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LIFE | 年轻人的第一台胶片中画幅 Mamiya M645
胶片摄影和胶片相机, 很难从入门到精通,往往是从入门到退坑。永远在追求发烧的终点,但未经千机百镜的更迭淘汰,没有历经过日系、德系甚至俄系,没有在旁轴、单反、座机里杀进杀出,总会觉得看不清发烧的终点。总是选择三观正确的主流,总是避开有些怪异的相机,难免会陷入到追逐热点的囫囵之中,买几台落灰的旧家伙,再也不去触碰,找不到发烧乐趣。所以,什么画幅、什么镜头、什么卡口,如何选择,如何盘算,真是胶片器材党最热衷的话题。玩机之道并没有主流和真理,如果有也只存在于奸商的嘴里,没有什么挑选相机的道理放之四海皆准。所以试着写出自己的玩机经历,给身边的朋友们推荐一些我觉得有趣的相机,偶尔吐槽,一起发烧。经典相机品牌的坠落,除了美能达和宾得之外,还让我惋惜的就是Mamiya以及Bronica,这两家在日本相机品牌中,俱以中画幅相机闻名。
不像Bronica因吉野善三郎的中画幅相机梦想而横空出世,Mamiya是由120相机起家,间经历过35mm及新闻机的制造,70年代左右重心才逐渐偏向中画幅,大获成功之后逐渐全面转向了120相机的制造。现在提起Mamiya,人们最熟悉的不是60年代以前的皮腔相机和新闻相机,而是70年代之后非常火热的RB/RZ 67单反、Mamiya 6/7旁轴,以及645系列单反。在胶片相机发展中后期,日本独特的6x7画幅相机里,Mamiya 67画幅的单反以及著名的Mamiya 7/7II旁轴,名声极其响亮,Mamiya 67画幅的单反一度统治了胶片时代的影楼,而Mamiya 7系列旁轴,则在爱好者群体眼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在67画幅的阴影下,Mamiya早期的645画幅单反系列则渐少被关注。而正是没有偌大的名气,反而让这台相机成为了我眼中最适合胶片入门的中画幅单反。
Mamiya M645。
01中画幅里的小画幅
/ 为什么是6x4.5
较为大众的认知里,全画幅、中画幅、大画幅就像是小杯,中杯,大杯一样的排列。但实际上在中画幅规格里,仍然有许多种画幅分类,以120胶片片轴高度为基准,胶片的展开长度不同,则有不同的尺寸。例如中画幅里最小的画幅「6x4.5」,以水平方向过片来说,轴为高,展开的画幅为宽,因而在60~70年代的中画幅旁轴相机上一般为竖幅呈现。但在单反相机上,由于片轴和过片可以以垂直方向行进,所以中画幅单反相机可以实现横幅拍摄,更受到摄影师的喜爱。
| Fujifilm 160NS战后旁轴相机高速发展时,日本相机厂商们制造了许多645画幅的旁轴皮腔折叠相机,这一画幅被称之为セミ判,意为「半」或者「不完全」,画幅规格为6x4.5,实际成像尺寸在56mm x 41.5mm左右,正好是6x9画幅的一半。
| Kodak Portra 400我们所熟悉的「645」画幅,正是由Mamiya M645所开创、定义的,作为1975年发布的第一台645画幅单反相机,明确的将645这一画幅规格写到相机型号中,至此645规格取代了セミ判或者Semi,后者也逐渐鲜见于相机型号命名中。
| Kodak 400TX在M645之前,Mamiya已经拥有了C系列双反、RB67系列单反两条成熟的中画幅相机产品线,其中以1968年开始生产的C220、1969年开始生产的C330以及1970年开始生产的RB67为代表,在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拥趸,Mamiya的相机制造业务越来越兴旺。
但这些产品线都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可以满足专业摄影师的需求,提供丰富的功能,但相机的体积和重量劝退了许多爱好者。例如可换镜头的C330和RB67,都被玩家们亲切的称之为「Tank」以及「Monster」。因此,Mamiya决心推出一台更有利于普通相机玩家使用的中画幅单反,简单、易用、体积紧凑,于是就有了这台645画幅的单反,Mamiya M645。
02你的第一台645单反
/ 结构简单以及易用性满分
Mamiya M645的设计从RB67推向市场之后就开始进行了,1975年正式开始生产、销售,一直持续到1987年。机身采用三插刀卡口,可以使用120/220胶片,快门工作需要电池,为电控焦平面布帘,M645标准版本快门速度为1/500秒,拥有B门。
机身整体为金属机身,蒙皮面积很大,机身的设计线条介于哈苏以及Bronica之间,有序又流畅。不过现在来看,外观整体是战后风格,较为「复古」。
支持多重曝光以及反光板预升,侧面的过片手柄可以更换,我更喜欢现在装在上面的过片手柄,而非过片盘。
645的好处就是可以拍摄的张数更多,层面的计数器从0、1一直数到15才会停止,比66可以多拍3张,在胶片逐渐涨价的时期,645可以减轻我们的胶片焦虑(聊以慰藉。
在M645发布之前,Mamiya已经有充足的经验,去设计制造模块化中画幅相机,但在M645身上,Mamiya的设计师选择了「有限模块化」。和许多发烧友玩家对120单反的认知不同,M645是一台不可换后背相机,但取景器以及对焦屏是可以轻松更换的。更换取景器和对焦屏是非常简单的,M645的取景器除了腰平之外,还可以选择眼平以及AE眼平取景器,不过个人觉得眼平取景器的亮度不如腰平。
Mamiya为M645提供了5种可换取景器,除了我手中这台腰平取景器之外,还有普通、AE、PD、CdS三种眼平取景器,这三者的区别在于AE顶支持光圈优先,在取景器内会看到指针指示。
PD顶可以同时任意调整快门、光圈、ISO得出曝光指示。CdS顶就是一个内置了测光表的取景器,需要手动开启测光。普通的眼平取景器就是不具备任何测光、程序曝光功能的取景器而已。| 使用正片最好推荐数码辅助测光Fujifilm RVP从取景器的选择来说,我推荐腰平或者AE顶,因为前者无需顾虑时间久远导致的电路故障,并且腰平更有趣更明亮。而AE测光顶使用起来是最方便的一个眼平取景器,当然需要找到一个功能完美可用的。
说到上卷,就要说回到后背不可更换的设计,这种设计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减少了「插刀」的存在,不至于让你有些手忙脚乱,或者无意中丢失插刀,第二是上片步骤更简单,不必设计许多防呆安全细节,使用起来更轻松。M645的上片非常简单,轻松的打开片仓后,取出片轴架,根据方向提醒,可以非常简单的将120胶片装载其中,既不需要像哈苏那样胶片边缘卡到槽里,也不需要注意安装平整度,更不担心将片轴架装到后背里是否流畅,大部分新手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这一步。
03645时代大航海
/ Mamiya影响与家族化
手头的资料不足以支撑说明,Mamiya是新时期第一台开始立项研究645画幅单反的厂家,但从推向市场的时间来看,Mamiya M645无疑是最早的一台。Mamiya M645发布一年之后,很快推出了Mamiya M645 1000s,从型号上就可知,是针对1/500秒的升级版本,最高快门速度为1/1000秒。在Mamiya M645生产的后期,还推出了M645 J版本,取消了机身上方的快门按钮以及反光板锁定。整体Mamiya M645的生产维持到1990年,而在1985年Mamiya实际上已经推出了M645的后续机型——Mamiya 645 Super。
从外观上可以很容易的区分M645家族以及后续的Mamiya 645 Super以及Mamiya 645 Pro,这两代645单反外观风格的区别就像RB 67和RZ 67一样。M645系列单反外观和RB 67风格接近,全金属机身及皮质覆盖,而645 Spuer以及645 Pro则采用和RZ 67相同的金属框架塑料机身,不再有蒙皮存在,设计风格更符合当时那个年代寻求变化的风潮。
Mamiya 645系列手动对焦镜头群非常完善,覆盖了鱼眼、广角、变焦、长焦、超长焦,共计有二十多C/L系列镜头,供Mamiya M645以及Mamiya 645 Super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Mamiya 645单反系统在镜头群方面,是比Bronica ETR系列645单反镜头群要丰富的。
千禧年前后,Mamiya推出了645 AF机型,是世界上第三台支持自动对焦的120单反相机,与之配套的是645 AF系列镜头,但同样可以兼容Mamiya 645 MF镜头的使用。Mamiya在率先开创「645」单反之后,Bronica、Pentax相继推出了自己的645单反,不同的是Bronica ETR采用了镜间快门,全系列最高快门速度为1/500秒。Pentax 645系统和Mamiya 645系统都走进了AF时代,两者都推出了具备AF性能的最终产品,并且进入数码时代后,Mamiya和Pentax都645系统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04想来想去还是「好用」/ 最适合新手的645
说起来Mamiya M645是我的「 开蒙 」645画幅单反,是我在大学时代购买的第一台120画幅相机,写了这么多年关于相机的琐碎,也是最近才想到,可以聊一聊M645。| Kodak Portra 400从使用的角度出发,这台相机绝对是最简单的120单反:上卷、过片、取景、对焦都非常简单。前面提到的不可换后背设计,可以避免很多让新手状况百出的情景,例如插刀的使用是非常麻烦的,但是很多熟悉120单反的摄影师都知道,如果你不拆卸后背的话,插刀的意义是很小甚至没有的。
| Kodak 400TX就现在来说,如果你的目的就是想体验一下120胶片比135胶片更大画幅,更好成像效果,那么不可换后背的单反是一个非常轻松又简单的选择。| Kodak Portra 400许多胶片入门选手,无论什么胶片相机都会选择搭配一支定焦标头,而对于M645来说,与之组合的C 80mm F2.8镜头光学素质很好,让你永远全开光圈使用,也有非常好的出片效果。
| Kodak Portra 400645画幅虽然是120画幅中最小的,甚至和69画幅相比只有其一半,但是比起135画幅来说,还是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冲击,并且Mamiya M645的裂像屏,配合80mm镜头,对焦非常轻松,获得不跑焦的照片是基础操作。
| Fujifilm 160NSMamiya M645的使用逻辑是非常简单的,拥有最基础的器材知识,就可以很快很顺畅的上手这台相机,并没有什么独特、奇特的功能设计,让你觉得需要说明书来引导你。
尤其上卷这一步,是我认为最方便的120单反相机之一,新手绝对会为M645的这一设计而开心的。很轻松就可以把胶片装到机身里,对于经验丰富的胶片玩家或许不是什么事儿,但是对于刚刚接触120的爱好者来说,其实有点挠头。
| Fujifilm 160NS
在拍摄时Mamiya M645搭配腰平取景器可能更有意思,一方面我不太信赖机内测光,另一方面拥有五棱镜的眼平取景器实在是太沉重了,带着测光表或者小数码相机,腰平取景手动调整曝光,也是很有意思的。| Fujifilm RVP100最后难免很多人要问,645入门该选那一台?我的推荐自然是这台Mamiya M645,Mamiya M645 1000s是更好的选择。Mamiya M645系统虽然不能说「出道就是巅峰」,但M645放到今天来看,无疑是一台完成度、操作性都非常出色的120单反相机。
| Kodak Portra 400而Bronica ETR系列经过迭代之后,ETRsi可能是功能最完善,形态最完善的一款,具备了反光板预升功能和许多测光、过片的细节改进。不过价格比M645来说,要昂贵些许。
| Kodak 400TX而Pentax 645,功能更为完善,不过在便携性能方面来说,我觉得是不如Mamiya以及Bronica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关于645单反间的区别,未来可以专门做一期对比。
| Kodak 400TX简单和耐用是M645两个突出的优势,耐用来说M645如果不考虑测光以及A挡拍摄,那么一枚电池足以支撑数年的用途,不必更换,虽然快门释放依旧需要电力,但是你绝对没有用电池的焦虑,这台相机是很可靠的。
| Fujifilm 160NS我手中的M645是自2009年刚上大学时购买,迄今为止依旧健康工作超过10年了,其中就换过一次电池,拍摄了数十卷,从未出现任何故障,例如叠片、漏光、快门帘问题等等,从未出现过。综合M645目前的二手价格,本身的简单结构和足够的功能,我觉得这台相机绝对是最适合120入门用户的选择。
前几年,飞思彻底收购了Mamiya的全部股份,「Mamiya」作为相机品牌独立存在的凭借也早已失去,在时代变迁中,坠落到了人们的记忆深处,但我仍记得Mamiya在写真器材史上的那些高光与独特:纪录下无数经典画面的Mamiya新闻机;反光板震动依旧在回荡的RZ/RB 67;独特的可换镜头中画幅旁轴Mamiya 6/7;当然还有我手边这台仍然已经健康工作50年的Mamiya M645,它仍然在为我纪录我的生活,在反光板的哐当声中,完成自我满足与体验鲜活生命的仪式。胶片时代过去了,但留下的不止是回忆。
「 END 」

真真梦
校验提示文案
讨我喜欢
校验提示文案
Captain_Lightleak
校验提示文案
poluozero
校验提示文案
图马
校验提示文案
心蓝无為
校验提示文案
大圣2150
校验提示文案
半拉神仙
校验提示文案
食肉库玛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41604755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416047551
校验提示文案
食肉库玛
校验提示文案
半拉神仙
校验提示文案
大圣2150
校验提示文案
心蓝无為
校验提示文案
图马
校验提示文案
poluozero
校验提示文案
Captain_Lightleak
校验提示文案
讨我喜欢
校验提示文案
真真梦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