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孤独共处
《与孤独共处》 安东尼·斯托尔

“人不是只有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才能获得幸福体验,人在孤独的情况下富有创造力,在追求个人志趣的时候也可以获得幸福。” 万万没想到,我会在这本200多页偏学术的心理书籍里,拥有如此轻松、治愈的阅读体验,就像心里的大洞被慢慢填满· 我想,这得益于安东尼·斯托尔有着数十年的精神研究,及关凤霞老师深厚的翻译功底。

书里,安东尼·斯托尔结合弗洛伊德、荣格、鲍尔比的依恋学说等理论,深度解读社交孤独、情感孤独、存在孤独的作用、创造性。

我蕞喜欢的是书里支撑观点的案例,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贝多芬、库斯勒文学届、艺术届、科学界等天才们的经历… 正是他们的经历,让我一步步走出困住自己的虚无,深刻意识到该如何高质量独处才能实现自我… 若你和我一样经常内耗,建议读读这本书,或许你也能短逃离喧嚣和忙碌,抵达内心深处,找到独处时与自我好好相处的力量,过自己不扫兴的人生。

摘:
如今我们给人际关系附上过高的价值,这会让人际关系本身不堪重负。 如果我们没有指望婚姻成为幸福的首要来源,那么也许就会少一些婚姻以眼泪收场。

触碰心灵深处的思想和感受,并给它们时间重组, 产生新的思想,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因素,也是缓解紧张、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 有的时候,善也能生于恶。人类的精神并非坚不可摧,但有少数勇者发现,陷于地狱之时,恰恰成全了他们瞥见天堂的一眼。 幻想的内心世界是人类生来就有的禀赋,正是由于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才会迫使人类变得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个人都需要一些人际关系,但每个人同样需要某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只与自己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