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透各种各样的USB接口,和它坑爹的改名史
前言
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USB2.0、USB3.0、USB4、USB3.1Gen1、USB3.2Gen2x2、USB 80Gbps、雷电3、雷电4、雷电5……这些玩意儿你都能分得清吗?
今天我们就好好捋一捋这令人眼花缭乱的USB接口,以及它坑爹的改名史。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数据通信接口标准,1995年由Intel、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及Northern Telecom等公司联合制定。
一、USB接口的主要类型
USB接口发展到现在,主要有Type-A、Type-B、Type-C这三种类型,指的的是USB接口的形状,而A、B、C也有再细化的各种分支。
1. USB Type-A
Standard Type-A:这是最常见的USB接口,这个我们现在还经常看得到,通常用于电脑上的鼠标、键盘、U盘等设备。
Mini Type-A:一种小型化的Type-A接口,我应该是在20年前的相机和MP3上见过,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Micro Type-A:一种更小的Type-A接口,同样已逐渐被淘汰。
2. USB Type-B
Standard Type-B:这种接口常见于打印机,大部分人可能注意不到。
Mini Type-B:一种小型化的Type-B接口,我十多年前的读卡器上就是这种接口,现在也基本上见不到了。
Micro Type-B:即通常所说的Micro USB接口,常见于早期的安卓手机和移动电源等设备,目前一些低端的设备还会搭载这种接口,所以现在还是能够偶尔见到的。
UBS 3.0 Micro Type-B:这个很奇葩!因为Micro Type-B只有5个金属触点,所以带宽只能支持到USB2.0。那么为了支持USB3.0,厂商就把这个接口横向加宽了一下,变成了10个金属触点,就出现了这种奇葩的接口,目前多应用于移动硬盘。
3. USB Type-C
这是目前最为流行的USB接口,支持正反两个方向插入,目前广泛应用于现在的各类电子设备。Type-C接口不仅支持充电和数据传输,还可以作为视频输出接口,因此有“全功能C口”之称。
二、USB接口的传输速度分类
以上是各类USB接口的形状,而USB1.0、2.0、3.0这些则是USB传输协议或版本,对应着不同大小的带宽。
USB 1.0:最初版本的USB接口,传输速率仅为1.5Mbps(低速)或12Mbps(全速)。
USB 2.0 :引入了480Mbps的高速传输速率,同时向下兼容低速和全速模式。USB 2.0又分为低速版(1.5Mbps)、全速版(12Mbps)和高速版(480Mbps)。
USB 3.0:提供了5Gbps的超高速传输速率,并向下兼容USB 2.0及以下版本。USB 3.0在命名上经历了多次变化,如USB 3.1 Gen 1、USB 3.2 Gen 1等,但它们实际上都指向同一标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USB的管理组织:USB-IF协会。
2008年,USBIF发布了USB3.0,把数据带宽提高到了5Gbps。到了2013年,又发布了全新的USB3.1,带宽翻倍达到了10Gbps。
本来这样也挺好的,照此发展下去,等到了20Gbps可以叫USB3.2,到了40Gbps可以叫USB3.3,到了80Gbps可以叫USB3.4……以此类推,大家都能看的明白。
但是这个USB-IF偏偏要搞事情,非得把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名字给改了!
他们把原来USB3.0的名字改成了USB3.1 Gen 1,把原来支持10Gbps的USB3.1改成了USB3.1 Gen 2。
好嘛,到现在我也还能够理解,照着这个规律,20Gbps的版本就应该叫USB3.1 Gen 3了吧?
人家偏不!
USB-IF又双改名了!
他们把原来的USB3.1 Gen 1改成了USB3.2 Gen 1,把原来的USB3.1 Gen 2改成了USB3.2 Gen 2X1,而后来的20Gbps的版本就叫做USB3.2 Gen 2X2。
到这里我已经彻底晕菜了,真想扒开那帮人的脑袋看看,里面都进了多少水?
到了2022年,这帮人又双叒改名了!不过这次算是好消息,USB-IF要求直接在线上标注支持的带宽和功率,这样大家伙看到后一目了然。
不过有的厂商按照最新的规则标注了,有的则还是沿用USB3.0、USB3.2 Gen2X2这类的名称进行命名,所以买之前甭管它几点零还是Gen多少,直接问明白支持的传输速度和充电功率就行了,这样就能知道这根线的好坏。
USB4:这是USB接口的最新标准,基于Thunderbolt(雷电/雷雳) 3协议开发,提供了高达40Gbps的传输速率,并支持动态调整以达到最优的使用环境。USB4仅支持Type-C接口,并且命名非常直观,直接采用传输速率大小的方式命名,现在最高支持到了80Gbps。
三、雷电接口
上面说到,USB4是基于雷电3协议开发的,那USB跟雷电又有什么关系呢?
雷电协议是英特尔和苹果公司共同开发的,不仅带宽更高,而且还可以外接显卡进行视频传输,功能更加强大,开始的雷电1、雷电2用的是mini dp接口,到雷电3改成了Type-C接口。
雷电3要对适配厂商收取授权使用费,导致支持雷电3协议的配件比较少,且价格高昂,难以推广开来。后来英特尔把雷电3的技术免费提供给了USB-IF,而USB-IF基于雷电3才做出的USB4,所以USB4的接口也跟雷电3一样,只有Type-C。
图片来源:B站@假如科技最后总结一下,C to C的全功能数据线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一根线就能够满足充电、反向充电、数据传输、视频传输等功能。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Fear_Me
校验提示文案
恶龙开始咆哮
校验提示文案
DeepSeer
校验提示文案
晒足一百八十天换名字
校验提示文案
芒果脸红红
校验提示文案
飞翔的Hi
校验提示文案
银婷
校验提示文案
一个DIY装修的苦逼
校验提示文案
有点痛哦
校验提示文案
飞跃比邻星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237966715
校验提示文案
晒足一百八十天换名字
校验提示文案
恶龙开始咆哮
校验提示文案
芒果脸红红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237966715
校验提示文案
飞跃比邻星
校验提示文案
飞翔的Hi
校验提示文案
有点痛哦
校验提示文案
一个DIY装修的苦逼
校验提示文案
Fear_Me
校验提示文案
银婷
校验提示文案
DeepSeer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