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意照入现实,vivo X50 Pro专业影像手机体验
首先再次感谢大妈的信任
这半年,作为疫区人民实属不易,还好有大妈陪伴,剁手不停。
本次体验的是vivo X系列最新的“大杯”X50 Pro手机,配备了“超大杯”身上都没有的“大眼睛”超感微云台相机,作为首个将云台结构塞进手机的vivo X50 Pro视频拍摄的防抖实力究竟如何,大量防抖动态对比GIF图带你体验。
一、开箱
vivo X系列手机的包装盒设计风格基本上没变过,之前体验过Xplay6与X20,都是这种正方形大盒,显得比较大气。
虽然没有采用新奇的抽屉、翻盖等设计。X50 Pro包装盒还是采用了纹理+镭射材质,增加了一些变化,提升了一些品质感。
“盲猜”都能猜到开箱第一眼的布局,也果然如此。
X50 Pro的特色,超感光微云台。其实我还是很喜欢X50 Pro邀请函里的那颗云台模组,当然也不指望每个购买X50 Pro的都能附赠一个,但天生对那种机械机构比较好奇,等什么时候去收一个邀请函。
屏幕指纹识别,几乎是A屏的标配了。
这次拿到的是液氧版本,没撕开膜的时候给人感觉非常一般。但是,揭开膜的一瞬间,还是被惊艳到了。
第二层是配件层,vivo一直沿用大包装盒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坚持包装内附赠耳机。
清水套,对液氧配色非常友好,你说容易发黄?vivo会员可以去售后免费换,只要售后有货就能换到停产。
耳机的造型比较“传统”,典型的小白耳机,基本上不挑耳朵是它最大的优势。
个头不算小的充电器,个人感觉没比iQOO的44W快充头小多少。
充电器这端依旧采用USB TYPE-A接口,不可折叠插头,充电器规格上没有太多惊喜。
33W的FlashCharge 2.0充电器,额定输出5V 2A或9V 2A或11V 3A,三种电压,11V高压最高3A电流输出,也就是说33W是需要配合11V高压实现的。
全家福,东西不多不少,只有一个清水套略有些失望,其实很心水官网X50的液氧硅胶套,可惜X50 Pro版本还未推出。
虽然X50定位不是游戏手机,但是iQOO的胶囊L型数据线用惯了,就很难回去了。X50 Pro这次随机附赠的是传统直插USB-A转USB-C数据线。
虽然为了保持良好的兼容性,33W的FlashCharge 2.0依旧使用的USB-A接口,但是也希望各大私有协议厂商能加快TYPE-C充电器的步伐。
快速入门,保修卡,和卡针。
vivo还是坚持附带耳机,可能对于vivo的目标客户群体来说,如果耳机不是标配会很难接受。vivo这款耳机型号为XE160,但是这款与时俱进地更新为了TYPE-C接口,没错这也意味着vivo X50 Pro将没有3.5mm耳机接口了。
耳机只有一个按钮,只能接打电话,上一曲下一曲,并不能对音量进行调节。
当然vivo这次一同推出的 TWS Neo 真无线耳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配合X50系列能实现高保真低延迟,还能通过触摸对耳机进行指令输入,包括音量加减、上一曲下一曲、呼叫Jovi等等功能。
手机正面采用了一块6.56英寸的曲面屏,左右曲面弧度55°不算太大,前置摄像头挖孔处理,位于屏幕左上角。
背面颜值就太能打了,首先是这块AG工艺处理的玻璃带来的独特手感,液氧配色淡蓝色中透出微微的金光,这是一个男女通杀的颜色,应该没有多少人觉得不好看。
独特的“双层云阶”设计后置摄像头模组,上半部集“大眼睛”微云台主摄、人像镜头、超广角(微距)镜头;下半部延伸出的“金属框”中的矩形开口,大家应该能猜到是什么镜头了。
没错,这就是X50 Pro的5X潜望镜式长焦镜头。
液氧配色独特的蓝色与金色变幻,非常唯美。
vivo的LOGO浮于表层,在灯光照耀下,映射到底层,出现双层效果。
压低曝光,可以看到蓝色中透出的金色,AG磨砂工艺处理的后盖,不仅手感温润圆滑,并且不容易沾染指纹。
vivo X50 Pro采用了顶部和底部平面设计,使得没有戴保护壳的X50 Pro能够非常轻松地竖在桌面上,虽然能立稳,但不建议长时间保持这样,还是有摔下的风险的。顶部写有5G PROFESSIONAL PHOTOGRAPHY字样,凸显出vivo X50 Pro专业影像手机的定位。
顶部液氧配色装饰板上还有一个麦克风开口,这颗麦克风应该是降噪麦克风了。
底部为扬声器,TYPE-C接口,麦克风开口,以及卡槽,果然没有看到3.5mm耳机接口。
机身左侧没有任何按键。
机身右侧是常规的音量条件键和电源按钮。
由于双曲面机身设计,侧面边框收得比较窄,此时留给按键的宽度就非常有限了,按键比较精致,没有很松垮的感觉,行程没有想象中的小,所以段落感也还清晰,只是由于太窄了手感确实比较一般,好在他们的使用频率不是特别高。
卡槽有一圈非常明显的密封圈,虽然X50 Pro没有宣传防水防尘,有这一个小圈圈还是可以增加整机的密闭性的。
卡槽采用正反nano卡设计,为了避免用户安装反面SIM卡出错,也可能是为了让用户能凭直觉区分主副卡,vivo在卡槽中内置了一个模型卡,也就是一个样卡,这种做法我还是第一次见。
正面屏幕使用的是AMOLED屏幕,E3材料,DCI-P3色域,峰值亮度1300nit,柔性曲面COP封装,看参数就知道是块好屏幕。
由于采用的是COP封装工艺,上下几乎是等宽的,由于左右曲面屏进一步降低视觉上对于屏幕宽度的感知,虽然X50 Pro的屏幕边框宽度可能算不上惊艳,但也是十分优秀的水平。
顶部隐藏着极窄的听筒,类似于正面面板与边框中间的一点缝隙,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
前置摄像头开口很小,单摄设计也没有放大挖孔的存在感,相较于前置挖孔双摄,个人还是喜欢单摄的方案。
vivo X50 Pro的裸机重量为181.8g,对于一款6.5英寸,4315mAh大电池的玻璃+金属材质的手机来说,这个重量已经算得上轻巧了。
戴上原装清水套的重量也只有200g出头,放在裤兜里不会有明显下坠感。
相比之下,iQOO裸机重量就有接近200g,今年旗舰机普遍更重。
二、屏幕
vivo X50 Pro 这块6.56英寸曲面AMOLED屏幕采用了最新的E3发光材料,并且达到了DCI-P3色域,峰值亮度1300nit,COP封装,几乎是OLED屏幕性能标杆的产品了,显示效果自然不用操心。
同时支持90Hz刷新率以及180Hz触控采样率,这也是2020年旗舰手机的标配。
而曲面屏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应当是最大化减少了左右边框在视觉上的感受,带来图标从侧面滑入的神奇体验。
在观看B站等弹幕视频的时候,弹幕有一种从下放滚动而出的感觉,更有无穷无尽的代入感。
而作为覆盖DCI-P3色域的AMOLED屏幕来说,色彩鲜艳从来都不是它的短板。
在手机的显示设置中,也可以对屏幕色彩模式进行切换,不喜欢过于艳丽的色彩表现可以调整至普通模式,同时我也看到了时下流行的低亮度防屏闪功能。
纯色显示鲜艳,亮度均匀。
灰阶显示毫无压力,6000,000:1的对比度,1300nit的高亮度,让HDR 10+的支持也变得顺理成章。
AMOLED屏幕,可视角度一直都不是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除了亮度稍有下降,除非偏离到几乎无法辨认屏幕显示内容的情况,都不会产生明显色偏。但曲面屏曲面边缘发绿的通病,依旧存在。在显示浅色画面的时候尤为明显,这应该就是享受曲面屏视觉冲击需要接受的妥协吧。
三、90Hz屏幕顺滑体验
除了E3材质广色域AMOLED,这次X50 Pro屏幕的刷新率来到了90Hz,高刷新率带来了肉眼可见的顺滑。在240帧相机拍摄下,滑动桌面明显比60Hz更流畅,图标几乎没有拖影。
来到负一屏,60Hz屏幕卡顿和拖影更加明显了。
微博有了高帧率加持,也比60Hz流畅了不少,难怪会有人说90hz屏幕用惯了就回不去了。
对于主打线下市场的vivo X系列,一块好的屏幕是抓住客户第一眼的关键,这块优秀的屏幕足够满足X50 Pro各种娱乐影音需求,相信一定能满足大家的需要。
vivo X50 Pro搭配了高通骁龙5G处理器,满足这块90Hz屏幕日常常用软件是没有问题的。
不仅桌面滑动非常顺畅,刷微博也成为了一种享受,除了加载的时候,滑动时稳定在85帧以上。CPU使用率,峰值也不过75%。
在240帧慢动作镜头下,就算微博中的视频正在播放,也不会造成90帧滑动有明显卡顿。
京东也是十分顺畅,全程几乎无卡顿,CPU峰值也只刚过30%。
但是到了刷淘宝,还是略显吃力,加载的时候可以看到明显的掉帧,这是由于淘宝首页推荐商品视频太多的缘故,需要短时间内加载大量视频资源,CPU峰值一度逼近100%,但在加载完成后还是可以获得90帧的流畅滑动体验。
淘宝推荐频道,只要已经加载出来,滑动的过程还是比较流畅的。
在日常使用中,vivo X50 Pro的性能能让运行整体保持在90帧的高帧率模式下,充分利用90Hz刷新频的屏幕,带来流畅的使用体验。虽然X50 Pro的定位并非游戏手机,但是保不齐会来几局娱乐局,那么X50 Pro的游戏性能到底如何?
首先是王者荣耀,高帧率模式,最高跑到62帧,全程运行流畅。
通过PrefDog监测可以看出,X50 Pro在王者荣耀游戏过程中全程稳定在60帧,在游戏加载完成后只有少量波动,且最低也不会掉下50帧,而CPU使用率最高也不过50%,稳定在35%左右,真心希望王者荣耀开放90帧模式,这样X50 Pro这块90Hz屏幕更有用武之地。
王牌战士虽然开启了最高帧率,但受制于机型限制,最高只能运行在60帧模式下。
在实际游戏过程中,体验与王者荣耀非常接近,游戏大厅只有30帧,但进入游戏后全程稳定60帧。CPU使用率也不高,看来vivo X50 Pro的性能还没有被完全发挥。
和平精英,默认只能开到40帧,最高画质HDR高清。
在40帧,HDR高清模式下,X50 Pro的帧率比较稳,在7分钟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卡顿,但是后来都没有出现过,CPU使用率50%左右,最高没有突破75%,可见HDR对性能要求确实比较高。
破解极限帧率60帧,将画质改回高清,获得了更加稳定的表现。全程60帧毫无卡顿,CPU占用也仅为35%左右,峰值都没有突破50%。如果未来vivo能争取到90帧,相信在高清画质下,X50 Pro也能够流畅运行。
巅峰坦克是vivo官方支持90Hz的游戏之一。
全程90帧也毫无压力,峰值CPU使用率不到40%,但是个人来说真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游戏,希望vivo能够给X50 Pro适配更多支持90Hz的游戏,让这块屏幕的价值最大化。
其实就目前来看,vivo X50 Pro的性能上并没有明显短板,满足日常使用,轻度游戏都是没有问题的,没有更好的中端处理器确实也是高通今年的一个大遗憾。
四、微云台相机
手机作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影像记录工具,随时可用、即时拍,的特点让大部分消费者遗忘了“数码相机”这样一个品类,而短视频的兴起,5G时代来临。视频录制一定是手机影像系统下一个革命点。大多数厂商都还在追求高像素、电子增稳技术的运用,而vivo简直是开辟了一条新的跑道,直接将云台搬进了寸土寸金的手机里。
“超感光微云台相机”作为“大杯”X50 Pro身上最大的亮点,它不仅看起来十分有特点,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竟然能够直接看到微云台结构的运动,十分有灵性,对于vivo这种大胆的创新,非常佩服。
就连X50系列发布会的邀请函中,便随函附赠了一颗微云台主摄零部件,可见vivo对于微云台技术有着绝对的自信,且作为“大杯”X50 Pro独享的技术,甚至扛起了整个发布会的亮点,连X50 Pro+的GN1身上的光环似乎都没有它来得闪耀。
如何将±3°这样大范围转动的云台结构做到手机里,vivo的工程师克服了很多技术难题,优化机械运动结构。
甚至于司空见惯的FPC都要进行折叠放置,用类似手风琴的样子来抵消FPC对云台运动组件带来的应力,同时将PFC做到了0.07mm的厚度,真的是很厉害。
通过这么一系列的“黑科技”将这枚F1.6镜头和定制IMX598传感器放进了占手机内部面积363平方毫米的一个组件中。
既然这次X50系列的核心创新点就是这个超感光微云台相机,大家都对它的视频增稳防抖功能非常期待,它到底有多强,距离额外增加手机云台稳定器的效果有多大差别。
实测告诉大家!
首先要说明的是,vivo X50 Pro不仅具有微云台防抖,还具有“超级防抖”EIS电子防抖,在录像取景器左边有一个巴掌的标志,点击即可打开“超级防抖”。打开“超级防抖”后,画面有一定程度的裁切,但是你将获得一个更加稳定的视频,如果不是对于视角有强烈需求的场景,强烈建议开启。
1、手持
将vivo X50 Pro与另一台没有视频防抖功能的手机固定在一起,尽可能降低因为双手握持带来的不均衡,让抖动和摇摆的幅度尽可能统一。说实话,这样举着出去也是一件非常拉风的事情,回头率超高,建议大家可以一试。
行走过程,可以从手机取景器画面中直观看到画面抖动的区别,左侧X50 Pro只能用稳来形容,注意此时取景器左边并没有开启超级防抖,纯粹靠微云台相机的功底。
单看屏摄区别感受还不大,我们直接来看视频对比,左侧的X50 Pro除了单手握持(右手举相机在拍左手 )左右晃动幅度较大,抖动几乎都被削减到几乎没有,稳定行走后的画面非常流畅;右侧无防抖真的手机拍摄录像的典型代表。
那么跑起来呢?右侧无防抖简直丧心病狂,左侧vivo X50 Pro单纯依靠微云台相机就能将画面抖动大幅消除,简直稳如 。
记不记得刚刚说过,X50 Pro还有一个超级防抖功能,就是那个巴掌图标。开启以后,画面会略微有一点裁剪。视频我是对音轨进行矫正的,所以下面的对比可以理解为真实情况的画面裁切所带来的视角区别,个人觉得还能接受,大约是前进2步的距离。
打开“超级防抖”,视频画面更加稳定了,左右大幅度的晃动也被消除,画面基本实现了稳定流畅。
如果说刚刚纯靠微云台相机拍摄的视频画面就已经足够稳定了,那么打开超级防抖的画面简直可以用稳如老 来形容。其实如果不告诉你,你肯定猜不到左侧是手持手机跑动拍出的画面。
2、微云台 PK 手机云台
仅仅对比无防抖的手机并不能满足我们对于搭载微云台相机的vivo X50 Pro相机的全部期待,那么就有请DJI OSMO,看看“微云台”与“云台”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在多数情况下,微云台是否能够代替传统手机+云台的视频拍摄方式,让旅拍更轻松。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就算是最新的OSMO 3,可折叠的设计也有不小的体积和重量,外出多带一个包是必须的,开机前还需要调平、连接蓝牙、打开app等多项操作,从取出组合到可以拍摄最快也要30s的时间,而vivo X50 Pro只需要四步:解锁手机(或亮屏)、启动相机app、点击录像、打开超级防抖,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6秒。
说实话,vivo X50 Pro与手机+稳定器的对比结果是非常让我吃惊的,如果除去安装位置和画面裁切带来的视角差,画面稳定效果左右几乎看不出太大的差距,左右摇摆的幅度也非常接近。
快速跑动的情况下,两者的防抖效果都十分接近,可以说微云台防抖在走路和跑动的过程中,几乎达到了手机外置云台的稳定效果。
快速跑步上楼梯,由于一次跨越3个台阶,纵向移动幅度较大。这种情况下两者对于Z方向的过滤都十分有限,这是云台相机缺少Z轴阻尼的通病,并不是防抖问题。而在如此激烈的跑动下,画面依旧保持了不错的稳定性。而左边的vivo X50 Pro由于视角更窄一点,放大了剩余的抖动,而右侧手机+云台的画面给人观感会更稳一些。
可以说vivo X50 Pro在于手机+云台的PK中,没有被拉开太大的差距,在走路和跑动过程中,几乎不能分辨两者的差距,这样的结果令我十分震惊,因为直接使用手机拍摄的效率和便携程度都不是云台+手机能比的,如果效果差距10%而易用性差距50%以上,我个人认为这10%的效果差距我是完全能够接受的,vivo X50 Pro这次搭载的“超感光微云台”相机,在视频防抖方面的确是有真功夫。
3、电动车
终极测试之电动车,这样开出去其实也非常拉风,电动车选择了随处可见的共享电动车(温馨提示,骑行请戴安全头盔)
打开超级防抖的vivo X50 Pro就像拍摄车评节目,虽然前方只是一辆破三轮。而没有防抖的手机拍出的画面晃动不堪。因为两部手机都是固定在车把左右的,按照上图所示,vivo X50 Pro距离车把转动轴心更远,比右侧手机摄像头位置差不多远出了一倍的距离,按理来说,在相同的转动角度情况下,左侧vivo X50 Pro的左右晃动幅度会更大,而凭借独特的“微云台相机”和“超级防抖”,X50 Pro将这些位移完全消除。
而如果将手机从固定的车把上取下来,手持三脚架进行拍摄,那么vivo X50 Pro的画面会更加丝滑,就像坐在专业吊臂上向前推进。(由于单手握持,轮流拍摄,此对比画面不同步,但也能代表绝大多数实拍场景)
其它运镜展示
无论是平移(对比为无防抖)
还是环绕(对比手机+云台)
还是夜间视频拍摄(对比为无防抖),都可以看到vivo X50 Pro的视频拍摄防抖能力出色,几乎能够达到手机+云台稳定器的防抖效果,这给旅拍、vlog创作,记录宝宝成长等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拍摄入口,拿出手机就能拍,拍视频就能稳,vivo X50 Pro将云台“装进手机”的创意,成为了现实。
除了视频拍摄,vivo X50 Pro的“超感光微云台”主摄传感器为索尼定制的IMX598 4800W像素传感器,配合F1.6的大光圈,拍照效果也较为优秀。
在1200W像素4合1模式下,可以看到文字边缘有明显锐化加工的痕迹。
而在4800W像素模式下,文字边缘的细节会更多一些。
除了4800W像素主摄,X50 Pro还配备了一颗超广角,一个人像镜头以及一颗5X潜望镜式长焦镜头,配合数码变焦最远可达60X变焦。
超广角镜头下,可以看到拍摄位置距离摩天轮还是挺远的。
主摄拍摄的摩天轮。
2X变焦拍摄的摩天轮。
5X变焦拍摄的摩天轮。
60X变焦模式下拍摄的摩天轮,轿厢的窗户栅栏清晰可见,这么远的距离,肉眼是肯定无法分辨的。
超广角镜头同时也充当超微距镜头使用,在拍摄近处物体时,进一步靠近被摄物体,vivo X50 Pro就会自动切换到超广角镜头,打开超微距模式,让用户不需要为了选择模式而操心。
vivo X50 Pro除了主摄支持超级夜景模式,超广角也同样支持超级夜景。主摄拍摄的超级夜景,画面亮度高,高光压制出色,画面纯净,且色彩真实。既没有“用力过猛”拉高曝光,也没有过分渲染浓郁的色彩。
而超广角镜头“超级夜景”的加入,让更多创作角度成为了可能。而不是因为需要权衡夜景模式于焦段之间的利弊,直接拍就好。
“微云台相机”不仅在视频防抖上发挥作用,在夜景拍照时,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为它能大幅稳定抖动的镜头,使得曝光时间进一步增强。
依靠栏杆,手持竟然可以用ISO100+2S快门进行拍摄,得到非常纯净的夜景照片。
下面是vivo X50 Pro拍照样张,连续阴雨天气并不是很好。超广角下的游乐场,很有活力。
F1.6主摄带来的背景虚化效果强烈且自然。
超级夜景模式下的,游乐场。除了夜空是纯净的黑色,站台和草地都有如白天一般。
白平衡准确,大理石的颜色记录下来也比较真实。
vivo X50 Pro的影像系统的确是非常强大,这种强大并不是那种偏科的强大。而是视频+拍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视频拍摄有微云台+超级防抖,拍照有潜望镜长焦和超级夜景,让你随手一拍就是好片,甚至直接用手机就能完成一些旅拍+vlog记录的素材采集,稳定效果令人惊喜。
五、5G、FlashCharge 2.0、多功能NFC
vivo X50 Pro是一台双模5G手机,2020年作为5G商用的普及年,我也第一时间开通了5G套餐,但一直使用的4G手机。
4G模式下,vivo X50 Pro上传和下载速率都很稳定,都在45Mbps左右。
到了有5G信号覆盖的地方,随着高贵的5G符号出现在信号栏,最高实测484Mbps的下载速率,下载1.7G的王者荣耀仅耗时不到1分钟,同时上传速率也达到了80Mbps+,5G让随时分享高清视频成为了可能,vivo X50 Pro拍摄的微云台超级防抖视频。
vivo X50 Pro搭载了 FlashCharge 2.0闪充,去官网查询了一下,似乎vivo给33W以上的闪充都命名为FlashCharge 2.0,其中包含iQOO 3使用的55W,iQOO及NEX 3采用的44W,以及X30 X50系列的33W,都为FlashCharge 2.0技术。
虽然vivo家的充电器规格看似很多,但是兼容性还不错,从官网55W充电器的兼容列表来看,基本上一个55W能兼容几乎所有vivo的手机(低电压高电流5V
4.5A的X9Plus X20Plus除外),官网33W充电器规格中已加入X50 X50
Pro,所以橙色部分是我加进去的。如果要给自己vivo手机配个充电头,55W这个闭着眼睛买吧,618天猫旗舰店5折才64.5元还能叠加跨店300-40优惠。
X50 Pro从20%开始充电至100%用时60分钟整,这个速度算不上夸张,与去年体验的iQOO 44W闪充相比少了些惊喜,但充电过程中手机发热情况明显要比44W的iQOO更低一些。
虽然充电器上标注的5V 2A或9V 2A或11V 3A,但实际测试发现,X50 Pro几乎全程使用9V 3A进行充电,功率最高27W左右,没有“开足马力”。
当界面显示电量100%的时候,充电依旧停留在9V挡位,并维持0.76A,接近7W的充电功率。
显示充电完成,还保持5V 1.42A进行涓流充电。
距离显示100%电量又过去了6分钟,此时电流下降至0.2A,到了正常待机电流。充电才完全结束。这个充电逻辑我也是第一次见,将涓流充电放在不可感知的部分,是不是也是保护电池的一种手段,解决了一部分人不充到100%就不开心的强迫症,也算是一种创新吧
从20%到完全充满,耗时66分钟。这个速度中规中矩。但是X50 Pro的充电发热控制得十分出色,开始充电的时候正好进行完游戏测试,机身温度恢复到35.9摄氏度左右。
而经过30分钟的充电,持续27W输入温度几乎没有变化,36摄氏度摸起来也仅仅是温温热的感觉。
作为2020年发布的新机,NFC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能,X50 Pro拥有多功能NFC,支持 40+种交通卡、主流银行的储蓄卡与信用卡、eID电子身份识别,还有比亚迪车钥匙、门禁卡模拟功能。
eID卡目前只局限于酒店和互联网认证,如果未来能够完全代替身份证,这绝对是一项值得期待的事儿。
除了可以开通内置公交卡外,NFC读写功能还能够替你的小伙伴们进行公交卡充值(需要第三方app,例如qq等)
总的来说,用上多功能NFC,内置公交卡,模拟门禁卡,就知道这是目前手机上不能缺少的一个强需求功能,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六、其它
vivo X50 Pro 搭载了Funtouch OS 10.5,拿到手以后就有一个版本为PD2005B_A1.7.1的系统更新,优化了触控灵敏度和拍照。
Funtouch OS的负一屏信息比较丰富,包括热度很高的疫情事实动态,以及各类便捷和生活服务类入口。
Funtouch OS 的通知栏里面也集成了众多常用功能的开关,基本上能给的都给你了,但是并不支持自定义排列顺序有点遗憾,第二页的“个人热点”和“nfc”其实对于我来说是比较常用的功能,但是并不能将他们移到第一页(也许是我没有找到设置,但实测长按是进入该功能的详细设置页面,并不能拖动)
vivo X50 Pro的系统相册内置了两个AI衍生应用,一个是超清图像,一个是去除阴影。这两个都是能经常遇到的图像小问题,现在vivo X50 Pro能通过系统+网络,将低清晰度、发黄的老旧照片翻新,还可以对拍照文件里的阴影进行处理,虽然这些都难不倒PS大神,但对于小白用户来说,这就是福音。
高清照片的修复,需要上传到服务器进行进一步识别,而修复的主体主要是人脸识别,人脸过小,或者只有景物没有“露脸”的 话,照片修复的成功率就不太高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功能,谁没有几张童年低清黑历史呢?用它可以看看当时的自己到底有多傻
vivo X50 Pro搭载了vivo 摄影 App,vivo是努力想为客户打造一个属于vivo用户自己的摄影生态,里面包括了很多摄影小概念,小常识,一些技巧的培训等等,让拿到拥有强大拍摄能力的vivo手机用户能够快速上手。正所谓设备只是影像成片的一个因素,真正能不能拍出好片,还要靠设备后面的那个人。
除了教程,vivo 摄影还整合了很多照片后期功能,从最基础的亮度对比度到各种滤镜HDR,甚至换天,都能实现。
那么经过培训、拍摄、后期的好照片,又往哪里分享呢?vivo 摄影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类似于一个纯图片微博,甚至还能找到与你使用同一款手机的用户和作品专区,让用户更加有归属感,看到自己作品与优秀作品之间的差距,从而不会盲目去攀比拍摄设备。
个人觉得vivo在摄影方面,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是比较完整的,硬件性能+软件生态,教会客户如何发挥好自己手中的设备比不停推出新产品让客户垂涎来得更加有意义。希望在拥有强大视频拍摄能力的vivo X50 Pro推出后,vivo也能对用户的视频拍摄技巧和能力进行一定的指导,毕竟视频拍摄的确是更加复杂,门槛更高的。
七、TWS Neo真无线耳机
最后说说这次与X50 Pro一同发布的 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虽然vivo X50 Pro附赠了耳机,但是在去3.5mm耳机接口大势所趋的今天,真无线耳机是一个用户体验极佳的解决方案。
如何做到媲美有线耳机的聆听感受,又能带来更便捷的体验呢?一定是稳定快速的连接和更低的延迟。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采用了最新的蓝牙5.2规范,最低延迟仅为88ms,并且支持aptX_Adaptive高保真音频协议。
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的充电盒造型圆润,拿在手上真的像一颗鹅卵石,第一眼就觉得做工非常出色,接缝处十分均匀,按键的材质和颜色也与机身完全一致,整体感很强。
打开充电盒,耳机等待连接,电源指示灯为白色呼吸状态。
取出耳机,可以看到耳机的整体造型是半开放式,耳机柄较细,不会像某些耳机柄过于粗大而显得笨拙。耳机柄外部切了一个平面,这是方便对触摸区域进行盲操。
触摸区域可以单独进行设置,滑动可以调节音量!这个功能在我使用过的TWS耳机里算独一份了。除了上下滑动,vivo也给这个触摸区域做了双机和三击对应的功能,并且还能对左右耳的功能进行单独设置。vivo TWS Neo 真无线耳机还支持呼出语音之手jovi,甚至进行翻译。
耳机底部触点充电,充电触点中间还有一个麦克风拾音口。
充电盒内部也有3个触点。
vivo TWS Neo 真无线耳机也拥有佩戴检测功能,应该采用的是电容式检测方案,实测检测精度和灵敏度都还不错,取下来以后用手指基本上无法模拟佩戴上的状态,将耳机置于掌心,然后慢慢合上模拟耳蜗的形状,这样才能触发佩戴检测,自动开始播放音乐。
耳机充电和采用了TYPE-C输入,这样与X50 Pro就能共用一套充电器了,外出使用更加方便。
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的单个重量大约4.7g
一幅的重量大约9.6g,佩戴起来很轻巧,几乎没有太大的感觉。
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打开耳机盒,靠近vivo手机就可以看到配对动画呼出。
配对完成后,每次打开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盒盖子,就能看到连接动画。同时还能单独显示左右耳和充电和的电池电量。
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采用了14.2mm超大声音单元,与定价799的vivo TWS 1相同。在蓝牙耳机中,14.2mm也算是比较大的单元尺寸了。对于动圈耳机来说,单元尺寸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优秀的声音。X50、X50 Pro适配了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的aptX_Adaptive功能,在设置界面可以看到aptX_Adaptive开关,
aptX_Adaptive可在279kbps-420kbps之间动态调节传输码率,最多提供1.5倍于SBC、AAC编解码的信息量,从而达到48kHz/24bit的“无损音质”。可以说aptX Adaptive是耳机优秀音质在传输环节的保证。
而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的声音表现没有让我失望,声音厚重而不单薄,音场清晰且广阔,半开放式的结构,保证了一定量的低频,恰当好处。听起来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没错就是非常类似于airpods 2的声音,但中高频又更加清晰。
半开放式的耳机无论是长时间听歌,还是长时间玩游戏,都没有太大的负担,耳朵不容易产生胀痛感,配合极低的延迟,王者荣耀这类游戏完全与有线耳机声音效果没有差别。
而对和平精英这类对声音要求比较高的游戏中,得益于深度适配和优化,在X50、X50 Pro上能实现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的88ms游戏超低延迟,做到几乎无异于有线耳机的体验,听音辨位,毫无压力。
定位499的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主打低延迟和高音质,并具备TWS耳机少有的触摸音量调节,特别是大尺寸单元和aptXAdaptive高保真音质和88ms超低延迟,绝对值得vivo手机用户考虑,它可能是最适合你手机的耳机。
八、总结
vivo X50 Pro液氧配色,AG磨砂工艺让整机手感出色,且不易沾染指纹;独特的“双层云阶”主摄模块设计,让vivo X50 Pro辨识度非常高,背面颜值绝对是2020年旗舰机中的上等水平。
支持90Hz高刷新频的E3材料AMOLED曲面屏,无论是色彩还是动态显示都令人满意,游戏和观看电影的视觉效果都比较出色,日常使用性能也能满足这块屏幕对于刷新率的要求,闲暇之余还能与朋友开个黑,大部分主流游戏都能流畅运行,让你玩得尽兴。
当然vivo X50 Pro最为强大的,还是它的影像系统。大眼睛“超感光微云台相机”,配合5X潜望镜长焦组合出来的“云阶”4摄系统,无论拍照还是录像都有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超感光微云台相机”带来的视频增稳效果,堪比手机+云台,纯手持就能获得流畅稳定的视频画面。
而配合同时推出的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让高品质aptX Adaptive音乐以及超低88ms延迟带给你良好的娱乐和游戏听觉体验。
如果说没有遗憾那是不真实的,“大杯”vivo X50 Pro的性能还有可提升的空间。但是创新“超感光微云台”主摄的加入,让vivo X50 Pro成为一台不折不扣的专业影像手机,化繁为简,迅速就能开启稳定的视频拍摄,它的出现势必会在5G时代改变手机影像特别是视频拍摄的前进方向。如果说4G成就了手机拍照水平今天的高度,那么5G能让手机录像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这个手机拍照很专业了
刚想入手就看到这篇测评了
测试很详细,有没有拍摄星空的测试?
小米ccc9pro的策略。堆拍摄卖高价
不错不错!心动了,就是处理器和扬声器是不是弱了点
好像缺了线性马达和双扬声器,有点可惜
两个字:专业
不管是
还是什么,写这么多值得点赞
明明是液氮
这测试也太详细了吧,收下我的膝盖
这得写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