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首诗歌搞定世界:读《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瑞典的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他并不是一位高产的诗人,一生创作的诗歌也只有200首左右,这本《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就囊括了他一生创作的所有的诗歌,包括《17首诗》、《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的足迹》等13部诗集中的200首诗歌,当然也收录了诺贝文文学奖授奖词。
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出生在瑞典,1954年就发表了诗集《17首诗》并轰动了诗坛,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但是他依然坚持写作诗歌,并能用左说弹钢琴,他是15年来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他一生生活非常贫困,据说他和妻子每个月月底的时候都要翻一下衣柜中衣服的口袋看有没有没有花的硬币。
特朗斯特罗姆的《风暴》:“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古老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驼鹿,面对九月大海 墨绿的城堡垒 北方的风暴。正是花楸树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座在自己的 厩中跺脚”是他诗歌中高超想象力的体现。他把风暴比作漫游者,并遇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橡树林,面对葱郁的橡树林,面对九月大海墨绿的堡垒,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关于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国内最早翻译的应该是北岛,北岛在1984年写的《北欧现代诗》中这么评价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他的诗歌把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与欧洲抒情诗结合了起来”,而在他的诗歌当中,又带着他宗教信仰带来的宁静。然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逐渐放弃了这种宁静的叙事方式,而是采用了更加明快的风格和经济的首手法。他不排斥隐喻,他让隐喻更加准确、更加坚实、更加敏锐。
这本诗集是李笠翻译的,他和特朗斯特罗姆有着相当程度的熟悉,在这本诗集出版的时候,对早期他翻译过的诗歌中的部分不准确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其实,在我读过第一遍之后 ,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会慢慢发现他诗歌当中的艺术水平和叙事的方式。
1985年,马悦然和特朗斯特罗姆访问中国,特朗斯特罗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给学习瑞典语的学生朗诵他的诗歌,期间,有个学生举手说:“我不懂你刚才朗诵的诗歌”,特朗斯特罗姆说,你接受吧,就当做是自己写的,诗歌是不需要完全懂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意象是诡异的,音调也是独一无二的,读他的诗歌,真的需要有深厚的诗歌鉴赏能力,同国内一些所谓的诗人写的作品的真的是天上地下的级别。
在国内诸多的翻译家中,马悦然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水平明显是最高的,比如有一首诗歌马悦然翻译为《悲伤的凤尾船》,而李笠和董继平分别翻译为:《悲哀贡多拉》和《悲伤的贡多拉》,所以好的诗歌,往往需要更好的翻译家翻译过来才会保持一定的原著想要表达的意境。
译者李笠曾经在文章中写到:“特朗斯特罗姆是幸福的,从他的第一部诗集开始到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直受到诗人和读者的关爱,他的诗歌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并广为流传”,想想,一生仅有260多首诗歌便能拿下诺贝尔文学奖,这在文学界是多么地传奇,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也是得到了整个文学界的高度认可。
他被称为隐喻大师,他是后超现代主义诗人、新简单主义的开创者,巴洛克风格的诗人,现代象征主义诗人,而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实至名归。他妻子莫妮卡曾经说,对特朗斯特罗姆来说,诺贝尔文学奖还是来的太晚了。当然,要读懂他的诗歌真的没有那么容易,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读出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漫游时光
校验提示文案
河边有只象
校验提示文案
笑风雪
校验提示文案
西方七星阵
校验提示文案
anfa
校验提示文案
怡然自得210
校验提示文案
木子加加
校验提示文案
死神永生1948
校验提示文案
死神永生1948
校验提示文案
死神永生1948
校验提示文案
死神永生1948
校验提示文案
木子加加
校验提示文案
怡然自得210
校验提示文案
anfa
校验提示文案
西方七星阵
校验提示文案
笑风雪
校验提示文案
漫游时光
校验提示文案
河边有只象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