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拿几万块,国家给咱们退税发钱了!
最近朋友圈炸了锅了!
有人在进行个税申报时,退了一万多块,白白多了一笔资金,简直跟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
小慧一听,赶紧也去试了试,结果,不仅没有退税,反倒要补缴三千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都是因为一年一度的个人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下面,小慧就从这几个方面详细来给大家说说关于个税申报的事情。
NO.1
个税退税or补税
怎么操作?
操作步骤很简单,首先,下载一个APP:个人所得税,注册登陆后,点击”我要查询“
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可以看到自己的年度已缴税额和应纳税额。
01 选择申报方式,点击“开始申报”
02 选择任职单位信息,点击“下一步”
03 核对收入信息和扣除费用,重点关注专项扣除项,这一栏得出的是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核对没问题,进入下一步
04 这里可以清晰看到已纳税额,减免税额和已缴税额,是退税还是补税,在这里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NO.2
为什么
要进行个税申报?
知道怎么操作了,我们来讲讲关于个税申报的概念。
以前,个税主要是由公司帮我们交,发工资的时候,社保、公积金,再扣税。
去年,国家做了”个税改革“,要求进行自主申报。想起去年通知出来,关于租房专项扣除这一项,还引出了很多要填写这项信息房租就涨价的新闻。
这个政策,从今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
那说好的是自主申报,那不申报行不行呢?小慧只能说,个税是跟我们自己的钱包息息相关的事情,况且,逃避缴纳税款可属于刑事犯罪,某些大明星可都是吃过大亏的。
所以,为了自己的钱包,还是认真如实地进行个税自主申报吧。
NO.3
为什么有的人是退税
有的人却要补缴?
既然都进行申报了,那为啥有的人可以退钱,有的人却要补缴呢?
一般来讲,个税是跟我们的全年综合所得收入来计算的,不同的收入,对应不同的个税税率。
具体的数字不需要我们去记,在“个人所得税”APP上都会有详细记录。
公式简化出来就是:
个税=(全年收入-60000-其他免税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过,我们的扣税方式是预扣预缴,每月一扣,或者是有收入就扣,等到一年结束了再算总账。
这就是我们上面在演示操作步骤时看到的,应纳税额和应缴税额就是这么来的。
有的人某些月份收入变低了就导致多交了税,有的人某些时间段奖金高了收入多了少交税,应纳税额和应缴税额之间就出现了差额。
这种时候,就需要进行个税申报,国家来算总账,然后多退少补。
举个例子:
小慧1月份的时候发了一笔奖金5000块钱,加上工资一共发了9000,但是后面11个月都是按月工资4000块钱领。
按照1月的收入,需要交120块钱的税。
但是按照年度收入来算,小慧年总收入53000,低于个税年度60000的免征额,所以其实是不用交税的,那么这120块钱就会退还给小慧。
关于补税,这里也要多说一点,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有多份收入或者换过工作的人,在不同的收入渠道,分别报税,就可能出现5000块免征额重复扣和采用了更低的税率的情况。
比如说:
小慧在当月换了工作,前公司工资30000,新公司工资32000,分别进行报税:
(30000-5000)*3%+(32000-5000)*3%=1560
但对于税务部门来说,小慧的实际收入是62000的,该交的税应该是(62000-5000)*10%-2520=3180
所以,这种情况,小慧就得补税了。
NO.4
什么情况下
可以少交税?
那有没有可能更多退税或者少交税呢?
有的,也就是上面小慧提到要重点关注的专项附加扣除。
01 子女教育
孩子在上学,不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还是博士。每个月有1000块不用交税。两个孩子,就是2000块。
02 继续教育
自己上学或考证,比如自考成人本科,每个月400块不用交税;如果是职业考试,比如读个MBA,证书下来那一年,3600块可以免税;
03 住房贷款利息
首套房贷,每个月1000块,不用交税;最多免240个月。
04 住房租金
具体免多少,主要看所在的城市。不过这一项跟住房贷款的不能同时享有。
05 赡养老人
父母年龄在60岁以上,每月最多2000块。
06 大病医疗
医保报销后,自费的部分超过1万5。可以申请免交个税,每年最多8万块。
还可以把配偶、子女的也加进来。
以上说的金额指的是税前扣除,不是说直接少交这个金额的税。具体少交多少以个税APP上最终核算的为准。
这些信息希望大家可以都利用起来,小慧身边有一个朋友就是原本要补缴三千多的税,重新申报赡养老人和租房专项扣除之后,就不需要补缴了。
NO.5
听说保险可以退税?
在上面的操作步骤中,有细心的朋友看到在扣除项目中有3项保险相关的内容。
有的人就要问了,我也买了保险,为什么我的扣除项里金额是0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保险都能抵税。我们平时买的绝大多数商业保险都是不能抵税的,只有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险种才能。比如:税延养老险、税优健康险和企业年金。
小慧需要提醒一句,这类型的保险,虽然有税收优惠,但是在我们的保险配置中只有这一类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很多税优健康险的保障范围都较窄,保障范围不如百万医疗,也不能像重疾险那样一次性给一笔钱,补偿经济损失。
总的来说呢,保险配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怎么选择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如果有疑问的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私聊~

didiks
校验提示文案
goken
校验提示文案
oooooutman
校验提示文案
渡口飘人
校验提示文案
渡口飘人
校验提示文案
didiks
校验提示文案
oooooutman
校验提示文案
goken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