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曲 篇一:闲来无事,写篇关于听曲设备的帖子1:开两个箱子:解码【D90LE】、耳放【L70】
在这个生死常梦之中,努力梦醒的同时,能再继续写写帖子听听曲,也好、也好。
----写在开篇:心能生万法,虚妄取异相。个人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客观存在的声音,都只是于我心里的显现而已。所以这个帖子不涉及谈论什么科学/玄学/魔法HIFI声音之类的,仅做个记录。我是木耳朵,只能听个响。
缘起,往常的这个时节,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我们一般都是在路上的。可这世间无常才是正常,所以如今也只能在这方小院里继续安住着。可人嘛,总改不了我这点习气,时间一长,这身是安住了,但是心却始终安不下来,上次开完麦克风的箱子之后,算是埋下了想重新听听曲的种子,正好最近又比较闲,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管不住心,就收不住手。把老家的设备运过来,那也太麻烦了。现有的这对小破音箱也还能出个声,想着重新买套解码功放就行了,再买个大耳机做录音监听,完美。
于是就马上向领导申请经费,“买。”领导的回答依旧还是这么的简单、了义且动听。
但领导还是怕我这次一烧起来就又不可收拾,说就我这木耳朵,不就是听个响嘛,于是只批了一万的额度让我自己去折腾。这一下子可就把我给难住了,复议加额度,驳回。好嘛,这样看来传统品牌那些是够不上了。
遵循素质交给音源、解析交给解码、调音交给前级、发力交给后级、微调交给电/线,其他的都统统交给脑放的原则,结合我现在的使用场景(录音回放为主,兼顾听曲、电影),这次我的配置思路是这样的:
1、笔记本/手机→数字界面→解码→耳放→耳机;
2、笔记本/手机→数字界面→解码→胆机→音箱;
由于太久没有关注这些,只好先翻翻asr论坛、绿坛这些,再网上查查资料。在前提思路之下、预算之内,我最终确定了这次购买的设备:
1、解码:D90LE;
2、耳放:L70;
3、耳机:Fou34平板振膜耳机;
4、其他升级线材。
之所以选这些,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主要是我先设好了需求目标,这些设备又正好都出现在了我的视线中,又都在预算之内,参数、功能这些也基本上都符合我的需求,再加上网上评价这些看上去也都还行,就购买了。
那就先从解码开始说起吧, 指标王D90SE的弟弟,只是去掉了MQA的D90LE,其他都跟大哥一样,价格要便宜小几百。内置界面,又省去了单独购买数字界面的钱。
输入接口:USB接电脑,蓝牙连手机,同轴连CD,IIS连界面,光纤和AES暂时没有用。
输出接口:XLR平衡连耳放;RCA暂时没有用。
模式:高保真模式;电子管模拟;晶体管模拟。
耳放是新出的L70,带继电器音量,调节的时候,听"哒哒哒”的响声也蛮有趣的。耳机接口:6.35mm单端、3.5mm单端、4.4mm平衡、4芯XLR平衡。带前级放大,正好可以连我的胆机推音箱。
其他参数那些我也就不复制黏贴了,专业的评测我也不会。就我个人而言,六千的价格买这套解码和新出的耳放,不亏。就是这解码机器发热有点厉害。
还有就是由于这几个设备的尺寸都不一样,为了能更好的叠叠乐,我又定做了三块8mm厚的304不锈钢板,表面拉丝,提升质感;倒角磨边,防止割手。加了钢板,把设备都叠放上去之后,立马就变和谐了。
没有链接,收场。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