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更像手机的照相机?老用户剖析松下S9的“得与失”

2024-05-25 11:42:14 43点赞 84收藏 137评论

2008年,松下推出了第一台去掉了取景器的反光镜的“无反”相机,LUMIX G1。

2024年,松下又发售了第一台去掉机械快门的全画幅无反相机,LUMIX S9。

一台更像手机的照相机?老用户剖析松下S9的“得与失”

论刀法,还是松下够狠够坚决!只是这一次大刀阔斧的“减法”,是否能影响未来相机市场的格局呢?

作为一个松下和索尼双修老用户,谈谈我对S9的看法。

我的松下GX85和索尼a7C我的松下GX85和索尼a7C松下S9松下S9

没了“取景器”,意味着什么?

当你颈部前伸、脸部扭曲、眼窝顶在取景器上时,就知道我对取景器的感受了。

我只有在阳光太强,实在看不清显示屏时,才会想起小小的取景器,但又因为戴眼镜而放弃。

所以,就算取景器有再多好处,对我来说基本上也是摆设。

一台更像手机的照相机?老用户剖析松下S9的“得与失”

松下相机的显示屏素质一向很好:颜色准,亮度高。如果你不是“习惯用取景器构图”的老法师,那么取景器的缺失对你来说意味着机身更轻更小,是好事。

没了“机械快门”,意味着什么?

机械快门最大的好处在于拍摄运动主体时,不会出现电子快门那样的果冻效应(画面扭曲)。

缺点是产生的震动,可能会在慢门摄影时导致画面模糊。另外,快门是有寿命的。

我平时默认使用电子快门(静音模式),只有在抓拍飞鸟、室内灯光闪烁或使用闪光灯时才会用机械快门。

松下日本官网介绍称,这颗传感器对果冻效应有抑制(电子快门最快为1/8000s)松下日本官网介绍称,这颗传感器对果冻效应有抑制(电子快门最快为1/8000s)不过抑制不代表彻底消除,摇拍时S9的电子快门果冻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抑制不代表彻底消除,摇拍时S9的电子快门果冻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

如果你没有“摇拍”的刚需,也很少拍摄室内建筑题材,或者不使用闪光灯,那么没有机械快门对你来说也许是好事:

  • 整机更轻薄,价格更低。

  • 减少故障几率。

  • 买/卖二手时不再顾虑快门次数。

没了“热靴”,意味着什么?

S9只有冷靴,无法使用外置闪光灯。

平时我只会在室内拍摄静物(尤其是商片)时,才会用到沉甸甸的闪光灯。平时我只会在室内拍摄静物(尤其是商片)时,才会用到沉甸甸的闪光灯。

如果你经常在室外拍摄,或者不拍室内静物,那么闪光灯真的没必要。影楼拍室外人像,一般打个反光板,效果比闪光灯还好。

更何况,一颗硕大的闪光灯,违背了你买S9轻便出行的初衷。

没有“机内闪光灯”略显遗憾

当年3000元的松下GX85也有机内闪光灯,虽然我也很少用,但关键时刻能应急。

闪光灯再小,也是光源,在一些特殊场景还是有可玩性和实用性的。

我的闪光灯和mini视频补光灯我的闪光灯和mini视频补光灯

不过,一颗“常亮”的视频补光灯,也许更适合你。它比闪光灯好用得多:布光更加直观,对快门速度也没限制,而且大小、种类繁多。

当然,闪光灯还是有它独特的价值(比如频闪玩法/更高亮度/续航持久等),如果S9能通过无线方式控制外置闪光灯(实现离机引闪),那就不是遗憾,而是惊喜了。

没有“手柄”意味着什么

从人体工学来说,取消手柄是退步。但复古风格的S9取消手柄,我理解为扩大周边生态。

不少人买复古相机并非单纯为了拍照,还会配个好看的手柄、指柄、皮套、肩带、手绳装饰一下。电商搜一下富士/徕卡配件就知道有多耀眼。

没有手柄,意味着你可以任意“穿搭”,满足你对手柄的特殊要求(比如木质/加大/皮套手柄一体式)

没有手柄单手握持的姿态(@dpreview)没有手柄单手握持的姿态(@dpreview)

如果你并不喜欢花里胡哨的配件,那么S9也许不是你的菜,可以看看S5。

“26mm/F8/手动对焦”镜头意味着什么?

都2024年了,松下还出这么一支的塑料“玩具”镜头?

我想只有一种可能:松下希望用户以最低的预算,买到“开箱即食”的全画幅相机,所以送了你一个可以当“镜头”用的“防尘盖”(不确定是不是送)……

不!不!应该是为了让海报里S9显得更薄……

呃,这也太搞了!

松下LUMIX S 26mm F8(L卡口)手动对焦镜头(镜口没有螺纹无法安装滤镜,没有也无需镜头盖,仅58g,装机后总重544g)松下LUMIX S 26mm F8(L卡口)手动对焦镜头(镜口没有螺纹无法安装滤镜,没有也无需镜头盖,仅58g,装机后总重544g)

让我重新解读一下这颗镜头:

26mm可以让镜头设计得更轻薄,便于长时间手持自拍录制Vlog,26mm的视角也可以轻松容纳上半身。

F8的光圈景深很深(合焦的清晰范围大),可以让你不必过分关注虚化和是否合焦的问题,从而更加专注思考和表达。

F8几乎是所有镜头的最佳画质光圈,配合全画幅大底的优势补偿,从其他媒体提供的样张来看,完全可以接受(如果是免费赠送,还要啥自行车)。

另外,由于需要频繁拧动对焦环,增加了用户与S9的互动(增进感情),抚摸党表示欣慰。

你甚至可以把S9当成胶片相机,学习一下几乎失传的“估焦”技艺。

看看,S9不仅外观复古,连拍摄体验都这么“徕卡”,主打一个“内啡肽”——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成功!

即将同期发布的LUMIX S 18-40mm F4.5-6.3(L卡口)变焦镜头也很适合S9即将同期发布的LUMIX S 18-40mm F4.5-6.3(L卡口)变焦镜头也很适合S9

当然,如果是赠品,你可以换掉这支“不好用”的镜头,也许会有不少L卡口的发烧友在咸鱼翘首期待呢(搞不好还能溢价回血)。

所以,这支极其廉价的镜头意味着,让你以极低成本体验真正纯粹的摄影乐趣,而不是大光圈带来的稍纵即逝的“多巴胺”快感!

“2400万像素”传感器意味着什么

2400万其实够用,但内心总有一种隐隐的声音:万一不够呢!这是焦虑的表现。

但是,像素真的越高越高吗?当然不是。

相同面积大小的传感器,像素数量越高,意味着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越小,影响了弱光场景的画质。

S9采用和S5二代同款的2400万COMS全画幅传感器S9采用和S5二代同款的2400万COMS全画幅传感器

高像素当然也有明显优势:分辨率越高,裁图后的清晰度肯定更高。

所以这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不是绝对的好与不好,要根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来看。

  • 如果你拍照基本都是直出,也不裁图,或者主要拍摄视频,那么2400万像素(即便是iPhone祖传的1200万)是绰绰有余的。多出来的反而成为负担——由于文件更大,影响传输速度和存储空间。

  • 如果你想一颗镜头(比如18-40mm)走天下,又想通过后期剪裁“二次构图”放大主体,那么自然像素越高越好。但是有一点别忘了,裁图(临时救急)远不如换长焦镜头(一步到位)来得好(包括综合画质和景深效果等)。

对了,千万别忘了松下还有手持“高分辨率模式”,连拍“八合一”为9600万像素的照片,算是折中的选择吧。

同期发布的“LUMIX Lab”APP意味着什么?

当世面上绝大多数相机与手机/电脑发生关系时,仅仅是为了传输文件。

松下想通过新推出的“LUMIX Lab”让这种关系“更进一步”。

松下日本官网(机翻)松下日本官网(机翻)

我认为,这个APP的KPI之一是吸引用户创作并分享自己的调色方案(LUT文件),方便其他用户下载并快速套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后期调色的效率(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口碑)。

LUMIX Lab APP内置专业的调色工具LUMIX Lab APP内置专业的调色工具

第三方修图软件多得是,为啥松下还要自己搞?

因为这个APP上的LUT,只支持松下全画幅机型,所以LUT的可用性会比第三方高得多。

使用网上的第三方LUT,经常出现套用后偏差很大的情况,就是因为机型不同导致的(各品牌难以统一)。

除了LUT编辑和传输,无线传输文件也更加方便和迅速,调色后还可以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

LUMIX Lab APP意味着,传输、调色、分享将在一个APP中快速完成,你在“后期”这件事上花费的精力将更少,甚至趋近于零。

另外,通过这个APP,松下也可以将用户与用户连接在一起,将来搞个第三方LUT市场收点佣金也不错(我可能想多了)。

在LUMIX Lab APP中调色,(专业玩家)可以生成自己独创的LUT文件,(新手小白)也可以下载别人分享的LUT。在LUMIX Lab APP中调色,(专业玩家)可以生成自己独创的LUT文件,(新手小白)也可以下载别人分享的LUT。

专用“LUT”键意味着什么?

当你创造或下载一堆LUT后,肯定希望在拍摄时就能看到实时调色效果。

这个LUT键可以方便你在“前期”快速找到最适合当下场景的调色风格,而不是拍完回家再调(如果你愿意当然也可以)。

我用a7C是必须调色的,后期占了我相当长的时间。

拍摄时,通过LUT键实时切换调色风格拍摄时,通过LUT键实时切换调色风格

如果你是个“风格渣”,估计你会很开心,也许LUT键比快门的使用频率还高。

如果你只钟爱一两种“风格”,LUT键也应该支持自定义功能(知道确定答案的同学恳请留言告知),不浪费。

S9背面布局(@dpreview)S9背面布局(@dpreview)

总之,如果你喜欢玩色彩风格,S9非常适合你,它应该是目前市面上最易用,同时LUT最丰富的相机。

总结

舍弃取景器,舍弃机械快门,舍弃热靴,舍弃手柄,推出社交性质的调色软件……除了闪光灯以外,S9是不是在向手机对齐?

比竞品更好用的内置LUT功能,强调“直出”色彩表现,却匹配稍逊的12bit色深,S9是不是在向手机靠拢?

松下的五轴机身防抖无人能敌,相位对焦也安排上了,但这些是基本功,并不一定能让S9从“相机市场”脱颖而出,想要成为黑马,必须既独特,又普世。

所以我觉得,S9不只是盯着想买X100、ZV-1或a7系列的人,还瞄着那些不满足手机画质但用惯了手机拍照的人。

全新的相位对焦不会缺失,“松下视频自动对焦差”已经成为历史。全新的相位对焦不会缺失,“松下视频自动对焦差”已经成为历史。

总之,S9虽然有复古的外观设计和操作体验,但也有前卫的设计理念和明智的取舍。

一句话:以复古之名,行大势之趋。

这可能也是松下避开外部竞争,从内部破局的迂回之术吧。

彩色版也分黑盖和银盖,给好评!不过据日本官网显示,彩色版本要加钱(希望国行不要盲从,否则只会便宜贴纸厂商)彩色版也分黑盖和银盖,给好评!不过据日本官网显示,彩色版本要加钱(希望国行不要盲从,否则只会便宜贴纸厂商)

我是佛系老司机,用车养车、摄影、数码方面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理性消费不掉坑。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 收起

Panasonic 松下 S5M2 全画幅 微单相机

Panasonic 松下 S5M2 全画幅 微单相机

11018.1元起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C-GF9KGK-S 无反相机套机 (12-32mm)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C-GF9KGK-S 无反相机套机 (12-32mm)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DMC-G7 微型单电机身

Panasonic 松下 DMC-G7 微型单电机身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DC-GH6 M4/3画幅 无反相机 单机身

Panasonic 松下 DC-GH6 M4/3画幅 无反相机 单机身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C-GF9(14-42mm f/3.5-5.6)M4/3无反相机套机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C-GF9(14-42mm f/3.5-5.6)M4/3无反相机套机

2198元起

Panasonic 松下 GH5M2 微单无反相机 + ES12060 镜头

Panasonic 松下 GH5M2 微单无反相机 + ES12060 镜头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C-GF8(12-32mm f/3.5-5.6)M4/3无反相机套机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C-GF8(12-32mm f/3.5-5.6)M4/3无反相机套机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C-GH4 M4/3无反相机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C-GH4 M4/3无反相机

4650元起

Panasonic 松下 GX85 单电相机 单机身 棕色

Panasonic 松下 GX85 单电相机 单机身 棕色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DC-ZS220GK 1英寸数码相机 银色(24-360mm、F3.3-F6.4)

Panasonic 松下 DC-ZS220GK 1英寸数码相机 银色(24-360mm、F3.3-F6.4)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MC-GH4 12-60 无反相机套机

Panasonic 松下 LUMIX DMC-GH4 12-60 无反相机套机

暂无报价

Panasonic 松下 DMC-GF8KGK (12-32镜头) 微单相机套装(M4/3画幅、1600万)

Panasonic 松下 DMC-GF8KGK (12-32镜头) 微单相机套装(M4/3画幅、1600万)

暂无报价

SONY 索尼 Alpha 7R V (A7RM5)全画幅无反相机 单机身

SONY 索尼 Alpha 7R V (A7RM5)全画幅无反相机 单机身

21875.14元起

SONY 索尼 Alpha 7R V 全画幅 微单相机 黑色 单机身

SONY 索尼 Alpha 7R V 全画幅 微单相机 黑色 单机身

22134.05元起

SONY 索尼 ZV-E1 全画幅Vlog无反相机

SONY 索尼 ZV-E1 全画幅Vlog无反相机

13318.05元起

Nikon 尼康 Z9 全画幅 专业无反相机

Nikon 尼康 Z9 全画幅 专业无反相机

31593元起
137评论

  • 精彩
  • 最新
  • 说到快门震动,松下GX8的机械快门震也是挺有名的,但另一方面GM1/GM5还有后面的GF系列宁死保留机械快门,哪怕最快只能1/500还是电子前帘
    26/8作为机身盖也挺失败的。松下明知道L口法兰距和m43差不多,还选26mm焦距来做机身盖也是挺离谱的,奥巴的机身盖15/8多薄他肯定见过,如果这个盖子做成16-18mm的焦距,厚度和口碑显然会更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26mm小姐姐们都未必能H住 [狂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真愿意用这个头的人,手动对焦都能接受,你还怕hold不住?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0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不砍快门和热靴就是台好机器,即使还有外壳是塑料、操控比较弱、无三防、不好配镜头等缺点,不过是个合格入门机和随身备机,现在就完全提不起购买欲望,降到六七千都嫌弃的那种,跟fp有的一拼。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为小红书用户打造,一个能把过时ccd整出高价的神奇平台。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神奇的是人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是要满足出片成本低,易用,小巧三要素。我看这东西易用性堪忧啊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麻烦每个吹s9的拿出发票来 [皱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干嘛,有发票可以找你报销?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老用户有感而发而已,哪里吹了?多实在啊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摄影小白觉得楼主说的很好。一群大师说缺这缺那的,根本不是受众。我之前用gf8,很舒服,现在这个有点想换,但是价格好贵,镜头还得等还得额外加钱,算起来估计三四倍于gf8了,就这个劝退,其他问题我觉得都不是问题,就喜欢这么小巧简洁还有能力的鸡鸡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真的希望能出一台像卡片机似的相机 主打一个包都不想背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谢谢支持!不过这台相机比GF要大不少,论轻便,还是M43,可以再等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核心问题是砍了这个砍了那个,但是价格没砍下去,你可以说那些东西非必须,但是取消了那些价格也要取消啊。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大家多提意见,没准松下能听见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大音希声,销量决定一切 [抽烟]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年轻人想要便携大光圈带后期的相机,不等于要花10999买一台砍拍照功能还砍视频时长的视频机——》s9就值6999,明年双十一5999交个朋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和天师交朋友太难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快门数是用来判断二手相机使用频率的参考而已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是的,但机械部件总会有寿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12bit就是残废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不至于,JPG才8bit,再说它玩的就是LUT直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F8的光圈景深很浅,这句没懂,尤其是焦距只有26mO的情况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写错了,是很深,马上改,感谢提醒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取消这取消那,为它找说法。这不就是手机的事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如题 [傻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为什么不是买手机,更方便。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3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作为摄影爱好者,我觉得这相机恐怕还是用来作秀为主、拍照为次,各种阉割,各种功能打折,机身光溜溜的抓都抓不牢。要是加个手柄吧,那还算小巧可爱吗?另外,这个机身体积是不是本来就比适马FP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不是给专业用户定制的,专业的就S5 S1 GH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你买了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现在去哪买?这不就聊天么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这玩意儿的防抖比A7C2强,还减少后期,如果比S52便宜一两千我觉得才更有市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1000应该没问题,S52也不是很贵@索尼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我用过S5加双镜头,现在就等着看618期间S52、A72C哪个优惠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3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到底要不要买相机呢?一年可能也就见几次 可是真的很想把见面的每一刻拍下来 租相机的话一次就要快一千块钱了 而且只是一天而已 但买了一定是吃灰了 相机一套下来也好几万 ​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拍的不多就没必要买,买了就多拍拍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不知道14比特色深照片,视频录制时长解放,能否在以后的固件更新里打开。
    我最纠结的无非是这两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是的,好在都是软件问题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这机器还是主打LUT直出,要RAW去买S52呗。视频时长现在就可以突破限制录到过热关机,但是也没啥意义,反正没风扇上限就在那里。总结你应该去买S52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想学摄影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我主页有摄影小教程哦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我一直觉得松下的色彩不太真实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重点是 是否讨喜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gm1用户路过,设计语言一脉相承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gm1升级一下该多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那些博主吹外观的,从来不敢挂一颗常用的镜头上去,比如常见的50、85定,或者松下自家的20-60套头,前天下午去店里看了,挂上镜头简直丑到没眼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我不太在乎工具好不好看,就像装修师傅不在意冲击钻和手电钻颜值。
    就是12bit照片,视频录制时长限制,烦。
    再看价格跌到多少。
    其他无所谓。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8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