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之下焉有完卵,一键解锁有品新品试玩——HIMO C16 电动助力自行车简评
前言:
目前国家将电动车整体分为电动摩托、电动轻便摩托以及电动自行车三类,其中的电动自行车可不用上牌就能直接在马路上行驶。因为体量大小的规定,所以市面上有接近九成的电动摩托被直接定义为电动自行车,为方便对各种车型的管制,在今年实行的新国标中,电动自行车一类必须加入明显的脚踏设计以便于区别对待,而且电机功率和行驶速度都被严格的降低,这也成为目前大多数人吐槽的热点,不过随着新国标的执行,市面上的新机型似乎都朝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产品的开箱:
早在前几年,小米就开始着手布局电动车市场,轻便与时尚的电动车设计,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官,最近他家又新推出一款怀旧型车型,这种在新国标之下的新产品使用体验如何呢。虽然介绍中得知车子比较小巧,但是在收到这款产品的时候感觉包装比较大,整个包装体积比50寸液晶电视的包装还要大四分之一的样子,包装尺寸规格为1540mm*370mm*860mm,外部仅有三条白色的编织带加固(验车时已经剪掉),无其他支架加固设计。
在箱体侧面贴有产品的详细介绍,从中可知车子的型号为TDR17005Z,名称为电动助力自行车C16标准版,颜色为卡其色。
内部的加固设计并不太好,仅在车子外面套有一层薄薄的气泡膜,起稳定作用的泡沫只有几小块,关键的部位只用简单的蓝色贴膜粘贴保护。
所有其他需要安装的部件均放置在篮子内,有脚踏*2、后踏板*2、大外六角安装扳手、小六角安装扳手、内六角安装扳手、说明书、钥匙和充电器。
产品的安装:
车子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首先先装上左右骑行脚踏板,厂家配送的脚踏板型号为Yonghua—15X,安装时注意区分脚踏板的左右方向,这些在脚踏板的安装杆上已经直接标出。
根据左右标识,以车体前方为正向,左边曲柄安装左标识的脚踏板,右边曲柄则安装右标识的脚踏板。多年的骑行经验告诉我,在这种关键的安装地方,为以后拆装方便,建议在安装前,最好先在螺纹处涂抹上适当的黄油。
然后再用六角扳手将其旋紧,旋紧力道适当即可,不要上死。
接着就是将Y型车把掰正安装,需要做的就是将固定车把钢圈上下两端的六角螺丝拧掉,坐在车上根据前轮正向来调整好车把角度和方向,然后再旋紧,不过在固定圈上方的安装螺丝需要先拆下里面的硅胶保护塞,注意不要丢失就好。
接着找到车架后边放置后脚踏板的地方,按要求装上即可,至此车子安装完成。
产品的外观与细节:
车子配套使用的是四川川奇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48V锂电充电器,型号为CPU-4812L,额定输入功率为120W,有正规的包装设计和说明书。
壳体为灰色的ABS塑料制成,包括充电器主机在内,实测总线长约为2米左右。
接线两端均设计有散热孔结构,内置有风扇可加强散热效能。
输出端的充电插头采用yonglun三芯卡龙插设计,具有明显的防呆设计,插头指针为光滑的铜质材料,插拔过程比较顺滑。
这款电动自行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感观上如同普通16寸自行车般大小,与我家的26寸电动山地车相比略小。整体尺寸为1500mm*610mm*1000mm,前后轮中心距为1045mm,重约为32.5Kg左右,高度与大小基本符合国人的身高体型,可轻松推入小型电梯内运送上楼。
车子在外观设计上以复古造型为主,在前方装有褐色的仿竹编篮子,比较结实宽大,可轻松容纳背包类产品的摆放,外出买菜也能提供比较便利的盛放条件。
篮子底部装有复合式的LED灯,结合了灯与喇叭的功能,既能当做照明使用,同时也能当做喇叭使用。
前方的凸镜设计能够有效集中有限的亮度投射于车子的前方,提高夜晚行车的安全性。
后尾灯设计略微宽大,底下的部分为不发光的反射板,不过它的功能仅限于前灯亮起的时候随之亮起,并不支持刹车自亮的功能。
车子的动力来源一块48V12AH的锂离子电池,可为车子在纯电状况下提供55Km的续航能力,助力骑行也能达到75Km。
电池上下两端为黑色亮面的ABS塑料外壳设计,中间部分为磨砂手感的铝合金外壳,整体比较轻巧坚固,大面积的金属外壳设计能提供比较良好的散热效能。
为避免被盗风险以及充电方便,所以电池支持可拆卸式安装,并加入了复合型电源锁,既能在外出时锁合电池避免被盗,也能当做车子的电源开关使用。在它的顶端还配有提手结构,可方便电池的取出和安装,通过背部的导轨结构,还能加固电池放置时的稳定性。
为配合电池的安装和提取,所以车子采用了翻转式座椅设计,缺点就是感觉不太稳,行驶中容易因为振动而发响。
作为承重作用的车架采用钢材制成,具有较高的理论强度,不过在钢架接合处的焊接并没有我家山地电动车的好看。
在车架前方印刷有车架的编码,并贴有一张与之对应的标签,这是车架唯一的身份编码。
车架上还能看到黏贴有3C标志。
车架采用了便捷式的无梁设计以及前踏板设计,让车子兼具有踏板车和自行车两大特点,骑行或电动能随意切换。不过踏板宽度比较小,双脚摆放并没有大踏板来的舒适,而且踏板采用的塑料感觉有点薄,刚性较大,担心用不了太长久。
作为小轮车而言,车身整体比较低矮,雨天骑行容易溅水,所以前后轮均加入了加长型金属挡泥板设计。
脚踏部分为塑料制成,前后均设计有反光板结构,与之连接的曲柄为铝合金型材。
车体右侧脚踏曲柄上连接有42T的牙盘,与之链接的链条比较光亮,能清晰看到上面印有“DTG”的LOGO字样。
链条上配有链条保护罩,能起到一定的链条防护作用,在上面可见印刷有“desingn by hime”的字样。
牙盘内侧装有车子的霍尔感应原件,可在助力骑行的时候提供骑行感知功能力,让车子智能化。
车子前后座均为宽大的高弹海绵体皮质坐垫,后座中还加入了靠背设计以及便于放脚的后踏板,配合前方的前叉避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行驶中振动所带来的不适,提升了乘骑时候的舒适性。
前叉避震为BAJ的产品,叉体比较光滑明亮,不过行程略小,只有不到****厘米,叉体的左右两侧可见加入了反光板设计,可提高夜间左右两侧来车时的发现能力。
车子前后轮的刹车系统中都采用了比较传统的110鼓刹,并在左右车把手中加入了断电刹把设计,刹车即刻断电,提高了产品的刹车安全性能,让刹车距离更短,使用更安全。
作为新国标的产品,车子的后轮采用了比较过时的250W无刷电机作为制动组件,壳体上可见印刷有电机编码,整体马力较小,好处就是比较省电。理论最高时速不会超过25Km/h,而且速度超过15Km/h还会自动发出超速警报,慢还不说,确实也有点吵。
轮组部分全部采用16寸大小的一体轮设计,不仅异常坚固,而且同心度也较高,免去了辐条轮的校调烦恼。缺点就是在避震方面比较刚性,理论上行驶起来的震感会比辐条轮组会强些。
轮胎为非真空的16寸正新电动车专用光头轮胎,胎面整体较宽,比较适合在城市马路中行驶。
左车把手上有车灯和喇叭的按钮设计,均为硅胶防水设计。
右边车把为油门把手,它的旁边有个背光式一体液晶仪表,在里面能清晰的看到车子的实际行驶时速、累计里程、电量以及使用模式,四键设计看起来也非常简单。
电池背后印有厂家LOGO的小黑盒为车子的控制器,看情况是支持防水设计的。
产品的实际使用:
对于一辆电动车而言,我们除了考究它的外观以外,还会对它的体型、功能以及续航能力有比较大的关注,那么这款产品的实际性能如何呢?使用前先来测试一下车子的实际重量,因为没有大型秤,所以测试过程仅以精度为50g的体重秤初略估算,首先是测试我自身的体重,显示结果为60.8Kg。
而抱起车子后,一同测试的重量为94Kg,所以初略估算车子的实际重量为33.2Kg,符合厂家对产品的宣传。
试着前后推拉车体,发现力道基本一样,无明显阻力感和异响,所以初步断定车子的电机为无刷无齿电机。在助力骑行模式下,发现车子的时速只有达到8.5Km/h才会启动助动力,而且是需要在这速度下,脚踏踩五圈才能被激活,感觉这设计有点坑爹。
接着就是充满电后的续航能力测试,为了测试精度更加准确,而且能更加直观看到测试的结果,所以所有的结果均以测试精度为1米的军拓铁腕5X手表为主。车子测试所选的场所基本为平坦无较大坡度、无建筑的郊区国道,测试时的天气为30度,3级风力。在开启车子的高速模式下,连续续航测试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因为车子速度过慢,所以分为了两次续航测试。)。可见车子的实际续航能达到80.93Km左右,速度最高达到了24.8Km/h,行驶过程的速度基本较为恒定。不过测试中我也发现,仪表中的电量显示并不准确,当行驶了63.5km的时候,车子在加油门的时候,才能清晰的看到电池掉一格电,因此当开始加油门并掉一格电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剩下不到17Km的实际使用路程,如果经常行驶路程过远的就要注意一下。
车子的行驶速度过慢,在市区中以25Km/h的时速行驶感觉刚刚好,毕竟人流多,很难开的快,但是一到郊区的时候会非常急人,所以我决定解锁车子的最高速度,虽然厂方说没有,但是我依旧找到了通行证。通过同时按压液晶仪表盘上的上下按键,显示器中就会自动调出工程菜单设置,此时只要点击模式切换按键或者开关按键,就能自动在P10和P11间切换,而解锁速度需要在P10中进行,只需通过上下键调节中间那段数值为150Km就能彻底解锁。
为测试车子的最高时速,所以在无风的天气里,找到一段非常平直且无坡度的线路进行最高速度测试,所得结果如下所示,可见车子在解锁后,时速达到了惊人的41.3Km/h,不过车子质量略轻,在超过40Km/h的时速上就会出现略微的摆动感,所以在解锁车速后,建议就在35Km/h左右的速度行驶即可。
对于车子仪表的精度测试,在行驶了大约10.09km的时候,能看到车子的仪表显示大约为10.3Km/h,所以车子差不多每10km的行驶里程,就会有大约200米左右的误差存在。
因为发现车子的喇叭响度较小,所以在车子前方1米处特意测试了一下响度,发现最大音量仅为83.3分贝,这种响度实际上很容易在嘈杂的人流声中被淹没,感觉还不如超过15Km/h的警报音量大。
而车子在夜间行驶的时候,前灯亮度的高低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参数,特别是在郊区无路灯的马路上,灯体的亮度直接关乎生死。前灯因为采用了凸透镜聚焦,所以车子前方亮度被集中投射成六棱形,在灯体前1米处测试亮度为7209LUX,整体的亮度比较高。
在马路上开灯基本能看清20米处的物体,不过灯光过于集中,所以前方灯光投射处非常亮,其余地方比较暗,能在前方照亮大约2米宽的地方,亮度大小可以接受,以下图片是经过尽量调试,力求接近人眼的视觉亮度效果。
尾灯在夜晚开灯后比较亮,看起来非常醒目。
因为电池容量较大,所以车子实际充电耗时为7小时55分。
总的充电耗能为0.755Wh。
充电时的充电功率为83.2W,不到一度电就能跑80Km,整体性价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总结:
优点:车子外观设计复古时尚,并拥有干净整洁的内走线设计以及超大的车篮设计,而且车体重量轻,易于人力骑行,无电也能轻松骑行,加上续航较远,坐垫宽大舒适,整体的骑行使用体验较为舒适。前灯亮度较高,射程也比较远,配合宽大的尾灯设计,增强了车子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缺点:250W的电机启动力非常小,尾灯也不支持刹车自亮功能,特别是国标下的超速警报声无法关闭,每两秒就哔哔一声确实很烦人,加上车体的整体避震效果略硬,电量显示也并不准确,整体承重略小,给出行也带来一定的不便。

T1有没有得解锁?
对,不过有些人可能达不到这个里程,我是在极为完美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的
纯电50?
它的电力显示是不准的,开始掉的时候估计也就剩下10km左右的电量
,所以你骑行的时候还是得估算剩余距离,看情况,我现在出行都在15.6km的距离,调节最高车速在30km每小时左右,现在每骑行两次就充电一次
今天拿来骑长途,昨天刚到手的,我是通勤用,不做测试,怕中途没电要推车,所以不敢全程纯电骑行。上坡基本电助力,中途几次骑行要加速也是用人肉助力,表显公里数 72.8km 居然电量一格也没掉我已经到目的地了。后面需要回家大约还有 16KM左右我不打算充电了,直接开回去,看看能不能坚持到家。贴主纯电跑80KM以上数据绝对靠谱,但是测试环境和实际环境还是有些区别的,比如我路上过桥有10来座,每座我都助力上去的。如果纯电动上去估计坚持不到我的目的地,这车就比我以前山寨电摩好在可以预知大概还能跑多少KM,而且助力确实可以省电,对我们跑长途的来说还是很给力的。
为什么我调了,速度最高才28呢?
终于看到有人支持了,我已经将电动车调速到最高30km每小时,每次都开65km左右就充电一次
趁着双11 跌到2099 买了一辆,做工尚可,那些喷1000多就能拿到的根本不现实。2000左右你找不到带码表的锂电电动车,都是4个小灯,包括口碑很好的台铃。电池是河南YH公司造的,不知道是锰酸锂还是磷酸铁锂。电动车到手没充电开了40KM没电了(码表显示,这个码表还是挺准的),等电量第一格消失到完全不能开一共开了16KM左右,本人150多斤。
一样的,P10调到150,对速度并无影响。
另外续航就35KM,就直接没电了。
测试很多次都是如此。
我是在充满电费情况下试验的,我的体重才140斤,我确定是调到了p10模式下的参数150
将P0调节到150,如果没办法再提速的话,还需考虑一下电池电量是否全满,因为电量下降速度也会下降,而且你是不是比较重
我按你说的解锁方法解锁,最好速只达到了27多一点,求教啊,哪里操作有注意点吗?
为什么我按照你的解锁方法解锁后,最好速度只提高到了27km/h?求大神答疑
标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但有事发生时就悲哀了
它的另类注定销量!充电口和脚踏设计等都不为大部分人接受!
这和普通电车有啥区别。嗯,区别这是小米的标
关键都是下坡
锂电车60里地,除非你上踏板弄大电池。我同学做电动车生意都好多年了。就这个电动车认识很熟的同学1500到1800拿到手
12a电池实际都有35-40左右续航,你想多了,至于助力续航那东西一直都在耍流氓,除非车子比较轻还带后7变速,不然都是扯淡,就那齿比飞毛腿都转不过电机。
我宁可走路也不骑车
这货要卖1999?开什么玩笑
大农村或者低级市区表示无碍
国家标准,最终不了了之
应该是颜色丑 吧
感谢,够详尽,够专业
还可以,比普通自行车累一点,男的骑行五公里几把没啥喘
脚踩的时候,累人么。就怕没电滴时候。需要踩,结果发现踩不动,超级无敌累人。
总承重100kg,好吧,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