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米粉爆雷214批次:进口品牌涉及7个,国产品牌涉及25个
本文经母婴前沿授权发布,原标题:辅食米粉爆雷214批次,合生元、爱思贝、爷爷的农场等频上黑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近日,有媒体分析整理了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国家及省级市监局关于国产和进口婴幼儿米粉的质量抽检情况,发现:不合格婴幼儿米粉累计214批次,其中进口品牌涉及7个,国产品牌涉及25个,不合格原因多为营养成分不达标,占比为85%,其次为安全指标不合格及菌落总数超标。
爱思贝、爷爷的农场、方广、阿颖等品牌皆多次上榜
据抽检结果显示,上榜的进口品牌分别为:爱思贝、合生元、爷爷的农场、乐林恩、爱的营养大师、禾泱泱和安吉兰德。
其中,来自美国的知名全系列婴幼儿营养食品品牌EARTH’S BEST爱思贝,曾先后8次登上质检黑榜、双11期间大卖的新晋势力“爷爷的农场”上榜4次、行业老兵合生元上榜3次、来自台湾的爱的营养大师及禾泱泱,分别上榜3次和2次、安吉兰德则是唯一一个因安全性问题被判不合格的进口婴幼儿米粉。
在抽检报告显示,近5年中,至少25个以上的国产婴幼儿米粉品牌曾有被检出不合格的情况,包括阿颖、方广、英吉利、江中、臣生、美力优、鹭芳、酷幼等知名品牌和地方性品牌。
细数不合格原因,据统计,有32个不合格指标共计出现287次,营养指标不合格有244次,占比达到85%,具体原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实际含量与标签值不符;二是实际含量低于或超过其限量值。
根据(GB 13432—2013)规定,婴幼儿米粉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值的80%,否则就会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那么,为何会频繁出现实际含量与标签值不符的问题呢?
有业内人士指出,主要是因为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把控不严,也有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搅拌不均匀或企业故意而为之,未按标签明示值的要求进行添加等。作为和婴幼儿奶粉地位并举的宝宝口粮,辅食的添加不仅可以训练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还可以弥补奶制品中营养成分的不足。
因此,不仅世卫组织建议婴幼儿满6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每一罐2段婴幼儿奶粉的包装上也都均有提示“须配合添加辅食产品”。但是,这一切在品牌方的疏忽纰漏之下,使得婴幼儿辅食的真正价值完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这或与系统性法律法规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法规不健全、门槛太低成行业发展拦路虎
据了解,目前我国适用于婴幼儿辅食的标准主要有3种:《GB1076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7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2257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辅食营养补充品》,并没有所谓的婴幼儿米粉、婴幼儿果蔬泥、婴幼儿肉松等。
而法规的不健全,也就直接导致了近80%的婴幼儿辅食生产商在对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为迎合宝宝口味,选择在产品中添加各种各样的糖;对部分有低糖、无糖需求的消费者则以天然浓缩果汁代替,并大言不惭的声称:自家产品零糖。
此外,甚至有部分婴幼儿辅食配方执行的直接是普通食品标准,高糖高盐,对销售人群和年龄也没有限制,就堂而皇之的在线下母婴店销售。同样,在电商平台搜索关键字“婴幼儿辅食”,同样会弹出一堆声称专供婴幼儿食用的虚假辅食,例如,早前,天猫超市中就被发现有售禾泱泱旗下一款牛奶磨牙饼干,标注适用年龄是最小12个月,但产品标准号却是普通饼干的执行标准GB/T 20980。
为填补这一空白,2020年6月,国际卫健委发布《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对满6月至24月龄的婴幼儿辅食添加基本原则、分年龄段辅食添加指导及辅食制作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
不过,通读下来可以发现,对于大部分成分的添加要求,该《指南》都只是给出了建议值,譬如,“12月龄内不宜添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尽量减少煎炸的烹饪方法”等,以及详细的喂养指南,但对企业起到约束作用的明确准则,却很少出现。
今日关于嘉宝米粉的下架事件,母婴小小值正在持续跟进中,核实信息,有最新官方消息会及时告知值友们。
参考资料:《婴幼儿米粉抽检报告:214批次不合格;爱思贝、合生元、方广、阿颖上榜》——消费者报道

还是买小皮吧。。。
直接整乐了,槽点太多都不知道从哪说起
糙米才是良心,你去看看糙米富含的营养元素有多好再做评论,还有你国产的土地重金属会比人家米国的低吗?农药化肥用量世界第几心里没
?你的标准会比FDA严格?
媒体不能这么说,因为说了就相当于背书,日后要担责任的。
有没有糖影响有多大?
重金属是可以去除的,不过成本很高,普通市场上就不要想了。
……给孩子吃的在榜……
你要担心这个可以自己种点水稻啊!
我就说嘛
,之前貌似是没看到。
都不敢公布老百姓怎么知道
可笑,你确定你买的米就是安全的吗?
嘉宝京东不是还在卖吗?
就是小孩子才不要再额外加糖的
是后面更新的
可以上药店买硫酸亚铁啊
你别说,我女不爱吃无糖的小皮,人都瘦了,后来我给小皮加糖了,她才吃,后面直接上有糖的亨氏,反正我觉得吃总比不吃强
我买过,它的粉质比较粗糙,还黑,但是我娃爱吃
15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吃了长大了,也没啥好纠结的了。其实不达标不是虚设标签的问题,理论上标准的,实际在生产工艺操作,或者原材料把控上都会出现偏差。一张材质报告通用全部产品。
营养成分高低,差点又能怎样?对产品来说是不合格,对消费者影响非常小,又不是药
那么小的娃,整点糖问题不大吧,国标不允许?
一边是婴幼儿奶粉、米粉等食品问题频发,一边是国家公布数据2020年婴儿出生量连续四年下降,我就想问下,孩子生下来整天吃这些有问题的食品吗?与其这样,还不如不生。加上房价持续上涨
奶粉是液体奶的补充,不能替代米粉,米粉是婴儿辅食开始的初尝试,糊状的最基础辅食
后续还不是一样
一直喝奶粉,从不吃米粉
我家二宝吃了一年嘉宝,本来庆幸没出现,结果最后有彩蛋啊
进口的米粉不合格项目大多数是营养项目,至少不会对身体有害,我觉得还好吧,大家不用那么担心
亨氏英氏啥的都加糖为什么没曝光
哈哈哈,你这个想法好,但是具体含量能不能达到就不能保证了。尤其是各种微商说的什么纯手工辅食,光制作环境这一项就不能达标。
新款去糖了
双标,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