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极度舒适”的长沙建筑,用色彩表达审美和态度!
作为视觉感官里的第一要素,色彩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在城市建筑中,它的首要功能就是装饰,形形色色的城市建筑经过色彩的点缀,与地面、植物、天空等背景融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环境。
徜徉其中,行人会因其缤纷的景致而感到心神愉悦,城市也有会因其独特的艺术加盟而别具魅力。
对于长沙而言,各类的色彩地标建筑,也早已给这里抹上了一层多彩的美学气质,恍然间,长沙的城市艺术感油然而生。
白色在建筑中的使用极为常见,清一色无垢纯净的白,简单却别有滋味。
位于长沙岳麓区的国际艺术文化中心,整体外形为符合长沙“芙蓉国”称号,所以设计的建筑造型,宛如一朵朵美丽的芙蓉花绽放在梅溪湖畔。
极致曲线的建筑群,没有一丝一毫拖泥带水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非常得流畅,浑然天成。
最特别的是其蜿蜒的建筑曲面,路转峰回,让空间本身就像一出高潮迭起的戏剧,加上外观为白色,建筑边界更突显得棱角分明,强烈的视觉冲击,生动诠释了“流动、梦幻、无缝”的设计概念。
身临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这里白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光与影、空与实达到融合的最佳媒介,现代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的起源》中曾这样说过:红色是一切民族都喜欢的颜色,原始民族也同样喜欢它。
藏匿在湘春路的彭家井巷里,就有一所被红色覆盖的百年教堂,名为长沙天主堂。
其建筑多采用红色的砖木为主,蓝黄相间的颜色为辅。
独特形体、线条与色调,不仅强化了空间的仪式感,还使教堂构建出了一种中西文化熔炉式的新形态。
如此别具一格的仿哥特式建筑,大概任谁都会在此停留,去感受长沙这座城市少有的“心安神宁”。
中国红,不单单是一种颜色,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代表了喜庆与祥和,亦承载了无数期盼与情结。
中国结步行桥就是用的这种红,不同于长沙天主堂的红,此红更为动感、亮眼。
其建筑外形的灵感来源于中国结,莫比乌斯环的结构特征,让大面积全红的设计醒目却不刺眼,在大片竹林和香樟木的映衬下,为冬天的长沙增添了不少“温度”。
蓝色是天空,是水,是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
用蓝色去描画一栋房子,又是怎样的空间艺术呢?
在后湖便有这样的建筑,或许是基于快乐的纯粹表达,这栋房子没有任何多余的色块,即便如此简约,也还是止不住它勾人心神的颜色冲击。
虽然旁边有其他颜色的“打扰”,但它冷艳的格调仿佛摆脱了俗世平庸,自成了这里的一种独立标志。
来这里的人,往往都不会错过此处,拍照打卡是常有的事。
和谐统一的美感,并不只是通过严谨的用色才能做到,大胆的色彩跳脱有时更为动人。
长沙的烟囱公园恰好就符合这一特性。
此地可以说完全不受任何规则的束缚,零片化的色块拼接混搭,把原本普通的建筑轮廓变得丰满而富有层次。
通过光线变化与空间结构的加持,其最终呈现出的视觉感官充满了独有的魅力。
不过正是因为有这样五彩缤纷的建筑,才让长沙又多了一处令人“眼前一亮”的生机。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色彩则是升华灵魂的特技,两者合二为一才能达到最终的完美体现。
简而言之,因为建筑,所以钟情。在这个季节,愿你能被长沙的色彩建筑给治愈!

这换天换得…别每次用同一个素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