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人匕首:理光GR3开箱及简单使用分享
警告:此篇文章特别啰嗦,图片也多,流量不多的注意哈
在分享之前呢,我准备先说一下我跳进摄影坑的经历,不想看的可以直接跳过这段流水账,直接看下半部分哈。
记得那还是在2004年吧,家里开了一家 “话吧”(有年龄小不知道的朋友们自行搜索哈),我呢没事儿就帮着家大人看店收钱。邻店就是一家照相馆,老板是个年龄相仿的小哥哥,每天只要闲下来,总是晃晃悠悠的到我店里跟我聊天...其实更多时候就是他说我听......而且特别喜欢分享摄影知识 .....刚开始我其实是拒绝的.....只管嗯嗯嗯的敷衍他(因为毕竟游戏更好玩)
但是真的架不住他长达2年的耳边唠叨啊 ,结果就是,连傻瓜相机都没摸过的我,早早的就知道了什么是大画幅、中画幅、双反单反旁轴、徕卡哈苏蔡司林哈夫仙娜玛米亚、显影定影伊尔福、正片负冲、宝丽来LOMO、镜间快门、闪光同步......哎......这这神仙也招架不住啊。后果就是我被烦的入了坑....
但手里没有相机玩个球啊,脑袋一热,就在家窗子外面用纸壳写了个收相机的牌子......结果还真的有个老伯伯拿着他的海鸥双反问我收不收,我从零用钱里凑了100元收了这个双反,真到用时结果发现还是个坏的,过片扳手空转不能过片....咋整,拆吧.... 拆开才发现快门和光圈都被油染到了,索性连镜间快门啥能拆的都拆了,最后发现是一个零件断了导致不过片......琢磨半天拿个铝质的一角钱硬币,用锉刀锉了个零件安了上去.....嘛...反正是好使了。
然后开始自己买120胶卷,在狂风暴雨里拍闪电,工地上拍民工,墙边拍花花草草,街上拍老头....自己学着配显影药定影药,用暗袋冲洗罐洗底片......当时别提多折腾了,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幸福。后来搬了好几次家了,照片和相机也早都没了,可惜了...
上了大学,数码相机当道了,但根本买不起啊,就还是断断续续的玩着我的双反,学校图书馆的摄影书看了一个遍,也没啥专业的,整天跟几个志同道合的基友聊摄影侃大山....也就这么过来了,快毕业时终于用上了佳能的450D,工作后换成了现6D一直用到现在 。
一直都想试试看各种定焦牛头,但囊中羞涩买不起....好在当时一些蔡司的YC定焦头性价比很高,就入了个28 F2.8的头玩的不亦乐乎,用它拍了不少照片,这颗头也一直陪我到现在......期间还玩过徕卡的R50 F2、小九头啥的......都是体验了一把就出手了,印象最深的还是徕卡R50,说不上来的感觉,就是感觉拍出来并不是完全还原了真实的场景,总感觉是加了一层滤镜,只要不是大中午的出片效果就挺好,出二手竟然还赚了一些。
后来想着既然用了佳能,怎么也得上个红圈头试试吧...所以咬咬牙L24-70 F2.8就这么入手了......红圈效果没的说,不会惊喜也不会失望,现在主要干活就用这套组合....
出去旅游,日常拍摄拿着6D+2470还是有些夸张了,就想着再买个轻巧一些的相机每天背出去.......当时选择的硬指标有这么几条:全幅+小+便宜,看来看去的,承受范围内只能买个A7II了,给它配了索蔡35 F2.8定焦+ CONTAX G90 F2.8+福伦达 VM12 F5.6。干活娱乐两不误。着实也背了有一年
我说我啰嗦吧...其实以下才是正文
书接上文....
虽然,A7这套已经小巧不少了,但其实重量和体积也是很可观的。春秋天气凉爽还好,夏天实在背不出去,需要用背包或是背带,一天下来浑身汗津津的难受,于是就想着要是能有一部口袋机就好了.......塞在兜里每天随便拍一拍,玩一玩多好......欲壑难填啊简直了.....
这次需求倒是很简单明确,便携+大底+方便+便宜……这么一限定,在我能承受范围内似乎只有GR3正好满足我的要求了…既然打定主意,那就下单付款!
下面是正经的开箱哈
这应该是我买过相机里最寒酸和敷衍的了,底部没有密封,能轻易无损的取出相机
你们看,我把东西都拿出来了,再把盒子装回去,底部一点痕迹都没有......
不过也是因为太小,手有些抓不住啊,只能用指尖捏着,手掌心那里是悬空的,单手操作会担心掉下去……
之前没用过理光的操作系统,不过菜单逻辑还算合理易懂,用了一会儿就比较熟悉了。
网上对这个机器的评测很详细,不必多说,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快拍功能和胶片模拟(森山大道和HDR模式确实很惊艳)
快拍功能自不必说,超焦距用好了比对焦快
因为我买这个机器的初衷就是图方便,想着只用机身自带滤镜直出,所以到手后先把所有滤镜都用了个遍,整体感觉比较......怎么说呢,感觉很沧桑,很硬朗,看照片就像是看一个正跟你抽烟盘道的大叔。
看过我其他文章的朋友知道,我是不折腾不舒服的,机器到手不鼓捣点什么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的......
机器使用上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太小单手不好操作,网上搜索了一大堆手绳肩带什么的,感觉都不是我想要的,就只能还是自己来做。
用自己的手比划半天,发现可以做一根带子挡住中指和无名指,这样用小拇指托住相机底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自由活动了。
把原机自带的那根手绳给拆掉了,这个比较简单,也不用画什么版,直接就裁皮缝制,也没封边,实际效果我觉得比那种手绳方便还牢固,有动手能力的小朋友可以试试,没有动手能力的也可以试试用鞋带什么的做个类似的。
还有就是电源键设计的太深了,知道是为了防误触,但是经常找不到开机键,对于抓拍还是挺有影响的,所以用冲孔器弄个块圆形小皮料粘在电源开关上,终于能实现盲操了。
开箱就这样了,简单的总结下优缺点吧:
优点:
小巧轻便,塞兜里无压力,
低调不张扬,便于抓拍
无低通,画质主流水平
单手操作方便
快拍功能,能方便实现超焦距
森山大道、HDR滤镜效果出色
防抖功能有利于出片
所有声音能够全部关掉,快门基本等于无声快门
缺点:
虽然能单手操作,但是机身的按键控制起来比较难,还容易误触(前拨轮段落太密集导致手一使劲就划出去2-3格,后波轮很松经常被碰到转动,ADJ拨扭容易被拇指碰到导致干扰自动曝光值),电源键太深按不到,最终导致没办法盲操,每操作一步需要在机器上确认一遍。
发热确实有点严重,用10分钟,在背屏右下角那里会热的手难受
电池没有防呆设计,如果盲操可能会试四次才能正确安装电池,另外电池仓的旷量太大,都能塞进去硬币了
没有闪光灯,这个功能我觉得对于这种便携的相机还是要有的,要是再配个外置的闪光灯那我还不如拿A7那套
没配座充
螺孔距离电池盖太近了,很多配件装不了
关于周边配件的思考:
指柄,这个能提升一些手感,还能避免ADJ键的误触,我觉得是必备的
闪光灯,目前还没有找到比较小巧的,看重神牛的一款给手机用的,还在纠结中
外接目镜,因为这个机器购买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觉得目镜买回来会吃会,就打消这个念头了
相机皮套(带底座的那种),失去便携性,基本不予考虑
UV保护镜片我觉得还是必要的,粘在前组上,主要就是遮挡灰尘
最后分享一些照片,刚到手两天,都是随手瞎拍的,JPG直出,大家看个意思哈

这些照片看着真是舒服,作者不说专业水平咋样,功力非常深厚
试机片也有人揶揄。。。杠精绝了
GR2进灰无解
能随时带出去的才是好相机
那个是大佬,比不了比不了
gr3是啥?能和华为p30比吗
闪光灯推荐flashQ2
闪光灯推荐flash Q2,
考虑过啊,样子是真的好看……不过还是大了2圈,而且还是有些分量的,出门估计多是放包里或者斜挎,那还不如背我的a7m2
楼主有没有考虑过富士X100系列
色影无忌的气息扑面而来
感觉还是GR2好,GR3续航是命门
哈哈哈,没错,就是没区别
你别怪我说实话,照片跟手机拍的没区别
哈哈哈,对于我来说,你说的没错,他说的也没错,因为一些人,觉得既然玩了摄影,拍出的作品就要有一定想法才有价值,而对另外一些人,拍照这件事的本身就是它的意义。个人认为就摄影而言,它只是一种表达工具,至于是有人用来表达伟大还是平凡,表达愤怒还是厌恶,甚至表达无意识也不是不可以……而不正是这些,组成了大千世界么,任何事何必都有其意义,亦或都不要有意义……谢谢你们对我的启发
照片没有问题,随手拍的照片需要意义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用习惯。
意义不大,继续GR1吧,还是期待全副的GR出来才好
嗯,你说得对
不知道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拍这种照片……
没错,就是随手瞎拍的
gr一代的带子我是放在右下角了
基本跟黑卡不是一个东西。就是28人文视角
想要舍不得买。。。
相机不错,但是照片,好像是毫无意义的随手拍。
嗯,适用范围的话还是黑卡更好,gr3并不是万金油型的机器
看完了,觉得还是索尼黑卡方便点
开始有点痒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