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败走俄罗斯?当地媒体炮轰:容易生锈,寿命不足德系一半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随着欧美、韩国、日本等全球制造商大量撤离,俄罗斯汽车市场新车销量急剧下降。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都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市场。但自2022年俄乌冲突,俄罗斯车市变天了,首先是销量下滑,2022年全年,俄罗斯新车销量较前一年下滑58.8%至68.7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全年仅售出840辆。
然后就是品牌的变更,无论是日系德系还是美系品牌,都退出了俄罗斯市场,特别是俄罗斯人喜欢的丰田本田等品牌,而中国品牌也看到了市场空白,西方汽车品牌的空缺被俄罗斯和中国汽车填补。
根据Autostat的数据,去年俄罗斯最畅销的汽车品牌是俄罗斯制造商Avtovaz的Lada,市场份额为28%。哈弗、奇瑞、吉利、长安、欧萌达、星途、捷途等中国汽车品牌包揽第2至第8名。白俄罗斯和吉利汽车的合资企业BelGee排名第九,长城汽车的坦克品牌排名第十。
去年,中国汽车品牌包揽了俄罗斯新车销量“前十名”中的8个,同时,俄罗斯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国,预估2024年的出口量达到了116万辆,属于中国车企的俄罗斯之春来了。
但是在俄罗斯媒体口中,中国汽车的评价却不算高,俄罗斯媒体《AUTONEWS》1月16日报道,他们派出专家专门对中国17个汽车品牌进行了测试,而且光是测试地点就达到了26个地区。
测试结果显示,5个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生锈,而且寿命也是不足德系产品的一半,这五个品牌是哪几个,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5个品牌在17个中国汽车品牌之中毕竟是少数,而坦克、长城、哈弗、吉利、一汽、广汽、奥莫达、长安、埃塞德和奇瑞,这些品牌的金属零部件的耐腐蚀性都是达标的。
无独有偶,去年下半年就有俄罗斯媒体发表《俄罗斯出租车司机对中国车有所不满》一文,在文中表达了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不如欧美,特别是在发动机寿命、耐腐蚀性和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俄罗斯的专家也表示,欧美汽车的发动机使用寿命都在10年以上,而中国造的汽车发动机一般只能用5到7年的时间。
除此之外,一份来自Otkritie Avto的民意调查显示:
1500名受访者中有19%的人认为中国汽车无法适应俄罗斯冬季;
44%认为国产汽车金属材料太薄或零配件不合适;
42%担心金属腐蚀问题;
3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汽车有主要优势;
34%称中国品牌车型种类繁多,选择范围大,以及8%和6%提到中国汽车较低的保险成本和高质量的维修服务。
实事求是地说,俄罗斯的用车环境,和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差别,那边常年气温较低,雪季较多,为了道路除冰经常还会在路面上撒盐或者其他融雪剂,这些物质也会腐蚀底盘或者其他零部件,确实对车辆的防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汽车爱生锈的问题,在燃油车时代就被诟病,不过这几年中国汽车的制造工艺进步挺大的,奇瑞、长城等车企,也针对俄罗斯的用车环境,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所以,俄媒的炮轰,也并非针对所有中国品牌。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提高警惕,还记得当年中国摩托败走东南亚的事件吗?质量永远中国制造业的生命线,对于要抢占俄罗斯市场的中国品牌,特别是被点名的五家品牌来说,可能要在防锈工艺方面,多下功夫了。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出枪手不抖
校验提示文案
凡小宝
校验提示文案
巡航子弹
校验提示文案
无敌破坏王1号
校验提示文案
lijian81
校验提示文案
justin27149
校验提示文案
L空间
校验提示文案
之爱
校验提示文案
九月羽衣
校验提示文案
水月清风
校验提示文案
蟀神附体
校验提示文案
sorry921
校验提示文案
启强人生
校验提示文案
有来有回
校验提示文案
ylqme
校验提示文案
南极没有熊
校验提示文案
斷劍重鑄之日
校验提示文案
zhuzhuywb
校验提示文案
flying-v6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58195431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691775169
校验提示文案
MaktubL
校验提示文案
屎大颗
校验提示文案
紫陽真人
校验提示文案
记吃不记打
校验提示文案
买的好啊
校验提示文案
自己人
**中国汽车:生锈?那是我们的“战斗痕迹”!**
最近,俄罗斯媒体对中国汽车的耐腐蚀性“开炮”,声称中国车在俄罗斯的极端气候下容易生锈,寿命不如德系车的一半。对此,我们只能说:俄罗斯的冬天确实冷,但你们的“吐槽”更冷!
首先,俄罗斯的极端气候确实是个“硬骨头”。零下70度的低温,连北极熊都得穿秋裤,更何况是汽车?中国汽车能在这种环境下“活”下来,已经是奇迹了。至于生锈问题,那不过是我们的“战斗痕迹”——毕竟,连俄罗斯的出租车司机都承认,中国车的性价比高得让人无法拒绝。
其次,俄罗斯媒体提到的“5个品牌生锈”,却忽略了另外12个品牌表现优异的事实。这就像吃了一盘饺子,只盯着破皮的那几个,却忘了其他都是皮薄馅大、汁水四溢的美味。
最后,别忘了,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已经飙升至68%。如果中国车真的那么“不堪”,俄罗斯消费者难道是集体“眼瞎”了吗?
总之,中国汽车的“生锈”问题,不过是成长中的小烦恼。毕竟,连俄罗斯的出租车都离不开我们,你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校验提示文案
昵称被使用了
校验提示文案
尧尧亲爸
校验提示文案
粒尼我嗦下
校验提示文案
ZCG127
校验提示文案
无敌破坏王1号
校验提示文案
欠费的小灵通
校验提示文案
bbjiang
校验提示文案
紫月炫天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845644572
校验提示文案
昵称配不上我
校验提示文案
三又乱聊
校验提示文案
彩市比股市风险大
校验提示文案
seyoumase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