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若初见》 篇五百七十:让我们一起回到《你好,李焕英》的时代 看看80年代的“情怀”车
作为一部走亲情路线的影片,《你好,李焕英》原本并不被看好。但目前突破40亿票房的成绩单却证明了一切,硬是凭借好口碑杀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令人惊喜。
不得不说,《你好,李焕英》的剧情很真实,生活是充满遗憾的,就像贾玲没有办法真的穿越去为妈妈表演喜剧,而当贾晓玲终于出息了,买了敞篷车带妈妈兜风,画面极度温情。 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就在于此,它没有在挠你,没有在抓你,是在慢慢刺你的心。百善孝为先,功成名就再孝顺已经晚了!而《你好,李焕英》带我们回到80年代,也让我想起来小时候,今天我们就说说父辈的那些车。
桑塔纳(普桑)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句看似普通的广告语却成就了一款伟大产品。其普及之广,在中国一度成为小轿车的代名词。其实桑塔纳的这个广告语并不算自吹自擂,“能走遍天下”原因之一是其通过性。当年普桑的离地间隙比一些城市SUV都更高,加上其1.8L自吸发动机(早期还有1.6L车型)带动一个自重只有1.1吨左右的车身来说,轻度烂路、冰雪的也能“走遍”。 其次就是保有量巨大,那时候国内只要能修车的地方,就必然能维修桑塔纳,也必然能找到桑塔纳的配件,有了这样遍布全国的“后勤体系”,自然有“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底气了。
1983年第一辆Passat B2以零件进口的方式在国内组装完成,基于欧版车型设计而来,其在中国、巴西等市场名为Santana(国内用桑塔纳)。1995年,上海大众和德国大众在桑塔纳基础上共同开发了桑塔纳2000。轴距相比“普桑”相应加长,造型也得以更新。2004年桑塔纳3000上市,相比2000又加长了100mm,且配以更丰富的配置。只是,即便有再多人性化、科技化配置也无法超越“普桑”的地位。
2012年桑塔纳停产,随之而来的是新桑塔纳。从中级车的定位下到紧凑级车,虽然新桑塔纳销量成绩很不错,但在我看来也已经没有了前辈的灵魂,更不要说当年所创造的“辉煌”成就。
捷达
下面我们说说桑塔纳的小兄弟捷达,国内曾经的紧凑型家轿之王,卖了快30年累计销量达400万辆。 第一代JETTA是基于高尔夫掀背版打造而来。而对于国内,则是在1991年引入JETTA A2,并组装成功,定名捷达。当年捷达上市的售价超过了20万,绝对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那时的捷达用户主要是各大企事业单位和当年的真豪们。
在1996年,捷达创造了60万公里无大修的奇迹,那时提起捷达就必须要用皮实耐用来描述。后来在1998年,一汽-大众推出基于Passat B4设计而来的捷达王。
2013年,国内卖了22年的捷达A2,终于停产了,而继承“捷达”这个名字的新车型采用PQ25平台生产。直到2019年,大众在德国狼堡公布了以“捷达”命名的首个子品牌。
富康
富康的原型车是风靡欧洲的雪铁龙ZX,国产富康在1992年引入,由雪铁龙和东风汽车合资生产。但由于当时国内制造工艺还不太满足,所以其不少零部件也是以进口形式,加之20多万元售价,销量并不理想。
1998年雪铁龙推出了富康988车型,专为中国市场所打造的三厢车。(当时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没有屁股的不是正经车)加之国人对三厢车情有独钟,于是乎富康988顺理成章成为各行各业的最爱。
夏利
提到夏利在我印象中,出租车是它的“代名词”。作为最早进入家庭的主力车型,90年代能有一辆夏利那绝对是小康家庭。
天津汽车工业公司为响应国家号召研发经济实用小车,最终选定了日本大发品牌其中一款大发CHARADE就是夏利的原型车。
1986年第一台以CKD形式引入生产的夏利顺利下线,它被命名为TJ730。它的外观和大发CHARADE基本没区别,在当年简洁的前脸和车身线条,配上标志性的红色车身还是非常时尚的。
天津大发
“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曾经的大发,就是和这条广告语一样,红遍了大江南北。而也正是这句直白的广告,一语道破了大发的车型特点和层级定位。
作为80后们难以磨灭的印记,在当时汽车还属于普通家庭难以企及的“奢侈品”的年代,天津大发的出现,其相对低廉的售价,开启了普通家庭也能拥有属于自己一辆车的梦想。
其实对于“大发”来说,我对它的第一印象也是出租车,少数是家用车,当你每次拉开车门的时候就有一种做直升机的感觉。
北京212
“212”被我们熟知大多数是在影视剧中。作为中国自产的第一代轻型越野车中最辉煌的杰作—北京212。除了“212”这个亲切的名字之外,我们还称它为“北京吉普”。
标志性的三辐格栅、车头标志性的双圆灯等设计,都成为它的经典。
随着时代的发展,“212”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光环并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那一代人们心中爱之深、恨之切的永恒记忆。虽然北汽现在又复刻了当年的212,命名也是BJ212,但8.78万-10.10万元的售价,也确实很难让人再用实际行动感受“情怀”。
写在最后
如果你是80后,回去翻翻家里的老相册,应该都能找到一张跟车的合照。那个时候车是不常见的稀缺品,是父母都不敢想象会拥有私家车的年代。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产物,但不否认的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阶段的经典。无论是桑塔纳,还是夏利,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然也都充满印记。致敬80年代!

外方不是大股东
按排面和数量来说是不如,因为现在的富豪不敢像以前高调张扬了,按购买力来说不差宾利老捞的……
一直加班还没去看
波罗乃兹,伏尔加拉达,皇冠,奥迪,上海,80年代见得多的是这些桑塔纳,捷达已经是后来了
这文章真方便,拷贝复制随便拼一下
皇冠真不能相当布加迪,说劳斯莱斯还说的过去,布加迪现在全国都没几辆,90年代皇冠虽少,但还没少到全国都只几辆的地步。
小时候老爸开的212,开到60迈都觉得非常幸福了。后来一坐桑塔纳,那感觉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原来车子开100多还能这么安静这么稳啊。后来成人了,开过好多100多万的车也找不回当年的快乐了。现在的小孩子更是体会不到85后的快乐了,感谢祖国的强大吧
怎么没有我的伏尔加大轿子
品牌''上海'',和无轨电车是我儿时的记忆
90年代第一不意外,因为几乎全是出租车用夏利,90年代末期出租升级成捷达桑塔纳富康后就没夏利什么事儿了,私家车夏利也有,南方选夏利的反正不多,
你这个估计的太膨胀了吧。。。。
一汽来之前 夏利是全国的销量第一品牌
夏利不行,和奥拓价钱差不多,底盘低,皮软,当时路况也没现在好,被长安奥拓碾压。
90年代初路上伏尔加基本就绝迹了,都是钢尸停在鸡角旮瘩吃灰
公爵6杠发动机,性能稳如老狗,启动后,走起来安静得没感觉,无论悬挂还是发动机噪音,坐在车里安静极了,2000年有幸报废车场坐过一次
部长级家庭了,估计
505烂标志的革命性烂标杆.当年修过的估计要劝退孙子辈再选标志
放到后面一点点不如奥拓
拉达,伏尔加,90年左右基本就都是是报废车了,有两台停在去学校的路边,小时候一直奇怪没人开它,大一点就知道是
中的
,修不好的油老虎,
烂标志最牛*的地方就是后驱动变速箱传动轴不要油封丝毫不漏油,配件贵的吐血
伏尔加,拉达,波罗乃兹,标致505…
好歹还是直列六缸车
奥迪200都是后期的事情了,没多久就被26e代替了
现在的国产不敢说,只能说好不能骂差,否则会被意识形态对立
她最后真的改造了一辆敞篷桑塔纳,可以说是不忘初心啊
都是见过的,说明我老了
都坐过,而且除了富康没有亲戚买,其他都有买,自家买的捷达前卫,舅舅买了212,叔叔买的普桑,小叔买的夏利,其实还有个天津大发
。然后家里还有过老皇冠3.0,航天,上海,切诺基,小霸王,还坐过奥迪100和老风度,大霸王和广州标致505,一代人对车的回忆,最早一本汽车杂志94年的,背后就是雪中的白桑塔纳跑山路。后来00年代左右就是得利卡富利卡,蓝鸟,雅阁,索纳塔,别克,A6,帕萨特,波罗,海狮,霸道,帕杰罗,然后就一些小厂奇瑞旗云东方之子,比亚迪F3,华晨中华这些起来了。
没人知道达起亚汽车,还有福亚特三杠老鳖盖,各种手工钣金制作的汽车,
现在的国产品牌也差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