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之人不读《酒经》书,酒都算白喝了
茶与酒是享誉世界的两种中国“饮料”,世人知道茶有《茶经》,却不知酒亦有《酒经》。
《酒经》又称《北山酒经》,由北宋徽宗年间朱肱所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酒文献的经典之作,书中高度概括和论述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记录了古代制曲、酿酒、收酒、藏酒的方法。
《酒经》共上中下三卷,上卷阐释酒之文化,其内涵深远高阔,概括了酒的发展历史与对人生的意义。
上卷有云:“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寥寥数语,精炼地阐述了酒的使用范围和作用。
朱肱还提到,“酣放自肆,托于麯蘖(酒曲),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他认为酒本身并没有过错,其好坏都在于饮酒人的行为。这种对于酒的理解,可谓是远超时代了。
《酒经》中卷谈论酒曲之法,收录了古时十三种酒曲的制法,其内容详细具体,通俗易懂,重在实用,就像是一卷古时制曲说明书。
下卷则论述了酿酒工艺理论和不同酒类的具体制作方法。他将酿酒过程概括为:用曲、合酵、上糟、收酒、煮酒等十三道工序,并对各道工艺的技巧作了详细的描绘性说明。
可以说,陆羽《茶经》为茶锚定了茶之准则。而朱肱所著的《酒经》,则提炼了酒之精神,论述了酒在传统文化中“礼与技”的深远意义。
喝酒之人应该阅读《酒经》,并不是说要让你去细究其中记录的酿酒作曲之法,而是从朱肱的文字中了解酒之渊源,酒之内涵,酒之工艺,更要明白,酒之传承。
酒之传承,千年未绝。而今,以茅台镇酱香酒为代表的中国白酒已享誉世界,其中代代传承的工艺功不可没。龙角酱酒以茅台镇传统大曲坤沙酿造工艺为基,以做老百姓都喝得起的好酱酒为念,酿造物美价廉的纯粮酱香口粮酒。
其色微黄透明,其味酱香突出,口感醇厚,整体舒适协调,回味悠长,是一口就能品尝得出的纯粮品质。
下次喝酒前,不妨寻《酒经》一书静静品读。让这承载酒之历史的文字,和着馥郁酒香,带你领略酒文化乾坤。此后每一次举杯,因知识加持,滋味更馥郁悠长,这才不枉与酒的奇妙缘分,才算没把杯中酒白白喝掉。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相关性,请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内容,友善沟通,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