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卡 Clip Pro 耳夹式开放无线耳机体验 - TDS REVIEW
NANK Clip Pro Open Earbuds - TDS REVIEW
NANK Clip Pro 耳をふさがない完全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NANK Clip Pro: III (Average)
这是南卡 NANK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六个产品。
自从 ambie 问世以来,耳夹式开放耳机成为了一个比较新兴的品类,近期有非常多的厂商入局。相比较于挂耳式开放无线耳机,耳夹式看上去更有配饰属性,体积也能做得比较小,且通常不会与眼镜腿产生互相干扰。不过,目前我个人使用了八款下来,能称得上声音及格的只有售价相当昂贵的 FreeClip 和 Bose Ultra Open Earbuds。低价产品则很少见,这个情况倒是与挂耳式品类刚出现时的情况差不多。今天介绍的 Clip Pro 就是入门级产品,通过对于它的描述,应该可以反映目前中低价位耳夹式耳机的普遍水平。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Clip Pro 的包装相对比较小巧,跟我们不久前介绍过的 OE Pro 2 比起来要显得迷你一些。内部配件也相对简单,仅包括一条 USB-C to USB-A 充电线材,这类耳机也不太需要其他配件。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Clip Pro 共有两种配色,分别是比较浅的卡其色和我们展示的黑色,黑色的实际观感是灰度比深空灰略高的状态。尽管表面为磨砂处理,但是摸上去细腻程度比较高,细看有点烤漆质感的闪点。
充电盒的体积非常小,仅比最新的 AirPods 4 稍微厚一些,没有什么携带压力。造型有点像一块香皂,不太容易单手开合,且盖子与底座之间稍微有点松,只是作为一个两百多的东西倒也正常。耳机在盒内为平摊摆放,磁吸力度不算很强,能够比较容易取出。合上盖子也没有明显的晃动问题。
耳机表面覆盖了亲肤硅胶,外侧的面板则是做了类似 OE Mix 那样的电镀质感的处理,有一定的光泽度。做工细节中规中矩。耳机的形态跟我们常见的由 ambie 开创的耳夹式造型稍有不同,连接它两个模块之间的“桥”是相对扁平的。这套结构被南卡成为 C-HOOK 2.0,即扬声器部分与一部分桥固连,像是半入耳的带柄 TWS 那样,而柔性的部分位于桥与耳廓边缘接触的地方。佩戴的无感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单边重量仅 5.1g,且我们已经介绍过,这种开放式无线耳机不会像挂耳式那样与眼镜产生冲突。
实际佩戴的舒适程度是相当不错的。不过要说到稳定性,可能每个人的体验就会不太一样了。对于一部分耳廓边缘比较平的人群来说,或许会有佩戴不够稳固的情况。就我个人而言,常规的静立、走动、摇头等不会影响到它的佩戴稳定性,但是在摇动耳朵时会感觉到耳机有轻微位移。有个问题需要指出,在默认状态佩戴的时候,Clip Pro 的出音口是相对距离耳道口较远的,这点跟 OE Mix、OE Pro 2 之类的挂耳式型号类似,不过由于 Clip Pro 的结构特性,你可以适当把扬声器部分往里塞。跟 ambie 或者 FreeClip 之类的夹耳式相比,Clip Pro 对于耳廓的夹持会更松一些,我建议佩戴时适当把扬声器出音口靠近耳道口,来获得更大的收听音量,和更加正确饱满的声音。
Clip Pro 也支持 IPX5 级别防泼溅,应对小雨或是常规运动汗水等没什么问题。
操作与通话 | Control & Call
操作是依靠对于面板区域的触控识别来进行的,对于单击、双击、三击、五击以及长按操作都有对应支持。默认的操作逻辑是:单击接听电话、双击拒接/播放控制、三击左耳调用语音助手、三击右耳切换游戏模式与音乐模式、五击清除配对、长按 2s 切歌。
实际使用下来,对于操作识别的反馈还是比较迅速的,对于单击、双击、三击和长按操作的识别精度都还不错。语音提示的音量不算大,这点在吵闹环境中会对于操作的反馈造成可能的误判。另一方面,由于腔体悬空高度比较高,操作时难免会将腔体推入耳廓,有一种不太扎实的感觉。
Clip Pro 依然支持通话降噪,实际表现基于运营商网络进行语音通话,流畅度基本没什么问题,收音音量中规中矩。
信号与续航 | Connection & Battery
蓝牙 5.4 的新版本结合基础的编解码器,Clip Pro 的信号稳定性并不是问题,跟我们之前介绍的南卡产品相比没有明显逊色。以 AAC 编解码器测试,无论 WLAN 开启与否,Xperia 5 III 与 iPhone 14 的测试结果都是足够稳定的,也能在保持相当距离的情况下确保信号流畅。不过信号密集区域中,丢包和卡顿问题偶尔还是会有发生。
延迟方面,和很多南卡耳机一样,Clip Pro 也具备 45ms 标称的低延迟模式。实际的表现上,开启低延迟游戏模式之后,以 AAC 编解码器连接标准测试设备 Xperia 5 III,播放流媒体视频,主观感知上延迟控制在正常语速半个字左右。
续航方面,官方宣称 Clip Pro 可以实现单次续航 7h、结合充电盒一共 24h 的续航,在这个体积的真无线耳机里属于还不错的水平。个人经过标准流程测试下来,以 AAC 编解码器连接 Sony Xperia 5 III,以 70% 音量(对于此耳机的合适音量)连续播放流媒体音乐(Apple Music Lossless)、播客节目(小宇宙),仅耳机续航为 6 小时 33 分钟,基本符合官方描述标称值。
扬声器、漏音控制与编解码器 | Driver, Leak Control & Codec
Clip Pro 搭载了直径为 13mm 的 MCW 多层复合振膜动圈单元。作为南卡耳机,它自然也搭载了自家的一套技术,比如动态低频增强和耳道补偿等等,也保留了 DS 2.0,宣称能够提升声音定位能力,实际上这些技术主要都是依靠优化腔体的指向性结构设计来实现的。
夹得不那么紧,也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每个人的耳廓结构都有不同,对于它的声音感知也不一样,我在默认佩戴的时候,会感觉到声音的响度是完全不够的,且低频泄漏的比例是比较夸张的。但是将它往耳道口方向推过之后,感知上提升还是有的。对于我这种耳廓偏向扁平、边缘没什么折痕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得调整一下,自然也会影响到声音感知。
作为开放式无线耳机不得不谈的漏音控制表现。腔体悬空偏高,一方面这会影响到播放音量,另一方面也会对于漏音控制有所影响。在常规声压的现代流行曲目播放时,手机显示的音量在 75% 左右,室外则需要到 85% 左右才能来到比较饱满的状态。安静室内则在 50~65% 够用。
在图书馆和未开启电视的客厅这类安静环境体验,以50%音量收听默认电平为标准 -3dB 的音频文件,20cm 左右开外基本上难以听清内容,30cm 左右的距离下,漏音的干扰大大减少。如果是电平较低的音频,则在 15cm 外基本没有影响。
Clip Pro 支持的编解码器为 SBC / AAC,毕竟是南卡,基本协议是有所保障。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基于 AAC 编解码器,音乐模式,调整佩戴之后。
低频量感略偏少一些,厚度和饱满度不太充足,弹性表现还可以,下潜表现尚可。收放速度适中,保留有轻度的残响。氛围烘托没有浓郁感,晕染感有一些。Clip Pro 的低频听上去很大程度都“流到了空气中”,基本上起一个点缀的作用。细节相对来说没有自家 OE Mix 丰富,毕竟也不是一个价位的东西。如果你的耳廓与它比较适配,可能低频的听感会更加饱满一些。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没有前倾现象。
中频,人声厚度不算高,留有一定的距离,精致程度还比较高。Clip Pro 对于人声的线条刻画会重视程度更高一些,听上去比较清亮,线条有一定的突出感。男女声之间的倾向性不算高,主要适合的是不那么厚重、偏细的人声类型。音色渲染有一些,不过基础的准确度还是有的。顺滑程度还可以,听上去颗粒感则有一定的打磨。喉音位置比常规要高一些,气声的比例适中,齿音有所打磨。通透程度还比较高,听上去能量更多地集中在上盘。
乐器方面,大部分都是质感和线条基本上重视程度相当。弦乐器和大部分管乐器都听上去是一个比较亮、有一定抓耳程度但是厚度不算高的状态。乐器的泛音听上去不太多,自然度表现尚可。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不高,Snare 收得不快不慢,镲片比较亮,不过控制在一个刚好不算刺激的点上。
高频的亮度稍亮,有一些尖峰的存在让它听上去能量比较聚集,顺滑程度中规中矩。极高频的延伸能力不算出色,滚降稍早,但不会过快。
声场表现是一个边界感不算清晰,横纵有一定距离的状态,声音的高度感不突出,呈现出一个略显平面化的空间。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尚可,整体感则不是啥问题。解析能力在整个低价位开放式无线耳机领域算是还可以(戴好的前提下),解析感有一定突出。动态表现不算突出,瞬态尚可。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Clip Pro 的佩戴舒适性和操作表现在这个价位做得相对不错,但是结构设计还欠考量,它主要的优势在于价格足够低,跟市场上主流的夹耳式开放无线耳机比,Clip Pro 的价格并不算高。不过它对于不同耳廓的挑剔会影响声音表现。在佩戴好的状态下,它的基础声音饱满度还不错,但对于耳廓相对比较平面化的人群来说,它会有比较明显的低频泄漏,进而出门使用响度也会有所不足。优秀的耳夹耳机,既要做到足够舒服无感,也应做到稳定的声音传导,如果 Clip Pro 的扬声器部分能够适当内折,那么它的声音表现会有明显的提高。目前来看,我可以推荐一些单纯为了听个播客、网课的人群来尝试它。
KingTsui, TDS Studio.
Dec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