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机怎么选?苏泊尔小C、添可食万3.0、米家智能烹饪机、九阳J7,四款机器对比,哪款值得入手
关于炒菜机,一直是很多人在争论的话题,刚好和大家分享下炒菜机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同时给大家推荐几款可以直接下单的产品,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并且我还亲自买回来一款产品给大家看看效果!
炒菜机是智商税吗?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炒菜机是不是智商税,我相信很多人觉得炒菜机是智商税是看了很多网上的视频,发现机器只是把切好的配料放在一起旋转搅拌而已,这种几百元的机器我愿称之为“翻炒机”,纯纯的智商税完全不建议大家入手,离专业的炒菜机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炒菜机怎么选?
先从容量、品牌、称重、内胆材质、菜谱数量、烹饪功能几个角度和大家分享下炒菜机应该怎么选,看完之后你就有自己的思路上手选购了。
一道菜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在于是否可以精准控制食材与调料的重量,大多数情况都是靠日常经验,但是一台带有精准称重的机器可以让你做菜直接上一个台阶,没有厨房经验的小白也可以轻松上手。
内胆材质: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内胆材质主要是以下四种,一些比较冷门的黑晶内胆、多层复合内胆就不提了,简单介绍下这几种材质的优缺点。
铁质内胆磁性比较好,可以用于炒菜机,而且铁元素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相对来说更安全一点,缺点就是用久了容易生锈。铝合金内胆厚度一般,但是得益于表面涂层,效果还可以,建议有限选择不锈钢综合效果最好,紫砂富含天然铁制和有益人体健康的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耐腐蚀效果也不错,但是容易碎,而且导热效果较差。
容量:
一般来说大家对这种家电的容量没有明确的概念,经常容易出现买大了用不上或者买小了不够用的情况,所以直接给大家上图,按照家里人数量买就行了,当然最好还是往偏大容量买。
菜谱数量:
不同于我们自己做菜看着视频就能直接下手,现在高端炒菜机的做菜步骤每一步都很精确,所以需要适合机器本身的菜谱,现在机器都会自己自带菜谱了,选购机器时,看菜谱的数量丰富度也是非常重要,如果数量太少用不了多久就会吃腻了。
烹饪功能:
目前映入大众眼帘的炒菜机很多都只有基础的炒菜功能,但高端炒菜机应该要带来更丰富的功能才能值回价格,在我们选择时候炒菜机时候,看机器是否带有压力炖、烘烤功能、蒸菜功能也是非常重要,不仅省钱,更加省空间。
像我家平时主要卤菜炖菜的频率比较高,所以如果炒菜机可以拥有压力炖的功能,对我本身是非常加分的。然而大部分机器都是不具有的额外的烹饪功能,我建议大家在选择炒菜机的同时,最好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功能更丰富的机器。
品牌:
最后就是品牌挑选了,尤其是炒菜机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冷门的领域,选择大品牌就十分必要,不然你买了一些杂牌,品控不仅很差,售后都找不到地方,这里我推荐苏泊尔、九阳、米家、添可这几个品牌,都是比较知名的品牌,可以放心下单。
炒菜机的优势:
首先就是集烤、炖、煮、炒多种功能一体,不仅省了买其他厨具的钱,也省了家里的占地空间,而且相对来说烹饪油烟少,开放式厨房、公寓、loft家庭也可以入手。
其次就是上手门槛非常低,小白也可以直接入手,也非常省电,长期下来还是能省出不少电费的,最后就是炒菜机做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必自己炒的差,反而很多菜都是星级大厨制作。
炒菜机的缺点:
而对于炒菜机的不足,大部分担心的就是做出来的食物没有原来炒锅制作的好吃,没有灵魂了。但在我看来,只要味道差不多,不破坏营养,就没必要追究过程。科技是带给生活更简单、便捷、好用的体验,没必要什么都追求原始的方式。
以前柴火煮饭,现在家家都用电饭煲,以前炭火烧烤,现在烤箱也非常普及了,既然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代替做菜,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呢?
炒菜机推荐:
主推款:苏泊尔小C主厨机
说了那么多,现在就开始和大家分享几款机器,为了深入了解产品我不仅做了很多功课,而且买来了这款苏泊尔小C主厨机来体验下,毕竟亲自用过才最有发言权。
国庆几天在家用这款苏泊尔小C主厨机做出10道美食,蒸、炒、炖、烤,各种各样菜品都有,比我想象之中还要更好用,所以也作为这次的主推款。
外观方面主要以黑灰色为主,整体非常有质感,而且这个颜色非常耐脏,可以用非常久,配件来说也非常丰富,除了四个不同用途的盖之外,还赠送了一些厨具和纸质菜谱。
前面提到了自带的菜谱很重要,目前机器已经已经有超过800道菜,中式、西式、东南亚菜各种各样美食让你吃几年都吃不完,而且每天都还在更新,每一道菜都是知名主厨亲自研发的,味道也是一流。
苏泊尔小C主厨机的称重功能可以精确到1克,以前做饭放料完全凭感觉,现在有了它完全不担心控制不了重量了,而且每次称重还可以归零,不用把食物反复拿出来去,非常人性化。
整体做菜的流程也非常简单明了,机器会引导你进行每个步骤,你只要准备好食材然后按照流程放入锅内就行,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它就好,可以省出很多需要人工操作的时间。
机器一共有4种锅盖,分别是压力盖、玻璃盖、烘烤盖、蒸笼盖,对应不同的烹饪模式,基本上四个模式包含了市面上大多数菜品,而且互相之间切换非常简单方便。
玻璃盖
主要应对的是日常小炒菜,透过玻璃也能实时看到里面菜的情况,算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模式,很多入门级炒菜机就只搭载了这一个功能。
压力盖
压力炖功能是很多机器都没有的,但是这却是我觉得最实用的功能,相对普通的锅,压力锅可以大大节省烹饪的时间,而且能让食材入味,更加好吃。
以前家家户户必备高压锅也就是这个原因,但是现在买高压锅不仅占地方而且还有风险,所以苏泊尔小C主厨机能把压力炖这个功能做进去真的太值得点赞,平时用普通的锅炖汤要1个小时,用压力炖只要30分钟就能搞定,炖出来非常软烂入味。
烘烤烤盖
接下来就是烘烤盖,主要是做一些烤制的菜谱,比如说奥尔良烤鸡腿、吐司、披萨、蛋挞类的食物,制作的时候可以从外面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的烹饪情况,从而掌握火候,平时闲下来学学烘培也是非常不错。
但是因为我不怎么会做烘培类食物,所以就简单做了个蛋挞,按照流程制作,很顺利的就完成了,360°旋转让食物可以充分受热,最后做出来的成品也是外酥里嫩。
蒸笼盖
最后就是蒸笼盖,主要是制作蒸鱼、蒸排骨这种食物,上气效果非常快,虽然是组装上去的,但是密封性非常不错,非常省时省力。
以前用炒锅蒸鱼很容易放不进去,但是这款蒸盖容量非常大,实测放两条鱼蒸都没问题,如果是整螃蟹的话,蒸上十几个满足一家人的量也绰绰有余。
这款主厨机还自带了NFC功能,开机与手机接触就能连接app,手机和机器都能进行操作,还可以在app上get最新的菜品,和社区的网友一起交流,智能化方面也是做的很好。
总的来说,苏泊尔厨小C是我个人实测非常满意的一款机器,所以拿来做这篇文章的主推产品,有需求的朋友可以直接入手。
添可食万3.0
这也是目前比较火的一款机器,我个人觉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人性化,甚至连配料料理包都准备好了,在APP选择想要烹饪的菜谱,然后还可以选择直接下单,在家就可以等待处理好的料理包送货上门,直接给你一步到位。
菜谱方面也是比较丰富,各种主食、硬菜、汤羹、甜品、川菜、西餐、韩餐、中西料理都有,目前已经有700多道菜谱,但目前只能订购干货类的食材,生鲜类食材还是需要自己买。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们家的智能投料系统,把日常常用的水、油、盐、生抽、老抽都储存好,根据系统设置实现智能投放调料,进一步解放双手。
当然它也是用精准称重功能的,还可以按照食材重量自动投放调料,最大程度的保留不同菜品最佳口感。
缺点就是只能制作一些炒菜和焖菜,对于需要久炖和蒸制、烤制的菜品不太适合, 比如炖汤、炖肉、蒸鱼、烤肉、烘培料理,相对来说苏泊尔这块做的更好一些。
米家智能烹饪机器
众所周知小米家的东西基本没什么溢价,这款机器总体来说表现也是非常不错,所以给大家推荐一波。
欢的就是它的外观,真的是科技感十足,操控界面是一款8英寸的语音触控竖向屏幕,结合下方的旋钮实现页面切换、菜谱/功能/选择和时间、火力微调等操作,在做菜的时候还有视频引导。
如果说上面两块机器更向“做菜机”,那小米的这款则更像“料理机”,除了做菜之外,它还可以实现和面、绞肉、榨汁、洗菜等功能。
配件方面也是非常丰富,配备了“刀头保护罩、搅拌棒、刮刀、网篮、量杯、量勺套装”等,加上精准到1g的称重功能,让再不会下厨的小白都能轻松做出一桌大餐。
如果非要说缺点的话就是价格比较贵,然后菜谱也比较少,只有200道菜谱其实还包括了很多甜品和糕点,想要食谱丰富,建议还是选择添可或者苏泊尔。
九阳J7
这款算是性价比之选,只有2000左右的价位,从造型上看,九阳J7有点像一个扁平的电饭煲,功能上来说,也没有前几款机器丰富智能,主要也是只能炒至一些菜品。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锅底与内胆底部接触的地方带有三个控温点,能保证在炒菜过程中做到精准温控,让这款机器具备爆炒的能力,对于很多经常吃炒菜的朋友还是非常友好的。
内置智能菜谱还能和app联动,作为一款2000左右的炒菜机该有的都有了,2000块钱还要啥自行车呢,所以作为最后一款推荐品,预算不够的朋友可以考虑。
总结:
对料理有兴趣的小白、需要精确用量的全职妈妈、喜欢做饭但是觉得费时间的人、外卖吃吐了的人、不喜欢厨房油烟的人.....,其实只要是有做菜需求的人都可以推荐入手,像我一样一旦拥有这种简简单单、不费事不费力就能做出超多花样美食的体验,你就根本停不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