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京博物院,感受千年古都的魅力
南京博物院,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齐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采用“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和民国馆,馆藏数量居中国前列,藏品类型丰富多样,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每一件藏品都诉说着不同的历史故事。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镇护之宝”——金兽。这是一只西汉时期的金兽,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重达9100克,含金量高达99%。金兽空腹、厚壁,浇铸成形,造型独特,神态逼真,是迄今我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被誉为“国之瑰宝”。
另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藏品是“御窑之宝”——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这件明代陶瓷器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响龙山明代墓葬,为国宝级文物。这件梅瓶采用了釉里红技术,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瓶身上绘有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
“通天之宝”——透雕人鸟兽玉饰件,则是我国出土时代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这件饰件出土于昆山市赵陵山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它不仅是良渚先民通天神、显权威的神秘象征物,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神异之宝”——青瓷神兽尊,西晋青瓷神兽尊出土于宜兴周处家族墓周墓墩中。这件青瓷神兽尊造型奇特,装饰繁复,体现了西晋时期青瓷工艺的高超水平。尊上刻有各种神兽图案,充满了神秘和威严感。
此外,“护佑之宝”——银缕玉衣也是南京博物院的珍贵藏品之一。这件银缕玉衣全长1.70米,玉片2600余块,银丝约800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它是我国第一件经考古发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
此外,还有明鎏金喇嘛塔、明《杂花图卷》、民国沈寿绣品《耶稣像》等镇馆之宝,它们各自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工艺成为了南京博物院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