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镜头如何取舍?现身说法淘汰四枚镜头,截幅镜头全部出局
旅游摄影很多时候都是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过大过重的镜头往往施展不开。
旅游摄影的核心是什么?
风景照其实很难具有独特性,特别是热点旅游目的地的热门季节,拍回来的照片发到网上,就会发现同题材、同场景的有很多。
旅游摄影的核心是人文。
因为人是变化最大的因素,所以才会有物是人非这句成语。对准人和与人相关的景物拍摄,更容易获得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影像。
而拍摄人,特别是拍摄陌生人,首要的条件就是照相机不能太张扬。而相机体积的差异又远比镜头小,因此旅游摄影的镜头最关键的就是不能太大。体积不太好测量比较,我们就用重量代替好了。
成像素质有保证、快速对焦、快门时滞短、大景深,这是对于镜头的其它要求。
这些也是我们这次12+1镜头淘汰赛评价镜头的基准。
解析度和颜色新镜头都不占优势
镜头解析能力可以通过上图看一个大概,不过已经能够明显看出自动对焦镜头并不占什么优势。至于列席的变焦镜头佳能1855,就更不必提了。
当然有人会说为啥不用红圈大光圈镜头来比?第一价格悬殊太大,没有比较的意义,第二镜头太重太显眼,也违背了旅游镜头的基准。
具体分析可见下面这三篇文章:
标准镜头分辨率之战,佳能蔡司逐光圈比拼,发现仅售200元的神头
长焦镜头解析实测,红圈百微不锐,标变长焦更软,蔡司200大紫边
大概的颜色可以看一下这张全图,详细情况请见以下文章:
12镜头色彩比拼,佳能百微能排第几,柯尼卡能否撼动蔡司王位?
单纯看色彩忠实再现,新镜头比老的手动镜头要稍占优势,但在成像的结实程度上有欠缺,至于什么油润、干燥之类的玄学指标缺乏统一标准,就不去纠结了。双方等于打成了个平手。
其实不论是解析度还是色彩差别都不大,都需要反复仔细对比才能区分,为这个我这几天眼都快瞎了。特别是在光圈5.6和光圈8上,各镜头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很多人认为的新镜头的素质全面超越老镜头的现象不但没有出现,新镜头还出现个别翻车的窘状。
镜头对比还有色散、炫光、焦外、灰阶、畸变等指标,这些测试我们在后续单场淘汰赛中再做了。
综合衡量这四枚镜头遭淘汰
这是十二枚镜头边缘解析能力,在各光圈的排名情况。
这是十二枚镜头中心解析能力,在各光圈的排名情况。
虽然不能说就是普遍规律,但截幅镜头表现不佳是事实。个人觉得还是和其定位有关,看佳能如何对待EF-S、EF-M卡扣,再看佳能如何对待RF卡扣,不论是机身还是镜头,其实都体现得很明显。
甚至不排除佳能为了不影响自己全幅产品的地位,而有意弱化截幅镜头素质的可能。
这是12枚镜头的重量情况,非原生镜头都是加了转接环,一起称重得到的实际重量。
旅行实验室设计了一个评分体系,综合了解析能力、色彩和重量,排名靠后的镜头被标注了红色。
康泰时200/3.5和佳能EF-S24/2.8排在最后两位,且分差很大,直接被淘汰。
佳能百微和佳能EF-M28/3.5都是微距镜头,从便于携带角度显然EF-M28更方便,但它光圈小且实际焦段和标头重复。而百微在完成微距工作的情况下,还可以充当一下长焦镜头。
最关键的是评分方面百微领先,特别是在体现中心解析能力的分数上,百微的得分只有EF-M28的一半(得分越低越好)。因此,最终淘汰的镜头是EF-M28。
剩下的佳能FD50/1.8和蔡司生产的禄莱35/2.8,都是因为颜色排名倒数进的淘汰候选。按照焦段均衡来说,应该淘汰FD50,不过它在解析能力上表现实在突出,淘汰掉太可惜(淘汰是真的会被卖掉的)。
最后决定把FD50列为+1,原本+1的佳能EF-M1855照相素质太差,就不再参与接下来的单场淘汰赛了。
康泰时200/3.5、佳能EF-S24/2.8、佳能EF-M28/3.5三枚镜头直接淘汰,FD50顶替EF-M1855成为列席镜头,这就是第一阶段赛况的最后结果。
康泰时50/1.4、柯尼卡50/1.4、佳能50/1.8小痰盂、康泰时35/2.8、禄莱35/2.8、柯尼卡35/2.8、康泰时28/2.8、佳能红圈百微将进入下一阶段比赛。
后面的比赛将每场淘汰一枚镜头,先暂定两场,一场是“暗影下的色彩与细节”,另一场是“逆光中的生命力”。如果到时候各镜头表现的差异不大,可能还要请大家投票选出淘汰镜头。到时候,还请多多支持。

无论旅游、人文抓拍抢拍,我最喜欢EFs24一2.8
广角妹30,长焦小小白
应该是50aa
EFM18-150呢
重的要死的谁愿用
要换头
都想暴打自己
拍照就是找死。。。
不要求帮她拍照的情人不是好情人
任总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旅游带情人绝对不拍照。。。
不得不说,单反现在玩的人少太多了
简直胡说八道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逻辑,说图轻便吧,楼主直接pass apsc和m43;说图画质吧,似乎这些镜头里也没什么中高端选手
11pro的广角确实好啊
比efs18-55还狗
旅游么,用用手机得了,没准还能带个简易的架子。实在不行用黑卡或者微单吧。
我也觉得旅游24-105是最好的选择
开头几张照片就显示了作者的功底,内容值得学习参考
刚拿efm15-45拍了场模特活动 不知会否被打 还在回家路上
微单时代了。镜头会更新的。论光学素质而言,新的总比旧的好。
打手冲打多了吧啥也拿不动?
旅行我就坚持微单,18-135的镜头,很多时候拍到比拍好重要太多了,再说旅行,方便第一,没有必要负重前行。
ip11pro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旅游头轻便是首位,画质其次,再加个侧重人文,画质更不是那么重要。拍风景才重画质。
出门带的就是32和11-22,22感觉定位尴尬,上不上下不下,使用感受就是超广角拍景无脑,32拍人无脑,不那么专业的看法就是,怎么拍都好看,就是没有一个能通用,下次出门想试试16,不过体力太大又有点犹豫
看来此文章分歧有点儿大
GR闲鱼出掉了,应该不会再买回来
等你再写几篇评测,这些镜头就可以闲鱼了,然后你买个GR试试就知道了
感觉回到了10年前5D和40D横行的年代,都是一堆狗头乡下拍着玩可以。
比不比的了是拿照片说话的,gr拍的好的片子在哪?请告知一下
哈哈,作为一个严肃的快门党,4以上的光圈是使用不能的
哎呀,旅行还求什么呀,一机一镜走天下。300端一打偶然还能拍个松鼠啥的,妥妥的。光圈小靠机身高感补。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