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旗舰还能打吗?小米15深度评测:冰龙芯+华星M9屏,续航竟是最大惊喜?
作为小米数字系列的全新迭代机型,小米15凭借均衡的硬件配置和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再次成为小屏旗舰市场的焦点。从用户实际体验来看,其综合表现既有突破性的升级,也存在值得关注的取舍。
外观设计延续精致路线
小米15延续了前代的直屏+直角金属中框设计语言,1.38mm超窄四等边屏幕让正面观感更为沉浸。磨砂玻璃后盖的细腻触感接近传统陶瓷,白色普通版通过摄像头装饰圈与后盖的流畅过渡,削弱了镜组凸起的突兀感。191g的重量配合71.2mm的机身宽度,单手握持体验在安卓阵营中依然独树一帜。不过部分用户反馈亮面边框易留划痕,且与前代机型外观差异较小,可能削弱消费者的换机动力。

屏幕素质与护眼平衡
搭载的6.36英寸华星光电M9屏幕采用LTPO技术,支持1-120Hz动态刷新率调节,既降低了全屏AOD显示的功耗,又避免了低刷新率场景的视觉卡顿。2670x1200分辨率配合3200nit局部峰值亮度,HDR效果和户外可视性表现突出。全亮度DC调光方案缓解了频闪问题,但低亮度下的灰阶表现仍不及高频PWM机型。值得关注的是,屏幕出厂保护膜存在触控粘滞问题,建议用户自行更换贴膜。

性能释放稳中有升
骁龙8至尊版的实测表现印证了其“冰龙”称号,《王者荣耀》120帧模式下游玩44分钟平均功耗3.6W,机身温度维持在39℃左右;《原神》极高画质60分钟平均帧率50.7帧,功耗4.27W。翼型环形冷泵散热系统在高负载场景下展现出优势,但小尺寸机身的热量堆积仍会导致体感温度偏高。存储方面,UFS 4.0与澎湃OS 2.0焕新存储技术协同,随机读取性能提升约20%,应用安装速度显著加快。

影像系统侧重实用主义
光影猎人900主摄延续了小米14的成像风格,1/1.31英寸大底配合ƒ/1.62光圈,夜景高光压制能力有所提升。新增的三星JN5浮动长焦支持60mm等效焦距,微距拍摄实用性增强,但长焦解析力与Find X8等竞品存在差距。视频拍摄仍不支持多镜头切换,动态追焦性能也有优化空间。整体来看,这套影像系统足够满足日常记录需求,但追求极致创作的用户可能需要考虑更高端机型。

续航与生态协同
5400mAh电池在6.36英寸机型中属于超大容量配置,实测中高强度使用可达7小时亮屏时间。90W有线快充50分钟充满的表现中规中矩,无线充电兼容磁吸配件拓展了使用场景。澎湃OS 2.0的跨设备协作能力值得关注,手机与平板、汽车的互联体验更加无缝,不过系统广告的存在仍需用户手动关闭多个开关。

选购建议
对于小米14用户,除非对性能有极致需求,否则换代必要性不大。但作为安卓阵营稀缺的小屏全能旗舰,小米15在保持4350元起售价的同时,提供了超声波指纹、IP68防水等越级配置。适合追求握持手感、重视系统流畅度的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其影像能力与顶级旗舰尚有差距,且设计延续性可能影响部分消费者的新鲜感。若预算有限,可关注电商平台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