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降8万仍难救市!本田冠道遭新能源围剿+智能化掉队,日系神车跌落神坛
广汽本田冠道近期以高达8万元的优惠力度成为车市焦点,这款曾经月销近5000台的中型SUV,如今在终端市场不得不以价换量。作为本田在华投放的首款大五座SUV,冠道曾凭借越级空间和机械素质成为细分市场标杆,但面对新能源转型浪潮与自主品牌围剿,这款曾经的明星车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产品力来看,冠道的核心优势依然突出。2820mm轴距打造的行政级后排空间,至今仍是同级天花板,实测后排腿部空间超过三拳,全平地台设计和90度开启的后车门延续着日系车的人性化考量。搭载的2.0T+9AT动力组合可输出370N·m扭矩,配合ADS自适应悬架,在高速变道时展现出的车身稳定性,印证着本田“买发动机送车”的技术底蕴。四驱版本实测9.1L/百公里的油耗,对于近1.8吨的整备质量来说已属高效。

但产品周期的老化逐渐显露疲态。现款车型内饰设计停留在五年前水平,10.1英寸中控屏与Honda CONNECT 3.0系统在8155芯片普及的当下显得力不从心,语音识别仅支持基础指令,与自主品牌可连续对话的智能座舱形成代差。主动安全系统虽配备L2级辅助驾驶,但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精度已落后新势力车型两代以上。这些智能化短板在新能源当道的市场环境中尤为致命。
市场竞争格局的剧变更是雪上加霜。比亚迪唐、问界M7等插混车型以更低能耗实现更强动力,理想L6等增程式产品在空间舒适性上实现超越。传统燃油车领域,大众途观L通过加长轴距和数字化升级抢走大量份额,别克昂科威Plus则用2.0T可变缸发动机+48V轻混系统在能耗表现上后来居上。冠道引以为傲的“大五座”概念,在竞品全面进化中逐渐失去独特性。

经销渠道的困境同样不容忽视。广汽本田新能源转型迟缓,烨P7等电动车型市场反响平淡,导致经销商无法形成燃油与新能源的销售协同。部分门店为完成年度任务,将冠道库存车优惠放大至8万元,这种饮鸩止渴的促销策略虽短期提振销量,却严重透支品牌溢价能力。有销售透露,部分消费者看到大幅降价反而质疑产品可靠性,形成“越降越难卖”的恶性循环。
不过对于坚守燃油车阵地的消费者,当前或是入手冠道的黄金时机。终端18万起的实际成交价,已下探至CR-V的价位区间。相比紧凑型SUV,冠道的NAPPA真皮座椅、双层隔音玻璃、ANC主动降噪带来的驾乘品质仍具优势。机械素质方面,9AT变速箱经过三次程序升级后,低速顿挫问题明显改善,配合VGR可变转向比系统,5.7米最小转弯半径甚至优于部分轿车。对于北方用户,适时四驱版本在冰雪路面的稳定性仍是电动SUV难以替代的。

站在行业转折点观察,冠道的困境折射出合资品牌的集体焦虑。当自主品牌在混动技术上突破油耗瓶颈,在智能座舱领域实现代际超越,传统燃油车的每一项长板都被快速消解。本田中国计划2027年停止投放纯燃油车的战略,更让冠道这类燃油车陷入“末代辉煌”的尴尬境地。有业内人士分析,冠道若不能尽快推出插混版本,即便维持当前优惠力度,市场份额仍可能被持续侵蚀。
对于持币观望的消费者,此刻需要权衡的是短期性价比与长期产品价值。若注重可靠性和机械质感,且未来五年不打算换车,冠道的综合产品力依然能打;但若看重智能化体验或考虑新能源趋势,同价位的插混车型或许更具前瞻性。这款见证日系车黄金时代的经典之作,正站在燃油与电动的十字路口,它的市场表现将成为观察传统车企转型成效的重要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