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豹AI音箱开箱,实力不俗。
自2014年亚马逊推出Echo智能音箱以后,智能音箱的热度迅速蔓延到了国内,国内各大科技巨头以及创业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产品,比如京东的京东叮咚、阿里的天猫精灵、小米的小米AI音箱等等非常多。而今天我们体验的这款产品是小豹AI音箱。
相较于千元内同类产品“听个响”的音质,这款售价699元的智能音箱,主打“发烧级音质”,具体表现如何?我们开箱体验一下。
打开包装,可以看到音箱本体,一个18V/1.5A的电源适配器,一份说明书和一份简单的指令卡。
小豹AI音箱采用了深灰色的配色,整体是一个标准的圆柱形,高度14.9mm,直径122mm,侧面为一体的大孔径、高透过率的铝合金金属网格,表面平整,没有金属毛刺。
顶部为非按压式的触控面板,分别有音量加减、麦克风禁用、播放暂停(中间圆圈),以及猎豹移动的LOGO。另外有一个环形的呼吸灯,用颜色变化和呼吸状态提示音箱当前状态。在环形呼吸灯内侧是均匀分布的六个麦克风环形阵列。
音箱底部为环形的防滑脚垫,电源接口采用了隐藏式的设计,在底部开口放置电源线,既保证了放置的稳定性,也保证了美观。另外这款音箱没有内置电池,必须连接电源使用。
重量方面,这款音箱由于采用了5喇叭的缘故,重量达到了1.034KG,非常扎实,在大音量低音振动下,以不用担心发生位移。
外观简评:从整体的配色、外观以及造型来看,笔者认为这款音箱缺少一些设计感和时尚感,给人一种“矮胖、矮胖”的感觉。顶部的触控面板材质和图标的布局也缺少质感。笔者更偏爱硅胶材质和实体按钮,能够有更好的触感和按键反馈,而且能避免误触,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仅是个人喜好。
另外电源适配器的材质和做工有待提高,有一种的廉价感,而且在插电以后有明显的“嗞嗞”的电流声。不知道是我手上这台的个例还是都是这样。
将小豹AI音箱连接电源,扫描指令卡/说明书上的二维码,下载小豹AI音箱APP,根据提示一步步操作,将音箱接入WIFI网络。这款音箱搭载了Cortex-A7 1.5GHZ的处理器,同时支持2.4G和5G双频WIFI。
连接成功以后,音箱顶部呼吸灯变为蓝色,并有语音提示连接成功。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唤醒词将音箱唤醒。小豹AI音箱不支持自定义唤醒词,唯一的唤醒词为“小豹小豹”,这对于笔者这种开始迈入“中年油腻男”的人群来说,这种萌萌哒的叠词确实有点尴尬,期待猎豹移动能够为音箱加入自定义唤醒词。
而音箱对于唤醒的反馈是一种非常拟人化的女声,每次唤醒她会用“嗯”、“哎”、“请吩咐”、“来了”等这些富有变化且有人情味的词来回应你,语调也非常接近人正常说话的味道。不过这仅限于对唤醒词的回复,在使用中对指令或问题的回复还是机器语言。如果你使用过喜马拉雅的的“小雅”和小米的“小爱同学”,你会发现小豹音箱的人声会和她们比较相似。这是因为小雅和小豹都是搭载了猎豹移动旗下猎户星空研发的“猎户语音OS”系统,而小米AI音箱也采用了“猎户语音OS”中的TTS语音合成技术。所以在人声上她们比较相似。
在唤醒的灵敏度和成功率上,小豹AI音箱的6麦克风环形阵列表现还是不错了的,在2米左右的范围吗,用我们平常说话的的音量就能轻松将其唤醒,到了5米左右,稍提高音,她也能准确识别,唤醒成功率在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在大音量播放音乐的时,它的唤醒成功率会骤然下降,要非常大声才能将其唤醒。当然这也是目前市面很多智能音箱都存在的问题,就是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下,很难识别唤醒词。
小豹AI音箱主打“发烧音质”,在扬声器的配置上用料十足,2个0.6英寸的高音扬声器,1个2.5英寸的中低音扬声器,2个2.5英寸的低音辐射器。这样的配置在智能音箱上是很少见得。可以说,在同级别的音箱相中,十分优秀。
音质问题很多人说是“玄学”,也很难用语言表达,需要实际用耳朵去听去对比才能感受,小豹AI音箱的音质虽然还不能和一些高端音箱去比较。但是和目前市面上千元内的智能音箱去比较,即使你不懂音乐,也能明显的感受到音质上的优势。说“发烧”可能有些过了,但是在只能“听个响”的千元内智能音箱中,它配的上“音质担当”。
总体来说,小豹AI音箱在以699元的价格,在目前的千元内同类型的智能音箱中可以说是“音质担当”了,如果你需要的是一款价格适中,更注重音质的智能音箱,小豹AI音箱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