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如泰山—让镜头运动起来
若要说怎么评论一个视频制作水准是否专业,第一个论调应该就是画面是否平稳(曝光色温对焦这些基本功都没做好的话,还是去配副眼镜吧 )。平稳的视角,不只是用三脚架带来的类似访谈类节目的固定视角,而更多的是利用各种辅助设备使得镜头能平稳地运动起来,利用丰富的镜头语言来阐述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
说起来玄乎,其实大多数人都听说过“推拉摇移升降”等镜头运动名词。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导演。运动的镜头不仅让画面语言多样化,同时还让整体的视频制作水平大幅度提高,给人一种“专业感”。但是这一切,都是从把画面拍“稳”开始的。
这一篇文章,我想通过曾经的工作经历,来谈谈目前市面上可选的器材稳定手段,希望可以给各位喜欢拍小视频的值友一点启发。
脚架
谈及这个话题,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必定是各式各样的脚架。是的,作为最基础也是最可靠的器材,脚架是镜头稳定手段的最重要器材之一,“摇”这种摄影手法通常都是通过脚架来完成的。
索尼的电控云台,把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柱子”上,可以远程摇控机器的移动
说来“摇”这种镜头感是怎么样的呢?其实有点像是人类的呼吸感,在拍摄MV、婚庆类视频的时候用得特别多,大家看到一些专业的摄影队伍的作品里面拍摄新娘子侧脸时镜头的晃动,大多都是摇。
由于独脚架的便携性,无论是视频还是照片的拍摄都有很广的适用性
三脚架由于使用的时候需要相对较长的调节时间,同时调节完成之后不易移动。作为最基础的视频拍摄稳定手段,它能配合其他附件进行多种多样的拍摄,比如加个滑轮上滑轨,放到小车上面跟车运动等等。但总体来说,三脚架不太适合单人的拍摄项目(当然如果是固定场景的节目就另说了)。
好的脚架通常都具备以下的几个要求:1.轻量而又稳固的主体,便宜的会用合金,好的当然是上碳纤维;2.液压的云台,这个非常重要,可以辅助镜头的平稳运动;3.方便装卸的设计,如快装板的卡扣与螺丝这些小设计等等。无论是国产还是国外品牌,都有非常多优秀的选择。国产个人比较推崇金钟,国外的话首推曼富图。
现在用单反/微单来拍摄视频项目的人越来越多了,主要是因为单反/微单(特别是索尼的A7S系列)体积小巧,画质良好,成本低廉,使用灵活,能够快速为小工作室乃至于个人创业者快速回拢资金。而受这种风潮的影响,索尼、松下都有推出类似单反/微单这种体积小巧,模块化组装的专业摄像机。
使用单反/微单来拍摄视频也非常适合作为摄影爱好者们入门视频拍摄制作的手段。接下来我会谈一下两款适用于这种小型机器的稳定手段。
小斯坦尼康
斯坦尼康的英文为Steadicam,是一种手持式的稳定器,由美国人Garrett Brown发明,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文艺晚会、活动现场等方面的拍摄。完整的斯坦尼康要包括承重背心、减震力臂、稳定平衡杆等部分,算是比较大块头的设备了,需要有其他人帮忙穿戴调设。
使用斯坦尼康,可以拍摄出惊人的稳定的镜头,其实最有名的拍摄手法莫过于“一镜到底”。即在一段长镜头的过程当中,没有任何的剪辑,摄像机从头跟着主演们走到尾。摄影师卢贝兹基在《鸟人》这部荣获诸多奥斯卡奖项的电影中,就使用了这种手法。
通常大的斯坦尼康都是给相对重型的摄像机来使用的,为了应对小机型市场,小斯坦尼康应运而生。小斯坦尼康简化了背心和力臂,只保留平衡杆,稳定性不如大的斯坦尼康,同时对于臂力要求十分苛刻(真正的麒麟臂鸭! ),但是使用极其灵活,在适当的训练与练习之后,也可以达到相当不错的稳定效果。
像微单、单反、小型的专业摄像机都可以使用小斯坦尼康作为稳定的设备。相对于后文将会提到的电子三轴稳定器,斯坦尼康使用的是基于物理原理的稳定方式,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抵消摄影师在走动的时候造成的画面上下晃动。必须在这里说明的是,虽然现代的剪辑软件都有“画面稳定”的这个功能,但是由于人眼的敏感性以及算法等一系列的问题,纵向的画面晃动是无法完全通过后期抵消的。小斯坦尼康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问题,所以有经验的摄影师其实都喜欢用小斯,然后以电子稳定器的作为辅助设备。
若要说小斯坦尼康有什么缺点,首先是它对臂力有一定的要求,对女性用户非常不友好;其次是新的小斯坦尼康首次较准是比较麻烦的,但是后续使用就很快了,但也需要相当的经验;最后就是小斯坦尼康是有一定的入门门槛的,不是属于那种一上手就可以用的设备,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
目前小斯坦尼康价格定位参差不齐,便宜的几百块,贵的几千块,在这里我推荐一个比较有名的美国品牌:glidecam,质量上乘,稳定性非常好。
如果有兴趣的值友,可以到下方的链接去看看小斯坦尼康的训练方法,在这里我就不多作使用的上指导了
电子稳定器
相较于斯坦尼康的大块头,近几年电子稳定器大行其道,凭借着相对优秀的稳定性能,快速上手特性以及小巧的体积,非常受各剧组的青睐。特别是一些汽车追逐、巷战等动作场面,电子稳定器能非常好地适应环境。真正做到可以跑着拍,这一点是同定位的小斯坦尼康难以企及的。
电子稳定器的原理其实和斯坦尼康类似。它通过传感器判断目前平衡云台上的位移以及配重,根据算法,通过控制X、Y、Z三轴的三个电机来达到稳定画面的目的。
由于稳定部分的操作是交由电机来处理,所以相对而言电子稳定器的上手要比小斯坦尼康简单得多,没有稳定器使用经验的拍摄者在看完说明书之后也可以非常容易操作。不过要知道电子可以补偿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其实上拍摄的使用要求和小斯坦尼康是一样的。而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稳定性能和保持电池的续航,电子稳定器在使用前同样是需要校正调平的。
我曾亲自扛着如影配合索尼的FS5来拍摄一整天的婚礼,对体力的挑战也非常大
而针对更低预算的单反/微单用户,可以考虑使用单手持的电子稳定器,比如我之前用过的智云云鹤2给我的印象就相当不错。
无论是单双手持的电子稳定器其实现原理都是类似的,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需要强调的是,即使使用的是电子稳定器,也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和练习,才能拍摄出令人满意的镜头哦! 关于电子稳定器方面的介绍和训练视频在网上很多,有兴趣的值友可以自行观看,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无论是使用斯坦尼康还是电子稳定器,都有一个话题是避不开的,那就是对焦和构图的问题。要知道在使用稳定器的时候,摄影师在移动,被摄物体也在移动,怎么样才可以保持好构图和对焦?
构图方面,在拍摄开始前就要先想好这个镜头是怎么拍的,也就是分镜,和被拍摄的主题进行沟通,然后再进行移动。保持构图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摄影师如何保持稳定的移动,这就是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啦。
对焦方面,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1.使用电子对焦器,大疆的如影是有电子对焦器选购的,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调焦保持主体清晰;智云的云鹤2可以支持部分机器的电子对焦。不过这个操作需要大量的拍摄经验来支持;2.先定好焦,然后再进行移动,可以拍摄出从虚到实,从实到虚的画面;3.调小光圈,调好焦,然后保持与被摄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再进行拍摄。尽量不要使用机器的自动对焦,在多数的场景下都不太靠谱。
滑轨与摇臂
滑轨与摇臂被大量地应用在影视制作当中,将它们组合使用,几乎可以拍摄出所有在影视制作里面需要用的镜头运动。特别是滑轨,由于其平稳、顺当的特性,加上相对小巧的体积,非常适合单兵作战的工作者。
滑轨这个辅助设备应该相当常见,它的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上万不等,可以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类。手动的滑轨价格低端,可以直接安装在普通的三脚架上使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搭配不同的云台来调整相机的视角。电动的滑轨有电机马达,安装时稍微要麻烦一点,但是它可以做到手动滑轨做不到的精细移动以及可重复性移动,实现移动移时等非常繁琐的拍摄操作。
滑轨的使用技巧非常多,详细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个视频,虽然是由厂商赞助的,但是干货非常多。(厂商没赞助我,但是内容的确适合学习 )通过这个视频,想必可以让你了解到很多之前在各个视频里的各个镜头原来是“这样”拍摄出来的
至于摇臂,它算是相对重型的设备,即使是3米的小摇臂,其体积也不是一个人可以轻松搭建的。至于重型的摇臂,更是需要专业的大佬来调试操作。
摇臂在过去受青睐,是因为其高空的“上帝视角”,可以在平常难以企及的区域运机,从而获得难得的镜头。但是由于摇臂的体积特殊性,买大摇臂的人不多,多数是通过租赁的方式来运作的。而由于摇臂体积庞大,搭建时间长等缺点,过去很多由摇臂来拍摄的镜头现在都以无人机来解决了。
感谢耐心看到这里的值友,希望大家都可以通过合适的辅助设备,拍出自己满意的片子,谢谢~~
twotigers1231
校验提示文案
真巴乔无二
校验提示文案
leonmilk
校验提示文案
空_空_儿
校验提示文案
happy已被注册
校验提示文案
LostWanderer
校验提示文案
ai再bb就删除软件
校验提示文案
食肉库玛
校验提示文案
hudson0818
校验提示文案
帷天墨羽
校验提示文案
穆拉
校验提示文案
Mars_V
校验提示文案
asjoyray
校验提示文案
员外不扫码
校验提示文案
没文化的穷孩子
校验提示文案
不聪明先森白吃鱼
校验提示文案
不聪明先森白吃鱼
校验提示文案
没文化的穷孩子
校验提示文案
员外不扫码
校验提示文案
asjoyray
校验提示文案
happy已被注册
校验提示文案
空_空_儿
校验提示文案
Mars_V
校验提示文案
穆拉
校验提示文案
真巴乔无二
校验提示文案
帷天墨羽
校验提示文案
hudson0818
校验提示文案
食肉库玛
校验提示文案
leonmilk
校验提示文案
ai再bb就删除软件
校验提示文案
twotigers1231
校验提示文案
LostWanderer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