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诗选》,怎么理解“戴着镣铐跳舞”的新月诗人?
大家好,我是爱读书的奶爸九节狼。
今天味大家介绍的是《新月诗选》。
购买理由
这款《新月诗选》是购自京东的《大家小书·文学卷》中的一本。
《新月诗选》是新月派诗人的一本重要合集,由新月派代表诗人陈梦家选编,选录了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朱湘、邵洵美、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梁镇、沈祖牟、杨子惠、朱大枬、刘梦苇等十八位新月诗派诗人的作品。
外观展示
《新月诗选》是研究新月派诗人的重要作品之一,这次再版,在版式上更为贴近时代,而内容基本没变,主要是陈梦家的序,以及各大名家的作品。
怎么理解新月派诗人,怎么去阅读《新月诗选》?
我觉得还得回归到作品本身以及作品所处的年代。
新月派诗人得名自泰戈尔的《新月集》,所以,泰戈尔访华时,也是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
而如果要理解新月派诗人的主张,这本《新月诗选》的序言,可以说就有点“夫子自道”的意味。
陈梦家首先说,“新诗在这十多年来正像一支没有定向的风”,新月派诗人只是山涧中一支小小的水。但他们相信,“一点也不曾忘记中国3000年来精神文化的沿流,(在东方一条最横蛮最美丽的长河)我们血液中依旧把持住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简而言之,在看完泰戈尔的《新月集》后,他们认识到了,即便是新诗,也可以用格律美来传承,来贯通东西。
而在思想表达上,陈梦家认为,我们欢喜“醇正”与“纯粹”。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差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向,仅仅一种方向,也不知道那目的离得我们多远!我们只是虔诚的朝着那一条希望的道上走。
在徐志摩朗朗上口的《再别康桥》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新月派诗人的两大特点。
一是讲究格律。每一段就像是复制粘贴后,进行的微调。
第二,就是内敛的表达。将主观的情绪,变成客观的具象的物体。
在《再别康桥》中,我们看到的似乎是队康桥的喜欢,实际上是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而出来陈梦家的序言外,另一篇可以作为新月派诗人的宣言就是闻一多的《诗的格律》。
在《诗的格律》中,闻一多认为,诗的情感就在于它的格律(这在旧诗中是个常识,不同的情绪要选用不同的诗体,如李白写信常用古体,进宫后常写五律),其中“戴着镣铐起舞”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作诗比喻,“三美”对新诗的影响极大,不仅引领了诗歌的写作方向,为象征派写作铺平了道路,更为新诗阅读、新诗研究提供了范式。
这里的三美,对应的就是“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而我也在这本书上,第一次看到了闻一多的《夜歌》。
夜歌
癞虾蟆抽了一个寒噤,
黄土堆里钻出个妇人,
妇人身旁找不出阴影,
月色却是如此的分明。黄土堆里钻出个妇人,
黄土堆上并没有裂痕,
也不曾惊动一条蚯蚓,
或绷断蟏蛸一根网绳。月光底下坐着个妇人,
妇人的面容好似青春,
猩红衫子血样的狰狞,
鬅松的散发披了一身。妇人在号咷,捶着胸心,
癞虾蟆只是打着寒噤,
远村的荒鸡哇的一声,
黄土堆上不见了妇人。
这首歌也体现了新月派的特点,一首好诗,不应仅仅是平面的,它还应该是立体的,是让眼睛看的,也是让耳朵听的。闻一多先生声称要做“中西艺术结婚的宁馨儿”,而《夜歌》就有着浓烈的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韵味。
总结
理解现代诗歌,新月派恰好是一个不错的桥梁。他既是出新,也是继陈,他带着镣铐跳舞,也带着东方的含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