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武士》影史杰作
黑泽明对于七位人物及村民的形象刻画,尤其是三船敏郎,无疑是片中最令人过目不忘的抢眼人物。出身于农民的他自觉的承担了片中同村民(包括老少妇孺)的社交活动。通过这种自然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武士们和村民的距离感也在渐渐减弱,也就有了后来剑圣战死后集体悲痛的情绪。
我对日本文化了解的不多,但也通过此片感受到1950年代前后日本社会的阶级划分。正是因为多了这样的一份体会,在影片结束时,七武士总司令勘兵卫说的那句“这次也算是一场败仗啊。”让人回味良久。
武士的角色是否已经逐渐式微?当一群人的使命已然结束,甚至出现了新的替代(火枪、现代化的武器)这些人还能否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份归属感?同样的问题也不仅仅出现在武士的尴尬处境,黑泽明将这一思考包裹在影片中,也是使得此片即使过了几十年,历经了多种电影风格潮流的更迭,仍能熠熠生辉的原因。
除了极具话题性的思考以外,片中常使用的深焦镜头也提示了人物与周遭环境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状态,突出的前景和丰富的后景人物与景色的排列极具克制的近景镜头,以及简洁的台词设计都体现了导演的视听语言技术已经运用的非常娴熟,《七武士》的叙事线直接强烈,一句话就能概括,并且具有大量的肢体动作,结合这些特点来看甚至有了一些好莱坞的“西化”特征。
影史记载也表明,他承认约翰·福特、阿贝尔·冈斯、弗兰克·卡普拉等人影响了他。武士们具有着一种接近西方价值的英雄人道主义。为了保护农民而自我牺牲,哪怕酬劳仅是一日三餐的白米饭。多数固定镜头中的人物位置都布置的富有巧思,如最终仅剩的三位武士站在墓前,而一群农民从他们之中穿过。
武士与敌人肆意拼杀时的摄影机运动有了大幅度的横移跟拍。精湛的技艺和动感丰富的画面处理也是黑泽明赢得国际关注的一大特色。人物总是能在电影故事线中获得前辈的指导,成长。而且无论是何种身份的人都会有自身的局限,就显得愈发真实立体。此外,他对人类价值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思考,都使得他在影史留名,声望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