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 篇一:雅马哈AS125升级XMAX300
写在最前面的最前面:唉,时间如水、岁月如梭,一晃一年多又过去了,来张大妈家已经2000多天了,这篇文章在草稿箱也躺了一年多了,当初咬牙说一定要发出来,结果又食言了。今天趁着有精力赶紧发吧,打算后续再发一篇20年的改装情况,就当是续集,但愿这次别再食言了。
写在最前面:转眼已经19年了,来张大妈家已经1500多天了,刚看了看我的文章最近发布的也是16年的,这些年太忙了。期间17年编辑了一篇M65的文章,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写完,我猜应该是没有坚持下来。因此这篇儿一定得发出来,不为金币,为的是毅力。
写在前面:踏板摩托车,台湾叫速可达(scooter),大陆叫绵羊,是城市日常高效交通工具之一,兼顾通勤与买菜之间,小绵羊常被误认为是电动自行车。与之相对的是跨骑摩托车,man的象征,可以使肾上腺素飙升的工具,常见于MotoGP和达喀尔拉力赛。
以上就是我对踏板和跨骑浅显的理解,这两者就好像女人和男人。说实话,我不会骑跨骑车,掌握不好离合与油门的关系,但我又比较反感女性化严重的踏板车,因此在选车之初就定了两条原则:合资品牌和新锐外型。
第一辆车算是试水,第二辆车打算骑一段时间,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三辆……但我觉得应该不会出现跨骑车,因为我一般不会骑摩托车去很远的地方,比方说去摩旅或者没人的地方压弯,仅把车当作通勤交通工具,目前通勤往返12公里。
这篇文章分两部分,下面是第一部分。
一、雅马哈福禧as125。
全称好像是这样叫,别名夜行者。
其实在这之前我骑过一段时间踏板车,那还是04年至06年左右,当时骑的是轻骑豪华木兰50,蓝牌,家里的存货,九几年买了之后爸妈也不骑,空置了几年,到了04年归我上下班用,样子记不清了,至今还在父母家的仓库里搁着,我爸恋旧,什么都不舍得扔。
那时也不知道什么是安全,唯一的护具就是一顶仿Pasgt头盔,当时在路边的户外店买的,塑料的,外有迷彩罩,至今还在衣橱里放着,这点儿随我爸,恋旧,占空也舍不得扔。
好了,谈下一话题:买踏板车的原因。
那年应该是17年,我所在的城市市刚施行对驾驶员斑马线礼让行人的专项稽核,由于自己没有牢固树立安全交通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连续几个月在一个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未礼让行人,因此同一个路口积分被扣的差点就要深造去了,所以车也不敢开了。乘坐公交车虽然方便,但还得等车、人挤人。最初是想买辆电动车,第一选择是小牛电动自行车,到店里一问,什么?5000多?还需要每天充电?原谅我,真的不知道小牛电动自行车这么贵。电动车没有第二选择了,雅迪等其他的品牌都看不上,而且思考一下,再加点钱就可以买摩托车了,加之我有E驾照。
买什么品牌的摩托车呢?跨骑肯定不买,因为不会骑,这样pass掉了许多优秀品牌。踏板分欧系、日系和台系,欧系的感觉比亚乔fly不错,那时还不知道vespa。台系不错,阳字辈的,但国内买不到原汁原味的车。还是买日系吧,虽然也不怎么原汁,但至少质量过得去,当时知道的品牌不多,因此就在本田、雅马哈、铃木品牌中三选一,川崎的踏板小众。本田的车型有很多,不管是新本还是五本,比较合适的就是裂行和甲鱼,铃木就是海王星,雅马哈就是迅鹰和巧格i,原谅我当时没有做更多的作业,孤陋寡闻只知道这几个车型。
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偏爱雅马哈,虽然坊间有“骑不烂的本田、修不好的雅马哈”,但由于裂行塑料感太强,甲鱼110排气量,还是义无反顾的确定了雅马哈品牌,这也为第二辆踏板车埋下了伏笔。
既然确定了品牌,就得看车了,当时雅马哈主要有迅鹰和巧格i卖的比较好,就去店里看了,迅鹰的前面不喜欢,倾向于巧格i,也试驾了,正头疼买什么颜色的时候,消息说9月发新车,没错,就是福禧as125。当时看了新车发售就被福禧的外观吸引了,买车赠送夏德33尾箱和支架、一顶帽子、一个腰包、两桶机油等等。接下来就是半个多月的等待,国庆节后第一天,在指定的车行提了车,参加了抽奖,送了几桶机油记不清了,提车的时候发现底边有点磨损,,又无法更换,于是车行又赠了两次保养。
提车的照片是没有的,只记得那天下雨,从早折腾到晚,当天挂牌,全身湿透。巧合的是我送走它(过户)的那天也是下雨,由于改装轮胎不符,折腾到下午,再一次全身湿透。
新车没怎么拍照,骑了几个月,就开始改装,其实严格意义上也算不上改装。折腾了几个月效果如下:
首先是车灯,福禧as125的两条led日行灯还算是不错,但头灯就不怎么样了,夜晚看路有些捉襟见肘,不喜欢原厂灯拆了再改,当地也没有这种服务,于是干脆从网上订了氙气大灯总成,也不算贵。过程中感觉安装挺费劲,还好师傅经验丰富,没有意外的完成。Q5的透镜,U型日行灯,效果不错。
没有反光碗,大灯下面有个螺丝可以调节切割线,调到了最低,免得影响对面路人。
夜间效果达到了期望值,一般是白天开日行灯,档次立马提升,装灯的时候同时安装了双闪模块,操作就是在打转向后10秒钟内回正,开启双闪模式,熄火或者重复上述操作,关闭双闪,开双闪的时候不影响转向灯使用,只要别在10秒钟内回正就行。
这个减震怎么说呢,聊胜于无,比原厂减震好一些,但比不上大品牌改装件
福禧的减震比较初级,我一般一个人骑行,还没有遇到托底的情况,但心理作用还是改了后减震,18段可调,为了减少安装麻烦,选择了直上型,没有打孔或者其他操作,就是安装太费劲,得把马桶卸掉。效果嘛,还可以,我一个人骑的时候基本都调到最软,舒适一些。
前轮换了玛吉斯全热熔胎,好像型号是f1,尺寸没变,怕影响转向,至于为什么换全热熔胎,一是压倒白线总是打滑,信心不足,二是平时车很少骑,全热熔胎消耗不会太大。
后轮同样的型号,但尺寸与原车不符,100-90-10的,主要是想加大摩擦力,效果嘛还可以,至少压倒白线较之前的原厂胎不会打滑了。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在某些城市,年审的警官都带记录仪,因此一旦发现车辆与大本不符,这时候说什么都不起作用了,只能复原再审,我就是在过户的时候发现后轮胎不符,又去买了一条二手原厂胎,里外里光安装费就100元。
以上就是三件改装,至于前叉、排气或者其他小零件一概没有,不是不想,一是工作忙、没精力、骑得少,二是感觉没必要投入太多,毕竟是小踏板。这车在它还没跑完2500公里的时候就卖掉了。
卖车的原因说一下吧,排量倒是其次,因为福禧的动力在城市足够用,虽然我很少驾驶时速超过60公里,但该车提速迅猛,超车也比较稳,雅马哈的蓝芯发动机确实名不虚传。最主要的原因是该车太小了,小情人慢慢长大了,有段时间上学骑车送她站在前面(该做法不正确),她戴上头盔会挡我的视线,但坐在后面又怕一加速丢了,带大情人更不行了,因为有尾箱,两个人几乎粘在一起,此外该车没有脚踏飞旋,后座人员乘坐感非常委屈。
卖车的另一个原因是被国外的骑行文化安利了,路边最常见的是中大型踏板,福禧这样的小踏板几乎没有。
直到遇见了她。
二、雅马哈xmax300
18年雅马哈大贸引进了tmax530,当时一见倾心。
之后关注的雅马哈公众号推送了一条信息,7月12日在银川开了新车发布会,引进300,相对tmax友好一点。其实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这张图片,实车真的很好看。
这是在国外看到的xmax,简直是一见倾心。
后来我研究了一下T-max530的销售模式,终于明白雅马哈所谓的大贸车其实也是另类小贸。具体来说就是单车认证模式,如果说大贸车是大3C的话,小贸车相对可以称为小3C,相对大贸车的成本均摊要更大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T-max贵的原因。
小贸车的进口模式是:单车认证通过—发布预售天猫收定金—-按照预定数量拉车进来—做3C单车认证—交车给买家。
等了很多天,一天下午车行电话通知我说我的车到了,下午打车过去,接了车,但由于关单等手续一直未到,担心交警路上查车就放在了车行。
等关单的日子是漫长的,因为有了新车,但却又不能骑。等了半个多月,车行电话说手续到了,继续打车取手续,顺便把车骑回家。据说手续随车,交警严查的话还是会扣车,借口都想好了,就说去挂牌的路上。
拿到手续第二天就去车管所挂牌了,先去的比较近的区车管所,摩托车挂牌年审的已经排到了门口,看到长长的队伍还是决定去市车管所碰碰运气。
在路边的购置税大厅先买了购置税,又去了人保买了交强险,我们省不卖商业险。然后长途12公里,来到市车管所,正值中午,摩托车几乎没有,基本都是进口汽车,我夹在车队中间,一边推一边等,好容易到我了,系统一查,由于是新型号,库中没有相关信息,得去找警官录入,一问说你下午再来吧,得,还得等,活活等了1个小时后,终于将数据录入了系统,可以正式验车了。
这车有个问题,就是车架号有两层塑料膜覆盖,还挺厚,拓号的话得用小刀把两层塑料布割掉,由于没有工具,耽误了不少时间。
好事多磨,拓好了车架号,就开始验车了,警官验的那叫一个仔细,上下查验,最终合格通过。
拿着手续到前台,将手续整理好核实无误后,前台会给你一张等待小票,WF,前面103个人,等吧,下班前应该能到我,要不然就不放号了。
等了两个小时,终于拿到车牌了,可以正式上路了,下一步,装配件。
安装了后视镜前置配件和对应的后视镜,原因是想把车把上的两个孔用来安装横杆,以便于小朋友坐在前面时可以抓着,也可以用来挂载点东西,比方说买的菜之类的。
安装了挡泥板,就挂牌几十公里,后面已经全是泥了,唉,路况不佳啊。
其他的就是些小配件,例如侧撑的脚垫之类的,不打算改装其他的了,感觉原车配置已经挺好了。
说说骑行的感受吧,之前没有骑过大排车,一是车重,虽然这台车的车重相对其他同级别踏板已经很轻量化了,但初接触的时候还是觉得重,二是转向半径较大,可能是骑惯了小踏板,缺少那种转弯随心所欲的感觉,尤其是低速调头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三是刹车,刹车确实如网上说的,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虽然多了abs,但紧急刹车还是没底。
对于只骑过小踏板的我来讲,这车优点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买这台车其实还是为了上下班通勤用,速度不会很快,前100公里平均时速还没超过30,相信今后习惯了也不会超过60,虽然有路权,但也会乖乖的在副道上骑,随时关注路口出车和电动车、逆行车,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没有了速度与激情,多了一份顾家和责任。
附录:护具,
护具一:shoei JO 3/4盔
好像美团专用头盔,已经被小区保安拦过一次,说送外卖不允许进小区。不过头盔还是好头盔,尤其是银色的漆面很漂亮。传统的D扣有些不方便,感觉同号码比全盔要紧一些,有点压太阳穴,不知道是不是外形的关系。出厂时间是17年情人节,按照说明书建议的头盔寿命今年情人节就该下岗了。内藏面罩,可以挡住眼睛,但不是全面罩,面罩是透明的,阳光下有些刺眼,遂换了深色面罩,倒是白天不刺眼了,带来的问题是晚上骑车有些暗,有点偏光镜的感觉,景物很清晰。
中间的银色是点睛之笔,要是全黄的就无趣了,中间有金属光泽。后面的皮带经查是套护目镜用的,但我没有用到。
护具二:shoei neotce 揭面盔
纯黑色光面头盔,揭面罩适合于摩旅,喝水吃东西问路很方便,但安全性较其他一体全盔差一点。有前中后三个风口,但实际使用效果差别不大,因为一般作为冬盔使用。面罩贴了防雾贴,内附遮阳镜,左侧有开关,但遮阳镜用到的机会很少。
后来揭面盔也换了有色面罩,贴了防雾贴,还加了v8蓝牙耳机,由于平时两个盔不同时用,因此只买了一个主机,配了两副耳机,这样平时只换主机就行了,从此骑车来电话再也不用免提了。
头盔保养用玛瑙蜡和加厚的下蜡毛巾。
操作方式就是先用湿毛巾擦一遍,等晾干后,把蜡取一点,在手心摩擦加热融化,用手掌涂面外表面,同时注意不要涂到塑料件。然后用下蜡毛巾玩命摩擦,方得光亮如新,但划痕是去不掉的,千万不要用龟牌划痕蜡,一点作用不起,多余的蜡还会填缝。
未完待续……

冬天骑车冷不冷,作者坐标是哪里?
舍不得扔的习惯挺好的
无论是啥牌子,后面的双避震这样设计总觉得很怪
福喜125车主帮顶,上一辆雅马哈凌鹰十几年只换过皮带和普利珠,确实是好车!
六万几差不多
同为as125前车主。现在是srmax250。xmax怎么说呢,车好价也高
不知道啥时候才到NMAX随便卖的时候
外观爱护的很好啊..
羡慕啊 梦想的代步车
我小时候,这边管踏板车都叫木兰。
你这升级跨度有点大啊,从八千多的一下到七八万来了
xmax订不到,预订了nss350,说明年三月到。
赛艇250路过顶一个。雅马哈大羊除了贵其他都还不错。另外法规12岁以下不得坐摩托。
YAMAHA大排量踏板好看
买进口机车,还是要看一下产地。所以建议Tmax560。最近看上Kymco KRV180。
你这用途,nmax更实用。
中年80后现在都开始玩摩托了,这感觉是四个轮子给不了的
排名第一的XJR400,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xmax实在是一车难求啊
车是好车!给你赞一个
和lz有点类似
几万入的,,不大吗骑着,,
目前接送一年级的娃也是个小福禧,8月31号上好的牌,赶9月1号上岗。小车哪都挺好,就是没路权。
这两个头盔都能值一辆摩托车了
玩摩托这几年,由于我处于的是沿海城市的小县城,查的不严,都是玩的水车。雅马哈XJR400,本田CB400,本田CBR600,川崎Z800。下半年刚刚考了摩托驾照,想入手大排量正规的踏板车来代步。街车和趴赛玩到最后,发现还是踏板车舒服。
啊,老哥,我也在写65,但写了半天总怕入世不深被大神打脸没敢发
xmax300好像比较难买到,我预订了forza350
喜欢雅马哈,支持一个
看不清那辆是PCX
跨度好大,as到xmax,瓜皮盔到sho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