与调试留下足够的腾挪空间。这也是我吸取了爸妈家装修时没太多介入,导致后期布置Wi-Fi时饱受肘掣的教训
另外,我的整体思路偏向使用Mesh设备(有线回程),但道理相通,想采用AC控制器+AP方案的也可参考。
近几年的楼盘,开发商大多把入户光纤和弱电箱安排在入户玄关位置,这就带来了问题:
1.位置较偏,放AP的话无法覆盖全屋;
2.部分弱电箱是金属外壳和盖板,法拉第笼效应严重,造成电磁屏蔽;
3.内部空间小影响散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把路由器等AP设备移出弱电箱就成了常规操作,而交换机则必须跟着网线汇聚处走,以便连通全屋所有的网口,因此这里又引申出两种走线思路:
1.全屋网线汇聚在弱电箱处;
2.全屋网线汇聚在主路由(如电视柜)处。
这两种走线方式,第一种较为常规,我也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但要注意弱电箱与主路由间至少要留2路网线(一进一出,我给原电视柜处的主路由留了4路);第二种走线方式则节省了交换机的端口(硬路由一般1wan+4lan,4lan等效于交换机),弱电箱和主路由之间也只需1路网线(不建议只留一路,后续没得改动!!)
说完了网线汇聚点,接下来说说网口的位置,如图所示,我家的设定是3个房间都至少两路网口(一个预留给估计不会买的电视,一个预留给AP),旁边预留一个五孔墙壁插座。这样的设定保证了随便一个房间都可以放主路由(一进一出,但事实证明还是有疏漏 后面会讲到)。
此外,为了保证覆盖效果和美观(避免拉长线),网口最好靠近房子的物理中心点,想想如果路由器因为网口被迫放在飘窗上,那你这个Wi-Fi是供给邻居们用呢还是你自己用呢(手动狗头)?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埋线的时候,强弱电线管平行距离要在30cm以上,两者不得不相交的地方,要用电磁屏蔽的铜箔胶带等包裹住弱电线管。啥?你问强弱电怎么区分,能用手碰了不会死的是弱电,碰了会挂掉的是强电……(开玩笑的,千万不要用手去试!!!)
好了,絮絮叨叨说了一通,都是个人的一些浅见,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列位看官不吝赐教,而迎面而来就是大家所喜爱的打脸环节了。
2.一系列折腾的缘起
2.1有线网络部分的基本设置
入住后,我把主路由——刷了KoolShare梅林固件的网件R8000放在了电视柜位置(即户型图中4网口处),其中光猫开启桥接模式,光猫Lan口接入主路由的Wan口,在主路由上拨号后,再通过预埋网线返回至弱电箱中的交换机,为其他房间的支路网线提供网络,最终形成了下面的网络拓扑(示意图中的两个AP实际不存在,懒得重新做图了 )。
至于为什么要在主路由上拨号,自然是为了最大化利用它的性能,以及使用梅林固件上丰富多彩的各类APP,如果没有这一需求的,可以光猫直接拨号后接入各处AP,形成这样的网络拓扑。当然,个人不是很推荐这个方案,运营商所送光猫那孱弱的小身板,老老实实做好光-电转换的工作就行了。
2.2喜闻乐见的打脸环节(大型Wi-Fi覆盖翻车现场)
有线部分稳了,无线部分呢?
讲道理,我对新家最上心的就是这个部分了,甚至专门在JD上买了一台K2P B1版(当时自作聪明以为博通CPU更好 )到毛坯房里做简单测试,结论是单路由足以全屋覆盖。
实际入住后,R8000开启2.4G/5G混合组网(Smart Connect)功能,在其他位置覆盖还算不错,然而我忽视了毛坯木有门这件事,加上电视柜到主卧隔了次卧的两堵墙,关门后信号衰减严重,勉强能连上的2.4G频段也不怎么稳定(信号满格,没速度),5G更是不用想。
因为基础网络不好,依赖Wi-Fi的Aqara空调伴侣也变得神神叨叨的,经常恶意卖萌,喊它开关空调不是装没听到就是延迟十几秒,一度让我以为是空调伴侣自己不稳定。
这车算是翻倒在地了
没办法,为了增强主卧和主卧洗手间内的使用体验,我在主卧飘窗边增设了一个次路由(网件R4300 With OpenWrt),具体操作细节如下:
1.次路由Lan口设置为与主路由R8000相同的192.168.1.X网段,网关设置为主路由的IP,同时关闭次路由的DHCP服务;
2.次路由设置与主路由相同的SSID和密码;
3.主路由Lan口或交换机接入到次路由的Lan口,令次路由可以上网。
这样的设置也在我们单位使用,然而,单位一个路由节点(AP)覆盖一大片办公区,节点与节点之间基本没有重叠部分,而我家里面积小得多,主卧原本就有Wi-Fi虚信号,导致手机等设备压根不知道要连客厅的AP还是房间里的AP……
再次翻车
那么就做一下改进吧,次路由设置了另一个SSID,虽然无法自动切换AP的顽疾仍在,但至少可以通过手动切换的方式来选择SSID了
当然,上面这招其实只是权宜之计,而支撑我权宜了整整一年多的动力是……阿苏斯公布了AiMesh技术,可以将两个或以上的华硕路由器组成一套Mesh网络,全屋同一SSID且无缝漫游 !!!
梅林固件脱胎自AsusWrt,虽然设备本身是友商网件的产品,但刷了梅林就是一家人 ,理论上来说,只要R8000也更新至384固件,那同样可以支持AiMesh,到时候再买一台华硕或者网件回来,岂不是美滋滋
?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2018年4月开始等待KoolShare论坛更新的我,望眼欲穿到9月底,却只等来了同属380固件的380.70_0-X7.9.1版本,再到2019年7月正式宣布,新版384梅林固件大概率不再支持网件、领势等移植机型,加上今年夏天以来机器几次因为过热死机或重启,看来是时候做(ji)出(xu)改(zhe)变(teng)了。
按你胃,还是要感谢sadog、小宝、八万等各位大神多年来辛勤、无偿的付出,为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用的固件。
2.3站在十字路口,弃硬投软还是延续前路?
一直以来我用的都是硬路由,而软路由我也早有耳闻,家庭网络升级方案,选哪个?
1.阿苏斯AX系列:
最新最火的Wi-Fi6系列,在我规划升级的时候还没发布产品,价格么也是贵得一匹(新品你还想怎样),溜了溜了
2.阿苏斯AC系列:
怎么说也白嫖了这么多年的梅林固件,是时候补补票了。搞AC86U(ARMv8架构,准备刷KS改版固件)+AC68U各一台来组AiMesh,会不会很香呢?这个方案我心水了很久,但看了不少AiMesh测评后被劝退了,有群友采用了这套方案后也连叫后悔,咱们到篇2里具体讨论
3.软路由+成品Mesh(Linksys Velop 3900M):
硬路由不想选,咱们试试软路由如何?因为采用X86-64架构,软路由的综合性能要比专项专用的硬路由强上不少,也就是提供了更大的折腾空间。
不过,软路由一般都不带无线功能(即便带了无线功能,弱电箱的电磁屏蔽也会教做人 ),咱们还是选一款成品Mesh套装来充当无线AP吧。
个人而言,首选的Mesh套装自然是领势的Velop,要不是它,我爸妈家的Wi-Fi网络可能到现在还是一团糟(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具体到产品线,Velop分为双频和三频两种产品,理论上来说可以随意混搭组网,来看列表
双频 | 三频 | |
---|---|---|
单支装 | AC1300M | AC2200M |
两支装 | AC2600M | AC4400M |
三支装 | AC3900M | AC6600M |
是的,Velop的系列命名很有特点,所谓套装其实就是单支×2或×3的结果,那么具体要怎么选?看下面:
1.三频Velop由一个400Mbps的2.4Ghz频段和两个867Mbps的5Ghz频段组成,其中一个5G频段专用于无线回程(见名词解释);这种产品适合土豪家里只预留了一根网线或网口位置不合理,只能走无线回程的环境(比如我爸妈家)
2.双频Velop比三频少了一个5Ghz频段,如果强行走无线回程的话,5G频段只能半速工作(半收半发),所以只适合我自己家这种预留网口到位的环境。
说到这,大家一定能理解,为什么我一直强调预留网线/网口要留足,因为后期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就在刚刚上去黑东查参数的时候,发现3900M的价格降到1099元,没忍住,剁了……)
其他的成品Mesh套装还有Netgear Orbi(网件奥秘)、Ubnt AmpliFi HD 、华硕天琴座、H3C B5/B3系列、腾达MW系列等等等等(对!×P-L××k在我这里不配有名字!!),大家可以按需选择,站内也有大量测评文章(我是不会告诉你们我买Velop的时候站内几乎没有相关文的,当时就应该写一篇,哎,懒死我算了 )
好了,絮絮叨叨说了快4000字,大家一定也看累了(其实是我写累了 ),感谢列位看官能看到这里,鞠躬
既然已经决定了换软路由,那我又是如何选择软路由的呢?为了迎接软路由,我又对弱电箱做了什么改造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罐罐君下回分解:
弱电箱的布置与改造+利用旧设备组成无缝切换的(伪)Mesh网络

和你同样配置,aimesh实际就是智障。后来网上看了下,华硕这个方案不是我一个人吐槽,
到一定份上了
作者大大,我也准备用你这套,软路由和3900,问题是我电视柜只留了两根线,把软路由和弱电箱的猫和交换机的两根网线连接后,没有从交换机出来的线连客厅的ac1300了...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连接软路由吗
主路由和弱电箱不在同一个地方的话,光猫-主路由和主路由-交换机(弱电箱)这两条线一般都是通过墙上的面板进行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准备放主路由的地方,至少有两路或以上的预埋网线
我是小白(脸>,请问一下,主路由回到弱电箱的交换机是怎么连接的?
是路由器出来的线接入面板,然后面板的另一边直接水晶头接交换机?
还是路由出来的线直接接到交换机上?(这样不是很丑?)
后续呢,苦苦等待
我选择了软路由+VELOP,N1最近刚在折腾,准备当电视盒子用。至于TP么,我当这世上没这个牌子
拼 爹 爹 上 搜
请问N1是什么??
就疫情期间在家折腾网络回几句供参考。
我原先是两个ASUS路由,一个主路由AC86U,一个AC66U做AP,虽然AC86U可刷改版件正确上网姿势,但整体网络不理想,U管4K效率低,不理想。最近折腾了个N1的单臂软路由立马爽了,youtb的4K很畅快,峰值100M网也有10多万;同时设对DNS,去广等进行设置,很不错,按这个思路的话,家里配个N1+交换机+TP的易展500多元钱差不多能155平全面覆盖同时全部可以上F Q,很香,有打算把AC86U卖了回血,哈。。。
恭喜恭喜
像这种掉速到100M的,一般都是线路或设备协商问题,要是你说掉到200M/250M之类的速度那倒还不好判断了
手头有测序器的话检查一下是不是8芯全通,如果未全通,可考虑重做水晶头或网络模块
找到了,主节点的线有问题,墙里面的
检查一下全链路的网线,同时还有各个设备所显示的连接速度以便排查
发现个比较奇怪的问题,之前的拓扑是光猫拨号-交换机-电脑/r8000,电脑可以下载跑到500M,无线是50M,现在改成光猫-主节点拨号-交换机-副节点/电脑,无线和有线都只能跑到100M,不知道哪里被限速了
会有一丢丢,但是不会卡断
覆盖还行,视频通话测试房间走动切换的时候还是会卡一下
good,覆盖效果如何
火速搭完啦,哈哈哈,下面慢慢折腾软路由了
对,主要是屏蔽广告等应用,但velop是硬路由,没法折腾成软路由的,同时官方也没有开放刷机功能;倒是R8000可以刷成梅林,具体去KOOLshare.cn看
好嘞,准备按光猫-velop1-交换机-velop2.3这个先走,后面有精力再把velop1折腾成软路由~软路由使用感觉如何呢?主要可以屏蔽广告?多拨?
一般来说,谁当主路由,就谁拨号,同时负责DHCP
跟您确认一个问题。。好像比较低级,DHCP的拨号是不是要放到路由来比较好,不要让光猫去拨DHCP
方案1的话,velop要开桥接模式,专心当好AP;而DHCP、流量控制等等都由软路由完成,我就是用这个方案,因为我软路由上要用的功能蛮多的
方案2胜在省事,相对便宜;如果网线布置合理的话甚至可以考虑省掉交换机,直接光猫-mr8300-velop双频节点*2❨或3,看户型❩
楼主楼主,又研究了一天,有点想上3900,接线方面有两个方案,麻烦帮忙看下有没有具体优劣,1个是:光猫-软路由-交换机-3个linksys,2个是:光猫-1个linksys主节点-交换机-剩下2个Linksys
不客气,祝顺利
嗯嗯~篇2也看完啦,明天再具体研究下~谢谢啦,先睡了哈
还没睡呐,感谢回复~又看了些内容,确实如你所说,无法实现。感觉不论是acap还是mesh,要想无缝,我的R8000也要保不住了,acap和mesh有线的两条路,您看起来如何取舍呢,我家180平层~
加了之后也不是AC+AP,AC+AP是需要有一个AC控制器管理所有AP及连入设备的。
至于你这种想法的弊端,具体要看小AP的工作模式,但就我的理解,大概率和我2.2节中的情况一样,根本没法漫游。
mesh有线回程是我个人比较推崇的一种方式,具体可以看看本系列第二篇或站内其他大神的介绍
楼主你好,最近想改造家庭网络,请教下问题和您比较类似,请不吝赐教。目前家里一个R8000坐镇四房,主卧信号不好,如果再加个网件的小路由ap,加了以后和您2.1节中光猫-主路由-ap就一致吧?这个方案是否就是ac+ap模式?这个模式的弊端是否就是2.2节中无缝漫游有点问题?如果用mesh有线回程就可以全屋完美无缝漫游哇?有线网口都留够了。谢谢!
支持下,要是有问题就来咨询哦
换好的舍不得银子,差的还看不上
只能等WiFi6路由大批上市降价后再换了
幸好目前光猫拨号能跑满速,先对付着用吧
什么时候速度上不去了,再找联通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