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圈新贵】DITA旗舰耳塞Perpetua试玩手记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败家之眼,再度来临
玩竞技电脑和游戏外设的小伙伴们对一个词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败家之眼”,说的是华硕的ROG系列产品,而在便携HIFI领域,其实当年第一次看到今天这个品牌LOGO的时候,我也有一点点类似败家之眼的错觉,这便是来自新加坡的DITA,中文翻译是“镝塔”,大概是因为这字太难输入了,所以大部分玩家都直呼原名,在咱们耳机大家坛的各个线下展会上,DITA几乎都是每次必到的常客,才子的展会报道里面几乎也一定会有它的席位,旗下的若干经典产品,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但是今天要分享的,并不是大红大紫的XLS,而是刚刚推出不久的10周年纪念版新旗舰,Perpetua。
熟悉才子伴乐谈的乐友肯定要问了,作为一个出了名的慢性子,伴乐谈竟然更新这么热乎的产品?实际情况是,早在发布会前若干天,才子已经提前申请到了Perpetua,所以才能相对早一点给大家做一些分享,作为DITA品牌十周年的纪念级别旗舰,Perpetua的含义是:永久、永恒,它和先前的DITA产品并不太相似,是不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产品,慢慢分享道来。
奢华包装,整活儿走起
先说说颜值和配置,DITA从这些年参展的形象人设来看,是个挺擅长玩文创的品牌,只要你去他们家展台,常常能获赠一些小礼物,这次的Perpetua也不例外,精巧的包装内,有一摞关于DITA十年纪念的小物件,包括小卡片小别针小贴纸之类的,如果是老用户看来,那么字里行间不免就是两个字:情怀。如果是对DITA历史还不算了解的玩家,这些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DITA的故事。此外,包装里的皮质收纳包和全金属收纳盒无疑会占据你更多的注意力,我个人挺喜欢这个收纳包,用的是疯马皮作为材质,手感细腻润滑,属于那种摸上去就知道这货不便宜的,这也侧面印证了Perpetua的身价,发布会大家也都看到了,Perpetua的官方定价是21k,在市面的量产产品里,可能也是最贵的单动圈耳塞了吧。
而Perpetua的耳塞主体,则是藏在全金属收纳盒里面的,圆柱形的收纳盒用了类似空气阀门的设计,利用气压差进行锁定和开启,开关就是盒子上方的金属按钮。虽说原理很简单,但是这种样式的金属收纳盒却是第一次见到,原因是上下两个半圆柱形的组件,需要尽量高的加工精度和尽量小的公差,才可以达到足够好的气密性。要不怎么说DITA是一个爱整活儿的厂子呢,耳机包秀的是用料,收纳盒秀的是工艺技术,一切都是为了衬托盒子里Perpetua的本体。
突破性的设计和调声加持
和上一代DITA旗舰XLS不太一样,Perpetua从颜值气质上和XLS是两种风格,我记得当年XLS刚推出时,有人形容是名表一般的坚毅,从线条上看,类似圆柱形的腔体也显得够MAN,而Perpetua此次走的却是委婉的路线,整个腔体采用钛合金制作,目光所及皆是弧面,非常圆润光泽,这么做有两个直观的优点,其一是Perpetua的佩戴舒适度超过XLS很多,虽然腔体体积上Perpetua要大于XLS,但是视觉效果上两者是接近的,而且Perpetua类球形的腔体比XLS圆柱形的腔体更加贴合用家的耳甲,第二个好处则是全弧面的存在,让Perpetua腔体内部的声音反射能够尽快衰减消散,营造更好的声学环境。不过没有变化的则是耳机线连接处,Perpetua用了和XLS一样的带保护套的2PIN双针插口,虽然看着挺不像“非标”,但其实很多第三方耳机升级线都是可以更换的,只是官方自己不建议用户更换而已。
说说Perpetua的硬件配置吧,DITA是为数不多一直坚持单动圈耳机开发的品牌之一,在这个多单元耳塞在高端产品中占据主流的当下,坚持传统的做法还是需要实力和勇气的,而这么做的底气在于,此番DITA在Perpetua身上搭配了一枚PPT-D 12毫米动圈单元,这个尺寸比起前代XLS的10毫米来说,口径大了20%,面积则是增加了44%,传统音箱里面“一寸大,一寸强”的说法再次得到了应验。大口径动圈单元可以提供更低的失真和呈现更充满动态的细节,但是也对腔体内的磁力驱动提出来更高要求,说直白一点就是更加吃前端的电流和控制力了。不过好马配好鞍,真的玩到Perpetua这个级别的玩家,大多也不会亏待它的。
一个不成文的共识是,各个厂家对于自研动圈的材质详情永远都是秘而不宣的,所以我们在Perpetua的线上发布会上,其实并没有听到更多关于PPT材质和镀层的进一步解读,说不出的秘密,我们就在声音上去寻找。这阵子和Perpetua的磨合,我主要是搭配乐彼P6pro和海贝R8来使用,这俩播放器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也都是自己很熟悉的声线,对比的耳塞,主要是DITA的上一代旗舰XLS。这两个耳塞虽然是本家,但是音色上区别还是很明显的,Perpetua明显更柔顺厚润,这是品牌审美上的变化。看过发布会的乐友们是否记得,主事人在直播的时候,背景墙的机架上,摆着两台胆机,一台是来自美国的ARC,另一台是来自瑞士的南瓜,主事人也直言在这两三年间,他对电子管机的热爱也影响到了DITA产品的开发,这句话并非随便说说,撇开信息量不谈,Perpetua相比起XLS来说,确实有点像“胆机”和“石机”的区别。
当然,帮助Perpetua实现审美进化的不仅仅是ARC和南瓜,更大的功臣来自于Perpetua腔体里机内线的提供者:Kondo Audionote。没错,就是日本那个HIEND胆机品牌,声音品质和价格都飙上天的那个(不是英国Audionote,这两家另有一番渊源,看官你只管记得日本Kondo Audionote是正统就好)。Kondo作为日本超一流胆机制作品牌,其核心杀手锏有两个,其一是对于各类古董电子管音色搭配的把握,另一个则是采用自家产的纯银线去绕制输出变压器,而此番Perpetua采用的便是kondo的高品质纯银机内线。不夸张地说,这种线的成本是高于同样重量的黄金的,所以DITA也只是将Kondo纯银线放在对声音影响最大的腔体内,而并没有在耳机配线上采用同样材质。(如果真的用Kondo线做耳机线,线的成本怕是高过耳塞本体了)Perpetua的原配耳机线没有用什么铜银混编的做法,而是由PCOCC高纯度无氧铜绞合而成,透过透明的外皮,你可以看到内部是两路分开外加类似DNA的编织结构,因为用了比较厚的屏蔽,所以原线的重量还是比较坠手的。
十年纪念,新的声线
继续说说Perpetua声音上的一些特质,结论说在前面:虽然它很贵,但Perpetua也确实是目前为止才子接触到的单动圈耳塞最强者,没有之一。前面也提及过Perpetua的整体音色,其实塞子和人一样,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关注的往往不是解析力,而是给人的整体感觉。Perpetua整体的音色非常厚润饱满,和XLS对比起来,Perpetua更有“模拟”的质感。这是个人最欣赏它的地方。从信息量上来说,目前很多的顶级塞子,多单元的频响和音色变化会更出彩一点,而单单元的流畅性则更强一些,这些高端货的细节揭示能力,其实都是差不多级别的,Perpetua也不例外,虽然不至于各种元素扑面而来事无巨细,但是该有的微动态,它是一个不少的,难得的是,每一个细节它都呈现得很生动,相比而言,XLS就显得“干”一点,“燥”一点,缺了那么些韵味,其实真要说解析力的差别,Perpetua虽然明显多于XLS,但是远远远(*3)不到两者的身价差异,Perpetua身上更有价值的,是那种模拟味的厚润。这就有点像20世纪50年代的老电子管,和21世纪复刻的新电子管,在音色上的差距了。
再说说Perpetua对于器乐类音乐的表现,动圈塞子相比动铁来说,需要进入状态的煲机时间会相对久一点,Perpetua也是如此,最初开声时候,我对它的印象是,听器乐类作品的表现不如听人声类作品,理由是虽然声场的宽度不错,但是结像是偏大的,至少比起手边这条煲透的XLS来说,Perpetua将听者和舞台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有点不太适应,但是这种情况在开声20小时以后就有了明显改善,随着煲机时间的增加,最初凝聚的结像慢慢“化开”,一方面结像体积在缩小,另一方面前后纵深的距离感也慢慢拉开来,整个过程大概在50-100小时左右,虽然动圈后续还会有改善,但是大约100小时的使用时间下,Perpetua的实力已经可以展现个八九成了,这个状态下,Perpetua的声场展开为一个球形,横向宽度>纵深=高度,演绎各类协奏曲的立体感还是很好的。入耳塞子的声场有天限,但是Perpetua已经可以做到让用家清晰准确辨别复杂声部、乐器群的地步了,如果你需要对比同一作品不同指挥的配器和演绎差异,那么Perpetua也会是一个优秀的工具。同时要说的是,Perpetua的低频挺有特色,并不是常见的“散而猛”,而是凝聚成一个拳头去敲击,量不算很大,但是下潜很深,如果你是马勒的粉丝,那么不妨去试试“命运的敲门”,你会过瘾的。
在人声的表现上,Perpetua的优势依旧在于音色,让歌手的演唱富有感情,得益于大振膜的特质,拿来听歌剧的话,人声可以以一个近似号角的方式,高密度地呈现在听者的耳边。至于流行音乐、民谣爵士之类的人声,我个人的要求并不高,不要太迫近耳膜就行,好在Perpetua也不是近场型的人声,整体听着宽松舒缓,而比较激烈的摇滚或者金属,个人觉得还是XLS更加刺激一点,当然对于这类音乐,到了这个档次,信息量已经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听者自己的口味倾向了。
文末,说说搭配上的建议,哪怕是不换线的前提下,Perpetua整体性已然很好,不愧是作为DITA十年纪念版旗舰的存在,对于各类前端也比较友好通吃,个人的建议是:不要搭配太糊的前端即可,因为Perpetua本身是厚实并且带着少许偶次谐波的风格,如果碰见太糊的前端,信息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容易暴露,显得粘稠单调。相反,如果是冷硬的素质声,Perpetua倒是可以中和掉一部分。入门器材求温饱,高端器材讲搭配,这篇手记就算抛砖引玉吧,期待各位不差钱用家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