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世界是草台班子”之后,《祛魅》分享
大家好,我是爱读书爱分享的奶爸九节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祛魅》。
书籍介绍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是一本法国知名心理学家、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伯特·纳伯格(Robert Neuburger)撰写的心理学著作,不仅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还是耶鲁大学心理学专业必读书目。
要理解这本书,首先得了解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大致——这本《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的法文书名就叫Exister:le plus intime te fragile des sentiments,即“存在:最亲密、脆弱的感情”。
存在主义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而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受其影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最大弊端在于脱离了现代社会的生活实际。心理学家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研究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空虚、孤独、焦虑、自我陌生和自我疏离等病态心理。
而这本书则开宗明义:医生所说的“抑郁症”,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人失去存在感或存在感减少,具体表现为感觉没有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时间概念。进而言之,每个人的存在都建立在双重网络之上——人际关系网和群体网。前者表现为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后者表现为个人对群体的投入,即所谓的归属感。一旦这两种关系失序,那么人的存在感较低,则直接导致心理疾病。
作者拿婚姻这个最亲密的关系举例。称“近日关于离婚的立法问题便体现了这一点,新的立法试图极力削弱对过错者甚至对造成婚姻关系破裂的始作俑者的追究,试图使离异普及化”。——由于并没有译者注释,因此我只能在网上搜索到了关于《法国离婚制度改革创建协议离婚新模式》的文章,称:2016年底,法国新颁布的《21世纪的司法现代化法》,侧重对家事领域的司法程序进行改革,其中离婚制度改革成果最为瞩目,开启了协议离婚从法院分流之路,“公证离婚”成为法国人离婚的一种新方式。
在我们看来惩罚过错者,是对受害者的弥补,是公正的象征,但是作者认为,有了过错方,必然就有了受害者,而受害者很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而进入绝望的状态。
比如作者提到,有一对夫妻,妻子因为“抑郁”反复住院,经过他的治疗,他才发现原来他们夫妻属于门当户对的假面夫妻,结婚不久后,丈夫就有了私情,当她告诉她的父亲时,父亲劝她忍受,最终她将怒火转化为了无缘无故的抑郁,就这样,这个家庭以她的病为代价又维持了数年的和睦。
因此,作者奉劝读者,应该要认清楚关系的本质。一切关系其实都是自我关系,只是为了让我们看见自己。但过于强化的关系会剥夺人的真实体验,侵蚀真正的自我存在感。那么怎么才能不被关系左右呢?作者解释到,一个反直觉的结论是“一个人依附的关系越多,他就越自由”。
比如你如果只专注于恋爱关系,那么可能会忘记你自己是父母的子女,老板的下属,朋友的朋友,等等。
读书感悟
如果说,今年有什么流行语的话,大概离不开这句“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幻灭和一种失望,“原来也就那样”。
但说完这句话之后呢?
按照存在主义的想法,人们选择而且无法避免选择他们的品格、目标和观点——不选择就是一种选择。当我们停止崇拜、美化、迷恋他人,对别人祛魅,其实就是和自己和解。
LifeIsKillingMe
校验提示文案
哆喵呜
校验提示文案
四个九
校验提示文案
至强1
校验提示文案
爱牌的奶奶
校验提示文案
爱牌的奶奶
校验提示文案
至强1
校验提示文案
四个九
校验提示文案
哆喵呜
校验提示文案
LifeIsKillingMe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