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和缓,这本书给了我走出焦虑的光
一提到原生家庭,大家会习惯性地指责与怪罪,似乎现在自己一切的不好与不幸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原生家庭成为长大成人后的不幸遭遇的元凶。
但是,玛丽·皮弗却反其道而行,在这本新作《当光有了形状》中怀着谦和的心态,说出了原生家庭对她性格的塑造、对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我想,她是怀着极大的勇气和自省才能形成这样的文字——充满了爱与救赎,坦诚又真实,我徜徉其中,也向给心灵做了一场小小的spa。相较于以往自传性书籍,玛丽·皮弗的笔触更为轻柔、更为和缓,接近于一位友人的絮语,不说教、不刻板、不高高在上,令人如沐春风。
因为是长女,从小就被逼着独立和懂事,住院也是孤单一人,害怕打针而冲撞了医生会被母亲批评,十岁就要离开母亲住在铁皮屋里,时常受到父亲的辱骂,被逼着睡到狭小逼仄近乎“棺材”的床里……
可是,或许生来心理素质就很强大,在如此艰苦与压抑的环境中,她也没抱怨,反而找到了令自己走出伤痛的方法——将感悟和快乐的时刻储存在脑海中,如此一来,有阳光的日子会加倍快乐,在有阴影的时候回忆快乐时刻,可以令自己走出来。
在她的眼中,光是有形状的。光是来自同龄女孩的友情,是来自外祖母的爱,是来自老师温柔的关怀,是来自亲人的耐心倾听,是来自于阅读的慰藉,是来自于工作赋予的认同感,是来自于写作带来的心理疏解,是来自于与家人的幸福团聚。
作为执业多年的心理学教授,作者的文字似乎就充满着治愈人心的魔力,娓娓道来的文字中带着舒缓的气息,那些童年时经历过的伤痛都被她细腻的文字一一化解,读完令人心平气和,我们既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找到与之对应的更好的面对方法。
“到了十岁的时候,我便知道如何寻找我爱的人并与之建立关系,我还学会通过动物、河流和树木来安慰自己。阅读也是一种寻求慰藉的好方法,它构建了我对世界的看法,推动了我的道德想象。跟很多孤独的孩子一样,我强化了自己与地球、天空和月亮的纽带关系,它们就像我的父亲、母亲和祖母。”
她已不再是那个患得患失的女孩子了。当被光芒笼罩,那些不曾忘却的、不曾宣之于口的,都成为塑造现在的自己的一部分。她会沐浴在光芒中,坦然前行。希望我们,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我们的光。
寿司鬼子
校验提示文案
寿司鬼子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