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模型积木之迟来亭众筹版开箱及搭建
大家好,俺是难得一呆,一位喜欢观鸟、崇尚户外、热爱生活的中年大叔。
一呆君打小就对中国古建筑有些爱好,平时去寺庙等古建筑也会特意看下房屋结构什么的。不过一呆君对古建筑的热爱仅仅限于想要了解,但是没有行动的那种。究其原因,一呆君还是觉得古建筑结构太复杂了,各种构件的名称也稀奇古怪,光参观浏览光看书根本搞不明白……直到最近一呆君有幸在亲戚家翻出一套所谓的“中国古建筑通用结构拼搭模型积木”,即“重拾营造”出品的“迟来亭”,一看居然还是未拆封的众筹版,于是如获至宝的带会家中,想借此专研下中国古建筑,顺便水一篇给值友分享下学习心得,嘿嘿。
由于迟来亭众筹版出来的比较早,加之正式版已经下线了,而新出的版本与众筹版差异比较大,且网上也少有卖家,所以这里就不放购买链接了。至于迟来亭的由来,貌似这并不是一个现实中存在的亭子,而是创作者设计的一款相对结构简单但又能体现古建筑特色的模型积木。而迟来亭名称的含义,据说是因为创作者从最初的考察古建筑到最后作品得以呈现,用时5年时间,感觉现今古建筑式微且普及不够,有点来的太晚之意。而挂在迟来亭上的对联:“相思无因见,迟来有古人”,也颇有此意味吧。
一呆君需要说的是,文中涉及古建筑相关的知识都是从积木搭建和网上学习而来,难免有错误之处,还望海涵且不吝赐教,谢谢!
开箱及搭建过程
▽▼包装盒素白的底色,正面最夺目的是迟来亭的渲染图。在渲染图上方有“迟来亭”和“中国古建筑•全榫卯•通用构件拼搭模型积木”等文字,表明了产品名称和产品特征。在渲染图右边有出品方“重拾营造”的LOGO,有“迟来亭”的文字图案,还有国家专利的标识。而在国家专利标识下方,一呆君看到了“CSYZ-001”和“PSC:225”的字样,前者显然是产品型号,后者则表示产品零件数为225片。
▽▼包装盒背面主要是产品介绍、产品信息和出品方信息等等。在这里一呆君看到有写产品的主要材质为ABS环保材料,而并不是一呆君事想象的木质材料……对了包装盒外还有个纸袋,方便送礼携带吧……
▽▼打开包装盒,可以看到盒内表面还有一张半透明的硫酸纸,纸上则有出品方“重拾营造”的SLOGAN及二维码。话说这个SLOGAN“普及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一呆君比较认同。
▽▼硫酸纸下面有两个纸盒,左边有“营造”的文字图案,右边有“构件”的文字图案。一呆君觉得左边的纸盒内装的是说明书之类的物品,而右边的纸盒内装的应该是各种零件。
▽▼一呆君打开左边“营造”纸盒子,看到里面有一堆东西。
▽▼一呆君将盒内物品一一摆放,见下图。上排从左到右依次是古建筑手账本、三种字体的贴纸、古建筑帆布袋、说明书。下排只有古建筑荣誉证书和2米长的原创卷轴。据说这些物品除说明书外,大部分是众筹获得的礼品,还是挺丰富的。
▽▼这些物品中一呆君只介绍说明书。因为对于想通过积木学到中国古建筑知识的话,说明书是很好的载体。可惜说明书很薄很简单,给到的古建筑知识很少很少。说明书开头是“屋顶的形式”的介绍,并且标出迟来亭属于攒尖顶型。说明书紧接着展示了9个构件包内所含零件的品名、形状以及数量。一呆君发现零件的品名大都是“该零件在古建筑中对应名称的拼音首字母+编号”,比如“JZ101”啥的,其实就是“檐柱101”。这种命名方式显得很不直观,还不如直接用“名称+编号”这种方式,能更好的理解古建筑的结构。
▽▼说明书接下来则是搭建示意图,看着比较直观的。而对于某些重要的零件,说明书也有简单的介绍。
▽▼说明书最后是脊兽的介绍,看了能增加点那么一点点的古建筑知识。
▽▼一呆君又打开右边“构件”纸盒子,取出了说明书所示的9个构件包。每个构件包上都有编号。
▽▼1、2号构件包是用于搭建迟来亭地台的。一呆君拆开1号构件包,里面只有两种零件。大的零件是“底板”,小的零件叫“柱础石”。底板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制作地台,而柱础石在古建筑中应为中间有洞的石构件,而在积木中则是简化为柱子插入地台的开孔之处。
▽▼柱础石用其侧壁插入底板四角L型的卡槽中,从而与底板相连。这两个零件的侧面也能看到零件做工比较一般,貌似侧壁上还有白点之类的东西。
▽▼2号构件包全是底板,不过有一大一小两种底板。大的底板只有一个角或者两个角有L型卡槽。而小的底板和柱础石类似,只是中间没有开孔。
▽▼迟来亭的搭建从地台开始。一呆君将1号和2号构件包中大的底板全部排好,让L型卡槽正好形成方形的一圈。
▽▼然后根据说明书将柱础石和小的底板一一塞入方形卡槽中,这样地台就搭建好了。下图也可以看出零件存在色差。并且插入的侧壁与卡槽宽度松紧度不一,有的难插,有的却很松……等一呆君搭建好地台后,还多了一个小底板……
▽▼而3-6号构件包则是用于搭建迟来亭亭身的。一呆君接着拆3号构件包,里面的零件种类不少,见下图。这里只简单介绍比较陌生的檐柱、金柱,挂落和额枋。
▽▼根据柱子所处的位置是在建筑物外侧还是在内侧,大致可以分为檐柱和金柱。由于古建筑的屋顶大都是中间高,四周或者前后低,所以檐柱高度一般都低于金柱。无论是檐柱还是金柱,底部都有个方形凸起,顶部都有十字交叉布局的开槽。不过檐柱的四个开槽两两深浅不一,搭建的时候要注意下。
▽▼檐柱顶部和金柱顶部结构不太一样。檐柱顶部的四个开槽并不独立,而金柱顶部的四个开槽彼此独立,中间相互之间有隔断。一呆君觉得这是由于金柱位居中间,承托的力量更大些,所以开槽有隔断可以增强金柱顶部的强度。而檐柱顶部开放式开槽的有助于安装结构多样的构件。此外仔细看金柱的开槽的截面是梯形的,有些燕尾的样子,这也是榫卯结构的一种哦。其实檐柱顶部开槽也是燕尾造型,只是不太能看出而已。
▽▼挂落起到装饰或者分隔空间之用。在挂落两端可以看到前宽后窄像燕尾的榫头,貌似于金柱或者檐柱顶部的开槽相匹配。这或许就是燕尾榫吧?
▽▼接下来介绍3-6号构件包中额零件除了美人靠外大都是位于柱子顶部/之上、屋顶下方的各种水平构件,通常水平放置,起到连接和承重之用,至于零件在结构中的具体位置,后文搭建过程中会介绍。接着介绍额枋,其中间有三个方形孔,两端也有燕尾榫头。在这些额枋零件中,其中有一个中间是有开口的,是为了方便挂上牌匾,搭建的时候也要注意下。后文会出现随梁枋这个物件,大小结构和额枋完全一致,只是安装的位置不同,因而名称不同而已。
▽▼4号构件包里只有两种零件,檐柱和穿插枋。不过这里的穿插枋有三种形态,有点不一样。
▽▼穿插枋的三种形态中,其中2、3型可以交叉插入,用于转角的檐柱处。1型和2、3型组成的构件都有方形孔和凸起,末端都有燕尾榫头。
▽▼而5号构件包里只有美人靠,看下图就知道是亭子下部落坐和倚靠的地方。其实3-6号构件包中的零件,除了美人靠之外,其他所有零件的安装位置都在柱子的上方。
▽▼6号构建包中的零件种类也挺多的,见下图。
▽▼檩的截面与方形的枋/梁不一样,它是圆形的。而截面圆形的檩与截面方形的枋/梁之间的空隙,有时会用到垫板(竖着的挡板)来遮挡。可以看到檩上方还有一排方形孔,垫板两端仔细看也有燕尾榫。
▽▼抱头梁要承托截面为圆形的檩,所以一端会有个圆弧的造型。抱头梁上有方型孔,一端有燕尾榫有方形孔,另一端附近有两个燕尾槽。
▽▼三架梁两端都要承托截面为圆形的檩,所以两端都有圆弧的造型。三架梁有方型孔,底部有小凸起,两端附近各有两个燕尾槽。
▽▼最后是角云,一个挺小巧的构件,其一端有个大大的向上的凸起,另一端有个L型的开槽。
▽▼迟来亭亭身结构件介绍的差不多了,接着继续搭建。先是在地台上插入檐柱和金柱,四周一圈都是檐柱,注意开槽的方位。中间四根是金柱。
▽▼然后将美人靠插入柱子中。
▽▼等一圈美人靠都拼搭好后,再在所有檐柱顶端插入一圈挂落。接着在四周的檐柱和金柱顶部、挂落之上安装穿插枋。穿插枋1型安装在金柱和檐柱之间,而2型+3型组成的构件位于四个角的檐柱和其边上的檐柱之间。安装好的穿插枋可以看到其一端是突出在檐柱之外的,形成所谓的霸王拳。
▽▼这一步是安装额枋。额枋通常安装在不是位于四角的檐柱之间,注意其中一个顶部有开孔的额柱应该装在门口的位置。额枋与穿插枋在同一平面,这样在檐柱顶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方圈。
▽▼接下来将随梁枋两端插入金柱之间,并且叠上三层。随梁枋顾明思议是在梁的下方的枋。
▽▼然后是将抱头梁安装在金柱和檐柱之间的穿插枋之上。
▽▼再在亭子四个角按上角云。而在这里,一呆君顺手把牌匾也安装到额枋上了。角云位于亭子四角,起到承托往外延展的屋檐的功能。角云在古建筑中会在其两边雕刻有云状花纹图案,甚是美观。
▽▼再在抱头梁和角云之上插入一圈檩+垫板。这样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圈,而檩上的一排方形孔是安装屋顶用的。
▽▼然后在与迟来亭门口平行的随梁枋上安装三架梁。三架梁用于承托其上方到屋顶尖的结构的梁,通常会承托3条檩,所以得名。三架梁上的一排方形孔也是安装屋顶之用。
▽▼在与两个三架梁垂直的随梁枋之上再分别安装檩+垫板。这样檩和三架梁有构成一个小的方圈。至此,亭子除屋顶之外都搭建好了。其实真正的亭子在三架梁和檩+垫板之上还有不少构件,不过一呆君觉得或许是限于比例问题难以缩小复刻的原因,这些都取消了吧。
▽▼这里附上一张古建筑的结构示意图,或许可以更好的理解迟来亭亭身的结构。图中也能看到三架梁上方的结构。
▽▼剩下的7号、8号和9号构件包都是和迟来亭屋顶有关的零件,主要是各种角瓦、瓦、飞檐和宝顶。7号构件包只有角瓦和飞檐。飞檐就不介绍了,结构比较简单。
▽▼积木中和角瓦/瓦有关的所有零件其实都是复合零件,它包括了上层的瓦、中间的望板和下层的椽。瓦就不解释了,而望板指的是铺设于椽上的木板,以承托瓦之用。至于椽则是直接承受望板及其上瓦的重量的构件,结构为排列有序的木条。而角瓦/瓦零件将这三者做在一起了,其顶面是起伏的瓦,底面是条纹状的椽。角瓦在末端有外凸的结构,上有方形孔下有凸起,用于安装。而角瓦顶部脊线上也有方形孔,底部竖条中也有个方形孔。
▽▼较瓦的侧面瓦当的图案做的很精细,显得比较精致。7-9号构件包中其他的角瓦/瓦与之有类似的结构,下面不再介绍了。
▽▼8号构件包则只有较长的竖瓦和较短的角瓦。
▽▼9号构件包里有竖瓦、角瓦和宝顶。宝顶也不说了。
▽▼介绍完和迟来亭屋顶有关的零件后,继续搭建迟来亭。先是在迟来亭四角的角云和其边上的檩上面插入角瓦。
▽▼然后在角瓦之间铺上长长的竖瓦形成屋檐。这种零件也是用末端小小的凸起固定在檩上的方形孔中。
▽▼搭建好的屋檐见下图,似乎有那么点味道了……
▽▼接着沿着四个角瓦往上往中心开始搭建小的角瓦。
▽▼然后再小的角瓦两边搭建小小的竖瓦。
▽▼接着还是往往上往中心搭建角瓦。这四个角瓦只有末端固定在下一层的角瓦之上,上端是悬空的。
▽▼搭建到这一步后的屋顶是这个样子的。
▽▼接着在角瓦边上填上长长的竖瓦。这些竖瓦一端位于随梁枋之上的檩上,另一端与屋檐相连,安装在四周的檩上。
▽▼完成后屋顶快要收口了。
▽▼最后是四片大的角瓦盖住中间的方口。这四片角瓦末端是与下一层竖瓦相连安装在由檩子和三架梁构成的中间方圈之上,而顶端也是悬空的。当然现实中不会有这么大的四片构件没支撑的立着,前文也说了。
▽▼至此整个屋顶除了飞檐和宝顶之外,基本完成了。而从这个屋顶的搭建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同一层的的瓦之间没,并没有相互连接,所以屋顶上纵向的缝隙也不少。
▽▼给屋顶装上飞檐,古建筑之美一下子就到位了。不过飞檐也是比较容易掉落。
▽▼最后给屋顶装上宝顶,至此整个屋顶就搭建好了。
▽▼最后是给迟来亭门口两侧挂上对联。鉴于一呆君玩乐高多年从不上贴纸的习惯,这次也不例外。至此,整个迟来亭算是搭建完毕了。成品给一呆君的感受还是挺震撼的,古建筑之美还是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当然如果动手能力强的话,完全可以给迟来亭上色,想必效果会更出众些。
▽▼换个角度看看迟来亭,虽然这个亭子结构还是简单了些,没有诸如斗拱这些实用和艺术完美结合的结构,但还是有不少古建筑元素孕育其中。对了,最后说明下迟来亭的大小,大致为27cm×27cm×21cm。其实实物真的挺大的,不太适合放在桌上做案头玩物,它应该放在展示柜中当镇宅之宝才对。
中国古建筑模型积木的尝试之作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特的实物载体,凝聚了古人千年以来的聪明才智和民族审美观。正如鲁迅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完全有理由保护好中国古建筑,发扬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并且传承光大。而国潮榫卯结构积木的不断涌现,在普及中国古建筑知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中国古建筑。
作为较早开发中国古建筑模型积木的重拾营造,其推出的首款产品——迟来亭,通过对中国古建筑的深刻理解,参照古建筑的结构,保留古建筑引以为豪的榫卯结构,并引入通用积木的概念,大胆取舍,力求完美体现古建筑的魅力所在,这不得不让一呆君为之称赞和感叹,越发喜爱。
当然作为重拾营造首款作品,迟来亭还是有些不足。一呆君觉得主要还是零件工艺的问题,想必还是比较容易改进的。其次在说明书部分,建议能添加更多的与古建筑相关的内容,不用像一呆君那样只能上网查资料学习。
总之,中国古建筑模型积木的尝试之作——迟来亭,也是一呆君2022年体验过最好的模型积木,还是值得搭建把玩的。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