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换电技术或重塑未来设计
手机换电新科技,可拆卸电池技术还会远吗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电量焦虑成了用户的“心头病”。尽管快充技术一路从10W迈向200W闪充,但电池技术瓶颈明显,充电时长仍是短板。而近期崭露头角的手机换电新科技,有望成为破局关键,甚至还可能重塑未来手机设计走向,让可拆卸电池技术重归大众视野。

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Swippitt公司推出的手机换电系统让人眼前一亮。这个系统就像一个小型“共享充电站”,搭配特制手机壳,仅需2秒就能完成电池更换 ,实现“即换即走”。从技术路径来看,它主要依靠标准化的电池规格、配套手机壳以及分布广泛的换电站来运作。无独有偶,苹果也曝光了模块化可拆卸电池专利,允许用户根据不同场景灵活调整电池容量。这一技术如果得以应用,意味着用户在日常使用时,可以选择轻薄的小容量电池保证便携;而在长途旅行、户外探险等对续航要求较高的场景下,换上大容量电池满足需求。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也在为手机换电与可拆卸电池技术“开绿灯”。欧盟在2023年通过法案,要求2027年前所有在售手机必须采用可拆卸电池 。这一政策旨在强制延长设备生命周期、降低维修门槛、减少电子垃圾 。有了政策“撑腰”,手机厂商不得不重新思考手机设计逻辑。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尽管快充与无线充电技术不断进步,“续航焦虑”仍然是用户的一大痛点 。在一些充电不便的场景中,可拆卸电池能让用户通过更换电池保持手机运行,优势十分明显。

不过,可拆卸电池技术要想真正回归,挑战也不少。从设计层面来说,如今的手机内部结构复杂,改成可拆卸电池设计,制造难度会大幅增加 。既要保证轻薄外观和手感,又要实现电池的稳定连接,还要解决电池连接的稳定性、防水防尘等问题,绝非易事 。另外,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电池接口存在差异,导致可拆卸电池的兼容性较差,难以大规模推广。目前Swippitt的换电系统成本居高不下,包含五块电池的Hub售价450美元(约合3300元人民币),带电池的手机壳售价120美元(约合880元人民币),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兼容性也欠佳,目前仅计划适配iPhone部分系列和三星Galaxy S系列手机壳,其他品牌用户被排除在外。

但不管怎么说,手机换电新科技已经让可拆卸电池技术看到了回归的曙光 。假以时日,若技术成熟,换电站遍布大街小巷,手机设计也随之革新,我们或许将彻底告别电量焦虑,迎来一个全新的手机使用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