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hone 7到13 Pro Max的换机体验

作为一个从iPhone 7开始就深度绑定苹果生态的用户,这些年我也算是见证了苹果手机的起起落落。从7到12,再到如今换上13 Pro Max(为啥2025年了换的是13,单纯看价格,哈哈哈,想想当年一开售一万多买的12,短短时间价格掉得夸张,我还是买老款,哈哈)每一次换机都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开启新旅程,过程有惊喜也有无奈。


我的第一部iPhone 7,那时候它的A10处理器性能相当强劲,日常使用基本没有卡顿感,系统的流畅度让我瞬间和之前用的安卓机告别了“卡顿焦虑”,机身薄,重量轻,机型小,拿在手里完全无负担。但它也有缺点,电池掉电速度太快,一天两充甚至三充是常态,出门不带充电宝真的没安全感。

后来换了iPhone 12,冲着它的5G和更轻薄的机身。刚拿到手时,全面屏设计搭配上OLED屏幕,视觉体验直接拉满。A14芯片的强大运算能力,不管是玩大型游戏还是多任务处理都不在话下。可时间一长,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首先是电池,虽说容量比7有所提升,但5G网络和高刷新率屏幕的功耗让它续航依旧不给力,一天至少两充。而且,它在使用过程中发热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玩游戏或者长时间拍照之后,手机滚烫,你有试过开车用手机导航,发烫太久直接当机,没导航又不认识路的无助感!


最近因为12电池发烫实在影响使用,我又换了iPhone 13 Pro Max 。不得不说,它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自适应高刷新率屏幕,让滑动操作变得更加丝滑流畅;影像系统的升级,拍照效果有了质的飞跃,不管是风景还是人像,都能轻松拿捏。续航也终于不再让我焦虑,4352mAh的电池容量,正常使用一天一充完全没问题。不过,它也不是完美的。但是238克的机身重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长时间单手操作真的很累很累,什么时候搞个又轻又大屏的手机!
现在iPhone有涨价趋势,如果真的大幅涨价,或许会让不少像我这样的消费者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国产手机这些年发展迅猛,华为在芯片和影像技术上的自研成果显著,小米的澎湃芯片不断升级,还有vivo的微云台防抖技术让拍照更稳定。它们在性能上逐渐缩小了与iPhone的差距,甚至在快充、外观设计等方面实现了超越。如果从性价比角度考虑,国产手机确实很有吸引力。
下次换机,我可能会认真考虑国产手机。毕竟手机只是工具,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何乐而不为呢? 你们呢,面对iPhone涨价,下一部手机会怎么选?

JNing
校验提示文案
原来是秋天啊
校验提示文案
原来是秋天啊
校验提示文案
JNing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