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曾国藩,人生必不凡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现在研究曾国藩的人很多,但在市面上却很难看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曾国藩的思想智慧体系说明白的,这本《拙诚:曾国藩生平与思想智慧精要》(以下简称《拙诚》)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短板。
作者谷园是曾国藩的“粉丝”,他把曾国藩当作人生的榜样,研读曾国藩二十余年,遍读曾国藩家书、日记、诗文、奏折等资料,从中摘取思想精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现了曾国藩的一生以及思想智慧。
《拙诚》一共分为两个部分: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曾国藩的思想智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曾国藩的人生及思想。
曾国藩的六个人生阶段
第一人生阶段:求学阶段:曾国藩是个“笨小孩”?
曾国藩跟着他父亲竹亭公学习,竹亭公这个人吧,非常有韧劲,他考秀才考了十七次才上岸,曾国藩在这种死磕精神的影响下,做事也非常有韧劲,他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28岁的曾国藩终于考中了进士。
这要按照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左右开始成熟,可以自立于社会,有所成就。曾国藩28岁才刚刚步入社会的门槛。但曾国藩最终的成绩是那届进士中的第五名。
第二人生阶段:为何37岁能从四品连升四级成了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答案是:有贵人相助,真正的贵人常常做好事不留名,这叫“不市恩”,不把对人的恩情当成一种交易。
这位贵人就是曾国藩考进士时的总主考官穆彰阿,如果说穆彰阿是曾国藩的官场仕途贵人,那么唐鉴就是他学问修养的引路人。
在这之前曾国藩主攻科举,做学问比较死板,他见到唐鉴之后求教两个问题:如何修身,怎样读书做学问。
唐鉴给出了建议:在读书方面读经典,一定要把它彻底读通透了,其他的经典也就好理解;做学问学好三样:研究思想、意义、道理的义理之学;研究文字、训诂之类的考据之学、写诗写文章的辞章之学,其中义理之学是最重要的;在修身方面:防备自己心底的邪念,也就是那些人性的弱点,随时反省随时克服;要真诚、一身正气。
曾国藩听完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后来他总结了一些人生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努力让自己跟优秀的人在一起。
第三个人生阶段:为何能做吏部、刑部、工部、兵部、礼部的侍郎?
曾国藩能连升四级,得益于恩师穆彰阿的提携,但最重要的还是道光皇帝对他的好感。
年谱中说:每有奏对,恒称上意。曾国藩每次被召见,跟光绪皇帝都谈的挺好。与上司当面交流真是太重要了,后期他带兵打仗,见不到圣上,他就在奏折上狠下功夫。向上汇报材料、汇报发言,一定花大精力,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这在我们现在社会同样适用。
除此之外,他还会拿捏人际交往的分寸,道光皇帝死后咸丰皇帝即位,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咸丰即位不久,就把曾国藩恩师穆彰阿给罢免了,曾国藩不但没有受牵连,还受到了重用,是因为他一直坚守“不轻进人、不妄亲人”,要和官僚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四个人生阶段:曾国藩创立湘军打太平天国时期,曾两度要自杀?
当时清政府有两支正规军队:一是八旗兵,一是绿营兵,八旗兵基本就挂个名头,只剩绿营兵能有点战斗力,曾国藩就想让绿营兵和他的湘军一起训练,这期间就产生了矛盾,把绿营兵的最高长官提督鲍起豹得罪了老找曾国藩茬,曾国藩一忍再忍,最后决定去衡阳。到了衡阳他全力以赴建立水师。
曾国藩带着湘军跟太平军第一次交战就惨败,不仅中了太平军埋伏死了很多人还被乡绅欺骗又损失不少人,战船也被烧了,曾国藩一头扎在水里,要自杀,还是他旁边的人赶紧给他捞上来,这是他第一次自杀。
在湖北和江西交界地方有个田家镇,太平军在这里部署周密,双方激战十天,太平军死伤惨重,但湘军同样损失惨重。这时太平军的将领石达开、罗大纲、林启荣把湘军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湘军厉害在水师。他们设计阻断大船和小船,夜里又对大船火攻,一下子损毁了三十多艘大船,曾国藩让手下准备一匹马就要朝太平军冲过去,被幕僚们拦住了,这是他第二次自杀未遂。
第五个人生阶段:大反省后登上人生事业巅峰。
47岁的湘江统帅曾国藩因父亲去世请假回家,咸丰皇帝只准了三个月的假期,可他坚持要在家守孝27个月,还在奏折里大倒苦水,说自己没有正经的官职,没有实权还不如回家守孝,结果咸丰皇帝真让他回家守孝了。
这下曾国藩郁闷了,还得了严重的失眠症,他的好友欧阳兆熊给他介绍了一个名医,医生一看,这身体没病是心病了,岐黄之术可以治疗身体,黄老道家之学可以医治心病。随后曾国藩每天抱着《庄子》看,慢慢心态平和,失眠症也好了。
在这期间他开始了大反省,觉得自己其实没什么能耐,之前觉得自己很厉害,老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现在他开始反省自己不怨天尤人,不论什么问题,都不埋怨别人,要从自身上找原因,通过改进自己,来解决问题。
咸丰十年闰三月,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清政府直接对阵太平天国天京城的军事力量,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击溃,此时咸丰皇帝只剩湘军力量,于是封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攻破南京,帮助哥哥成就了太平天国的伟业,这年曾国藩54岁。
第六个人生阶段:背负骂名。
1870年6月,天津发生教案,百姓打死欺压民众的法国传教士等20余人,曾国藩奉命前往查办,屈从于法国势力,残酷打压了百姓的反抗,给50多个涉案主要人员定罪,还赔偿了法国人40多万两银子,其实曾国藩熟悉洋人的套路,知道他们会借题发挥,如果处理不好,调集战舰上来,可能会再次引起战争,但他的做法却不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
一年多后,62岁的曾国藩病逝于南京总督府。
曾国藩的思想智慧
在《拙诚》一书中提到曾国藩成功靠两个字:一是命,二是挺。今天咱们说说挺,曾国藩的“挺经”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奋自强,是刚的方面;二是办事圆通,是柔的方面。
曾国藩最大的特色就是拙诚,下笨功夫、做实在人。
下笨功夫在他创造水师就能看出来,刚开始没经验,不知道建造多大的船,怎么安装大炮,怎么配备人员,如何训练,到处都是问题,曾国藩只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一支上万规模的水师。下笨功夫,就得比别人更勤奋,付出更多努力。
曾国藩认为无论做什么,想要做精了,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靠专注、专一。不论做什么事情,第一步就是把事情分解开,把一件大事丰城若干小事;把分解开的各个部分共性找出来,串起来;把最关键的东西掌握住,以后再遇到就知道应对方法了;最后定期总结、复盘,随时查缺补漏。
曾国藩在写作方面有个秘方就是抄书上的好词好句,他在写奏折的时候也用到了一点,看苏东坡的奏折精妙就经常学习。
曾国藩在读书上的经验虚心涵泳,切记体察。虚心指的是不要自以为是,谁都看不上,还没看,就开始说这不好那不好;涵泳指享受读书,没事翻开看看,不求强记;切记体察指要把读书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结语
《拙诚》这本书用短短208页概况了曾国藩的一生及思想,内容精简扎实有理有据,作者谷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看懂曾国藩的日记、家书、遗书等语录,仿佛我们隔空与他隔空对话,在听他娓娓道来这一生的精华。书中的每个部门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细细品味。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