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路由器到底是不是“电子垃圾”?
社区人才济济,中秋放假没事干逛着玩,发现这样一篇文章,
作者试图让值友们把自己家的路由器当电子垃圾。

原文中提到:
“家用路由器不属于路由,只有具备BGP/OSPF这样的专业路由器才是路由。”
“为什么大家不用真正路由器的原因?用电子垃圾的原因是因为穷。”
作为一个半专业人士,三观被震碎的同时,我不得不出来说两句了。
什么是路由器?
作者提到:“只有具备BGP/OSPF/RIP协议的才算真正的路由器。”
首先,这肯定是错的,因为大量的三层交换机也具备BGP/OSPF功能。如果按照他给路由器下的定义,那交换机也完全属于路由器了——显然作者不可能比华为思科们要专业。
事实上,在现代,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定义不是看具体支持什么协议,而是看它主要能胜任什么业务。
路由器,就是用于链接两个不同网络之间的设备:
家里有一个内网,要接入运营商的公网。需要NAT+PPPoE协议,千兆够了,所以100块的TP-LINK在这里是路由。
某网吧/企业有几十上百人同时上网,拉的电信专线大概率还是PPPoE+NAT,但显然TP性能不够用了,华为AR120在这里就是路由器。
某大型企业上千人同时上网拉电信专线用静态IP或BGP接入,显然得用AR6000。如果说这个企业就是财大气粗给每人都分一公网IP,用三层交换机行不行?可以没问题。但得花比AR路有更多的钱买性能更好的三层交换机。
电信联通市局,要接入各自的骨干网,需要OSPF协议,需要几十T的带宽,所以华为NE5000e在这里是路由。
阿里云要接入三家骨干网,需要BGP协议,需要几个T的带宽,所以在这里NE40e是路由。
单以设备数量来讲,现在99.9%的路由器都属于接入路由(AR),其中又有99.9%的用户都是PPPoE拨号。它们完全能满足需求,便宜大碗,同时又具备链接两个不同网络的能力。它们就是路由器。
“真正的路由器”该怎么上网?
好了背景知识都科普完了,不扯那么远,最后我只有一个问题:
不巧的是,我手里现在正好有几个带BGP功能的AR路由和三层交换机,几台设备小一万了。
如果按照原作者的定义,这显然不是电子垃圾了,那么我该怎么接入互联网呢?
首先我得去CNNIC申请一个AS号,然后去电信拉专线,最后再做BGP穿透。
瞬间成为中国电信大客户,一个月怎么着也得付个小一万。就为了满足三五个设备上网。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用不到这些功能,200块钱的TP-LINK怎么就是“电子垃圾”了呢?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