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速评】AROMA青龙上手体验
AROMA青龙是一个看上去有些“奇怪”的设备,在上海展上第一次见到我以为是个“大尾巴”,但一看这东西并不能直接插手机而是插播放器或小尾巴的4.4口,用的是对录线而不是TYPE-C线;于是我又以为它是个耳放,然而青龙的连接对象并非LO口而是直接插在PO口上。官方对它的定义是“调音后级”,前不久我把青龙借来玩了一段时间后,最终认为这是一个“调音补品”类型的、有用且有趣的音频设备。



首先大家最关注的是青龙对于声音“到底有没有作用”,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挺明显。这个长得像“瑞士军刀”的小玩意,做工相当精致,沉甸甸的金属感拿在手上舒适十足。青龙身上有两个4.4口和一个TYPE-C充电口以及蓝色的拨动开关。两个4.4一端是IN一端是OUT,前者通过标配的“毛茸茸”对录线连接前端的PO口和青龙,后者同样通过4.4耳机孔将声音传输到耳机,从形式上讲,应该是通过高质量的二次放大来对声音进一步调整,同时内部的接地屏蔽设计也能进一步净化声音,最终作用到耳机的听感上。官方还标配了一个精致的、带磁吸的手机背夹来方便青龙的固定与日常携带。






青龙的产品形态注定了它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毕竟这个体型比常见的“大尾巴”还要长出一截,对于声音的作用也不是无脑提升,而是有针对性的调节。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我认为青龙对于声音原本干净、偏清澈通透走向的耳机声音改善较为明显,而对声音风格本来就很鲜明(比如一些温暖厚重的)耳机,则只相当于锦上添花,改善并不是很大。比如Kinera的索尔王在乐图GT2直推驱动下,声音偏向干净还原;而接上青龙后,厚度和韵味都能获得明显提升,声音一下鲜活起来,对于录音中一些之前注意不到的细节此时都变得较为突出。再如ddHiFi的surface,原本温润平和的声音在青龙的作用下,结像会更为立体,氛围感也更好。ARTPICAL的米迦勒,接上青龙后声底会变得更加厚实,中频的柔润度有明显改善,高频也会少一些凌厉变得更加柔和。总体来说青龙可以修饰你耳机声音中的细微不足,对于细节的刻画能力和氛围的烘托能力会有明显的增益作用。



值得肯定的是,青龙在搭配播放器、大小尾巴等便携前端时,都能给大部分耳机带来听感上的正向提升。3000出头的售价不能说便宜,在我看来更有助于用户权衡青龙对于自身听音设备的提升程度,然后决定要不要入手——我认为这是一款针对性很强的产品,真正需要它的人会毫不犹豫;当你自认为你的听音系统比较满意和完善的时候,也许一台青龙可以给你额外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