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打游戏手机发热降频掉帧,神器在手超神我有
当初小米11首发骁龙888的时候让人惊艳的不是手机的性能有多好,而是发热降频背板煎鸡堪比暖手宝的恐怖发热。其实不光是当时的小米11这样,基本上手机打游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烫手情况,严重影响游戏体验。尤其是天气炎热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再有就是手机低电量充着电打游戏,打着打着游戏人物就开始放幻灯片了,关键团战只能怒拔充电器,祈祷手机电量能扛过去。
这王者荣耀s24赛季已经过半,不怪大星技术不行400场还没到王者,只能怪手机烫手太影响发挥。俗话说得好,技术不行装备凑。痛定思痛研究了一圈手机散热背夹来攻破难关,下至几十上至几百,最后还是选择这个盖世小鸡F8Pro,游戏外设老厂品质放心,手柄状的散热器握持感更加舒适,这下谁还能拦我上王者。
话不多说,今天我是来给大家嘚瑟晒单来的。
手柄到手,包装略有挤压快递的锅。外包装基本可以略过了,就是给大家看一下这红黑电竞风格还挺有特色的,主要聊的是手柄。
配件方面有一条Type-C的电源线,一张盖世小鸡贴纸,合格证说明书啥的。其实这手柄也不用看啥说明书,插电即用相当方便。
长7厘米宽5.5厘米的半导体制冷面板散热面积相当大(散热温度实测在后面)。新机上面有层保护膜,使用前需要撕掉以保证最佳散热效率。撕掉以后是一层软质硅胶接触面,安装手机以后既可以保护手机又可以确保接触面贴合紧密。(面板两侧的蜂窝形状更多的是视觉效果)
手柄左侧位有一个可上下移动两段弯折拆卸方便的辅助物理摇杆。摇杆接触材质说是铝合金的,耐磨防滑先不说,转动灵敏度还不错。
手柄两侧手机夹持位置有防滑硅胶垫保护手机,双侧镂空方便连接充电线有线耳机时候玩耍。
手柄背部的视觉冲击力比较强烈。看着像一台次世代的战斗机张力十足。中间是大尺寸的7叶散热风扇,四周布满了散热开孔,半导体+7叶风扇的完美组合保证散热不自热。
手柄底部为Type-C的电源插孔,支持5v2a的电源输入。电源开关边上有一个电源指示灯,开机以后会亮起。
你以为它只是一个散热手柄么?错错错,它可以拉开直角变身成为一台手机支架,打游戏累了看会电影,举着手机多累啊,45°完美视角解放双手。
手柄的整体尺寸如上图,长宽和我的iPhone11尺寸差不多。
手机上架如上图,贴合紧密握持感相当自然。看了好多散热背夹都不是手柄款的,无端增加手机重量,还是手柄握着打游戏手腕舒服。
手柄长度可以横向拉伸,最大支持匹配173mm的手机长度。
手里的苹果11和另一台iqooZ1均可以完美匹配,手机装到手柄上面相当稳固。一个打王者荣耀,一个打漫威超级战争。
手柄需要插电,外出使用会不会不方便?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一个充电宝完美解决。顶着30多度高温我手机打游戏也只能是冰冰凉。
中间散热区域低于两侧手柄高度,所以手柄平放时候也不会影响到散热。
单风扇散热岂不是太单调。没有电光污染就愧对电竞了。RGB循环光效,除了不能关闭和调整以外漂亮程度无可挑剔(动图为了体积加了一下速)。
左边的遥杆可调整范围还是比较可观的,适合小范围的固定位置操作。配合游戏内位置调整可以获得比较不错的增益效果。
但是对于我的苹果11来说由于大刘海的先天缺陷,手柄固定原位置就不太理想了。好在可以拆下来单独使用。遥杆内侧的膜贴到手机上竟然异常防滑,任意位置固定比较完美。
熟悉手柄当然要先到训练营试试水,操作丝滑,回弹迅速。
当然不用摇杆也是丝毫没有问题,除了用手柄握起来更加舒适以外。跟单独使用手机没啥区别。
散热手柄买来就是为了解决手机过热降频卡顿问题,效果必须测试。
常温放置,测试手柄28.2℃和室内温度一致,开启散热以后温度不断下降,几秒钟以后稳定在16.2℃,12℃温差效果明显,手摸散热片一片冰凉。
上手机实测,手机电量50%以下。插上快充开始打游戏。温度一路飙升,画面出现卡顿,测量实时温度背壳达到40℃。手机马上放到散热手柄开启散热继续打。明显感到手机边框变得冰凉画面恢复正常,拆下立马实测温度下降到27.2℃。
果然没有花钱的不是。散热效果相当明显。
噪音方面,半导体散热是不会产生噪音的。产生噪音的只能是风扇,宣传说噪音低到32分贝,但是我实测时候抛去按相机快门时噪音瞬时上升,基本稳定在15分贝左右几乎没声。难道是我家太安静了么?
盖世小鸡,手柄中的战斗机。说实话在没有使用这个散热手柄前,对它的散热效果我也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没想到到手以后效果这么给力,神器一般的存在。除了需要外接电源供电以外我还是真找不出丝毫吐槽的点来。
最关键的是用上手柄一路从耀4到了耀2,赢多输少又打了一个7连胜,下周基本应该能上去了。
嘿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