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的多肉叶片稀疏,野生的却长得壮实,4个主要原因逐条分析
傍晚和老妈去散步,看到木板缝里长出来的鸭拓草,老妈在旁边感叹植物强大的生命力,殊不知木板下是石头,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家里“好吃好喝”伺候的植物动不动就黄叶、枯萎,反而自己长出来的植物却生长旺盛,天壤之别。
看到这棵鸭拓草,突然想起来前几天花友发的两张图片,一张是自己在家养的多肉:叶片绿油油,稀稀疏疏,植株东倒西歪,还有叶片化水、掉落的现象,看起来命不久矣!
另外一张图片是长在石缝里的多肉,长势旺盛,还长了一堆侧芽,看着很讨人喜欢的样子,主要人家虽然长在石缝里,却叶尖呈红色,这算是出了一点状态呢。
两种植物有鲜明的对比,怎么能少得了广大花友的“脑回路”呢?这不,神评来了:大地母亲比你会养!
但是有位花友说:“多肉不适合室内养,阳光不够,通风不够。”试问,有多少花友有露养条件?又有多少花友在室内养多肉的?
红袖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在室内养护环境下也有很多花友养得很好,并不能绝对地说室内不适合养多肉,当然,有露养条件会更好。
这位花友的多肉之所以叶片稀疏,叶片掉落,红袖觉得还是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也是养护多肉的花友常“犯”的错误:
花盆太大,容易闷根
“大花种大盆,小花种小盆”,用大盆去种小花时 ,花盆里的土壤太多,浇水之后土壤干燥得慢,根系长期处于闷湿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根系腐烂。
而选择小花盆种植多肉时,用土少,浇水后盆土容易干燥,不会造成闷根,自然多肉长势旺盛了。
其实,多肉用小盆种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控养”,不让它的植株长得太大,而是让它长得更饱满、更圆润。
因此,种植多肉时,尽量选择与植株大小差不多的花盆,不要图省事或者好看选择大花盆,百害无一利!
缺少光照,容易徒长
养好多肉的前提是有充足的光照,光照条件差,或者光照时间短,都容易造成多肉徒长、一片绿油油,毫无状态可言。所以,从光照条件来看,露养的多肉要比室内养护的多肉更容易出状态,而且不易徒长。
有些新手花友“不舍得”让多肉晒太阳,生怕晒伤叶片,长期摆放在散光处或者光照条件较差的位置,造成多肉植株徒长、叶片绿油油的不说,缺少紫外线的照射,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更容易引发病虫害的侵扰,影响观赏和生长。
室内养护多肉时,尽量选择朝南的窗台或者阳台,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都能满足多肉的生长需求,其次是朝东的位置,从早上太阳升起开始,到中午还是有几个小时光照的。
有花友觉得在室内养护多肉,隔着一层玻璃,即便有充足的光照,也养不出多肉露养时的状态,其实,光照透过玻璃只是减少了光照强度,只要光照时间够长,养护得当的情况下,更容易养出“果冻色”的多肉。
浇水太多,容易造成烂根
我们都知道多肉的根系不发达,毛细根系较多,浇水太多,盆土太湿,容易造成植株徒长,也有可能会造成烂根、黑腐。
尤其是新手花友,看到盆土表面干燥了,而不去考虑盆土中间和底部是否干燥了,管不住手就去浇水,导致盆土太湿,根系出问题。
室内养护多肉,通风条件有限,给多肉浇水后水分蒸发相对要慢一些, 所以种植多肉时除了选择颗粒土之外,还可以适当地“控水”,即是控制盆土中的水分的意思,这也是考验养功的时候了。
养多肉时间久了,有时候会偷懒,等观察到多肉的叶片干瘪或者发软的时候才会浇透水,新手花友看到下图这样的状态也不要着急,浇水之后会慢慢恢复,第二天又是“肥嘟嘟”的多肉了。
友情提示:如果给多肉过度控水后浇水,建议使用浸盆的方式,让根系一次性“喝”够水,更容易恢复正常状态。
通风不好,容易发生病虫害
室内养护多肉,通风条件也是让人很头疼的事情,密封的阳台、窗台,或者高层楼房的窗户较高时,都会影响通风环境,这对多肉植物来说并不友好。
有花友说“室内通风条件差,养多肉不能浇透水”,这可能是很多花友养多肉时容易进入的“误区”,觉得通风不好,盆土长期潮湿,会闷根,造成根系腐烂。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即便室内通风条件差,但是空气也是流动的,如果使用的是透气性比较好的花盆,花盆刚好合适,种植土壤也是颗粒土,那么,即便是浇透水,水分蒸发快,不会有积水,就不至于会闷根。
另外,当室内养护多肉通风条件太差时,还容易引发虫害的侵扰,尤其是介壳虫,平时多注意观察叶片底部,如有虫害发生时,及时喷洒75%酒精灭虫,避免影响多肉生长。
综合各种因素,室内养护多肉时,只要配土排水透气性好,花盆大小合适、透气性好,有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风环境,合理的浇水,室内也能养出美美的多肉!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美如诗画美如诗
校验提示文案
美如诗画美如诗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