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 Switch 手柄握把的体验和改造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涉及商品均为自费购入。
购买理由
我终于没忍住赶在春节前的价格高点剁手了 Switch。从此我和娃她妈每天晚上把娃哄睡后的家庭娱乐活动就从聊天变成了开(马)车,老婆说这让她想起了当年我俩周末晚上一起玩跑跑卡丁车的幸福时光。嗯,那时候没房贷没车贷更不用带娃……马车8真的是一款蛮欢乐的游戏,不需太多技巧就能玩得很开心。不过自带的两个小 joy-con 玩起来手感真的好差,每次欢乐过后都会手疼。Pro 手柄我要等国行,第三方手柄又不喜欢,于是只能先买个 joy-con 握把顶一阵子。
外观展示
京东送货还是很给力的,隔天就到了。
这货本质上就是两个块大塑料而已。下面这两块黑色软胶起到了固定和防刮花的作用。
按下肩键这个塑料片伸出来往下压手柄上的 SL 和 SR。这应该算是整个握把上唯一的活动部件了。
不过开模还算准,装上手柄很稳固。
用手从背后这个洞洞一捅就能把手柄取出来。
这个握把是不带任何芯片或额外电路的。说点题外话,怎么判断一个 joy-con 配件是不是带电路呢?我们看一下 joy-con 的底部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很多金属触点:
如果一个配件在相应的位置也有触点的话就说明它是带电路的。用这个方法看看 switch 自带的那个让两个 joy-con 合体的握把:不带电路;健身环:带电路。
使用感受
打开电视玩了两把马车,总体感觉还行。这个握把拿在手里质感还是不错的,大小合适,略带磨砂的材质也不会打滑,但是和 joy-con自身的磨砂还不是一个感觉(毕竟价钱在那摆着呢)。
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就是键位比较别扭,蓝手柄的ABXY 离右手拇指太远,红手柄的摇杆离左手拇指太远。当然这可能是 joy-con 自身布局的锅,似乎无解。
第二个就是肩键手感不爽。具体来说肩键键程过长且旷量过大,在按下时前2/3是空的不会触发,后面1/3又太硬。就像有的手动挡汽车的离合,半脚踩下去没什么反应,再继续过了半联动才有反应一样。当然,这里面也有 joy-con 的锅,它侧面的 SL、SR 本身键程就比较短,手感就比较硬,这也是加上握把后最后 1/3 太硬的一个原因。但是前面的旷量完全就是握把自身的问题了。这个握把肩键是带弹簧的,在没有按下的时候,那个小塑料片被弹簧顶起离开手柄上的键很大一段距离,按下时塑料片先要向下伸,经过这段距离才能接触到手柄按键,这就是旷量的来源。另外握把里的弹簧太硬,导致在接触到按键继续向下按时需要花费更大的力,这让本来就很差的 SL、SR 手感雪上加霜。
第三个是肩键按下后并没有接触到 SL、SR 的中间,看图:
这更恶化了肩键的手感。一开始我甚至有点怀疑这是开模不准造成的,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不是一个 bug,而是一个 feature。由于这款握把是设计成不区分左右手柄的(似乎还被作为一个大卖点),而左右手柄不是完全对称的,这就造成握把要兼容两个手柄就必须让肩键按下时接触到两个手柄上SL(SR)键重叠的部分,看下图:
我觉得,其实不分左右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商家能出一款区分左右但是肩键能压在 SL、SR 的中间或者干脆完全覆盖 SL、SR 键的握把也是很不错的。
改造
虽然说这个握把有上面所说的缺点,但是作为我买 pro 手柄之前的过渡方案还是可以忍受的。不过既然打算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使用它,我还是想通过改造让它尽量不那么难用。上面说的第一和第三是握把或 joy-con 自身设计的硬伤,我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不过好在第二点是可以稍微改善一下的。我认为,如果去掉弹簧,似乎可以尽量恢复 SL、SR 原本的手感,虽然这个手感也很糟糕,不过只要加上握把不大幅恶化,还是不错的。
说拆就拆,拧开握把背后的四颗螺丝,然后把手柄一分为二就看到肩键里面的弹簧了。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的是,我这个红色握把的四颗螺丝中居然有一颗和其他三颗不一样长!
难道装配工人找不到合适的螺丝,随手拿一颗差不多的就装上去了?
拿掉弹簧,再重新装起来,试了一下,手感好多了。
总结
Switch 手柄怎么选?当然是无脑上 pro!但是如果想最大限度发挥 joy-con 的作用,或者只是偶尔双人玩一下的话,一款趁手的握把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 joy-con 自身的定位和设计理念,这种用法的手感会大打折扣。另外,握把不分左右的设计固然方便,但也会影响肩键的手感。

Oo野火燎原oO
校验提示文案
驴火大酒店
校验提示文案
笨鸡腿
校验提示文案
技智屋
校验提示文案
笨鸡腿
校验提示文案
Oo野火燎原oO
校验提示文案
技智屋
校验提示文案
驴火大酒店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