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13级台阶》:没人能做到100%的感同身受
《消失的13级台阶》久负盛名,获得了堪称日本最高荣誉的江户川乱步奖,豆瓣评分也高达8.6分。
我先简单介绍下这个故事,再说说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三上纯一在一次争吵中误杀了佐村恭介。
法官判他坐两年牢,并支付巨额的赔偿金,以及对死者家属当面道歉。
出狱后的纯一发现,家里为了支付他的赔偿金早已破产。
纯一想找工作还债,却发现罪犯的身份根本找不到工作。
一筹莫展之际,监狱管教官南乡找上了他,提示纯一还没有去道歉。
在南乡的陪同下,纯一见到了恭介的父亲。
时间似乎冲淡了这名父亲的怨恨,他默默地接受了纯一的道歉,甚至还给他倒了杯水。
道歉结束后,南乡突然说要给纯一介绍一份工作。
南乡正在收集为一位准死刑犯翻案的证据,但他能力有限,希望纯一同来协助。
如果翻案成功,有人会支付巨额收入,就算不成功,也有车马费可拿。
纯一正好缺钱,自然答应了。
两人一路追查,终于找出了此案中丢失已久的凶器。
可是送交警方后,检测出凶器上的指纹竟然是纯一的!
可如果纯一真是凶手,他为什么要答应协助调查呢?
是他太过狂妄,还是事情另有隐情?
剧情就说这么多吧,说多难免剧透。
前半本像在拨开迷雾,进展缓慢,后半本比较跌宕起伏,犹如看电影般紧张。
但整体来说没有幽默缓冲,没有奇巧诡计,甚至没有主角光环,读的时候总感觉太过沉重。
所以《消失的13级台阶》其实不属于我喜欢的探案小说。
不过我还是不由自主地看到了最后一页,并且在那个时刻意识到,“太过沉重”其实是它的优点。
因为我发现作者的目的并不是想讲一个探案故事,而是借这个故事的壳,藏进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话题。
尤其在后半本,我经常看着就停下来划线,在微信读书里留下我的想法和思考。
其实作者藏进的话题多跟刑法、人性有关,但对我个人来说,引发思考的点都跟换位思考有关。
01上级与下属之间的换位思考
南乡是监狱里的管教官,曾经多次参加过死刑犯的执行环节。
在日本,死刑犯被执行前,会有神父来对他们进行洗礼。
神父会对死刑犯进行发问:“你忏悔这一生犯下的罪行吗?”
如果死刑犯说“我忏悔”,神父就会代表神说出赦免罪行的话。
让愿意忏悔的罪犯不留遗憾的离开,不必背负这辈子的错,下辈子能够干干净净转世。
但这个流程对执行者南乡的打击却很大,每次听见都很痛苦。
因为他的心里不停在想:
连神都赦免了的罪行,却不能被人类所赦免。那自己作为执行者,岂不成了恶魔?
这个环节明显是由上级决定存在的,“原谅你了”这句话只是出于人道主义而存在,但是谁也想不到在死刑执行者的耳中会这么刺耳。
蛮可笑的,决定这件事的人,只会觉得忏悔环节能体现社会的仁慈,却无法考虑到对活着的人,也就是执行者会留下阴影。
归根究底,就是处境的脱节。
放到工作中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培养管理层的时候,一般都会先把他放到每个岗位去历练一下。
因为管理层光靠想象,难以明白基层岗位具体如何做事,如何负责。
就很容易下出让基层有意见的指令,还找不出问题所在。
所以直接让他们成为基层,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这也算是兵法的一种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带孩子的情况也类似。
如果一方只专心赚钱,从来没有带过孩子。
他不可能光靠带孩子的一方说具体的辛苦,就正确判断出带孩子的辛苦程度。
毕竟只是靠想象罢了。
02杀人偿命的换位思考
知乎上有个与此相关的经典问题“你为什么支持死刑?”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A杀了B,他解释是误杀,法律判定为过失杀人。
虽然有一条命因A而亡,但这人却可以活下去。
我以前也像书中某个角色一般,觉得这很不公平。
自古以来不都讲究一命抵一命吗?管他为什么杀人,偿命就对了。
但当我有了小孩,我的目光不再只看到个人,而是以家庭为单位了。
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系网,简单的“杀人偿命”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冤冤相报何时了。
因为B的家人虽然会满意,但A的家人会不会因为觉得A罪不至死,而选择向社会复仇呢?
在现在的我看来,与其探讨该不该有死刑?什么样的人可以被执行死刑?
不如提高审案水平,尽可能地能做到公平审理,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才是公道。
(虽然我觉得很难)
03坚强与否的换位思考
(最后这个问题涉及严重剧透,酌情观看)
↓
↓
书中的友里被强奸后,一直尝试自杀,十年都无法走出阴影。
在接近末尾处,微信读书里出现了个高赞评论:
中心言论是“被强奸就崩溃不好,作者应该写出个更坚强的友里”。
(现在已删除,没截到图)
我强烈地不认同这样的话。
这个评论者很可能是位女性,我也明白她想的是:
女性没这么脆弱,社会本来也不该形成让被迫害的女性遭受嘲笑的氛围。
但是,
如果社会真的形成了“被强奸的女性都能好好生活”的概念,强奸犯可能会更多!
因为强奸成了一件小事。
而且它会逼得因为这事产生心理阴影的女性更难活下去,仿佛不够坚强就是有问题似的。
这个评论者简直就是“永远没有100%的换位思考”的现实案例。
你就算跟当事人再相似,也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当事人的想法。
虽然同是女性,但你不能代表所有女性。
尤其不该在没有被强奸过的情况下,去指责被强奸过的人不够坚强。
更妙的是,我感觉本书作者其实也考虑到了会有人像高赞评论这么想。
因为他在剧情里巧妙地安排了一条线:
纯一坐过牢,所以他知道坐过牢的人不喜欢戴手表,也不喜欢系领带。
而管教官南乡虽然长期接触牢犯,但他毕竟没坐过牢,所以就算他观察力更敏锐,也不知道这事。
你看,一个人的共情力再强,环境再接近,也不可能做到跟当事人的经历一模一样。
就算你经历过跟他一模一样的事情,我们也不该去指责对方没能像你一样坚强。
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最后我想说,《消失的13级台阶》很值得一看。
它在探案小说不算殿堂级的,但从引发思考、推动社会完善的角度上看,绝对是殿堂级中的殿堂级!
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尤其在于情景化。
它之于我的影响,简直之于最近的防疫解除之于药物成分科普。
若不是防疫解除了,到处买不到退烧药,我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药物成分判别小能手。
😂
作者:南栀夫人,热爱读书看剧买买买的宝妈一枚。欢迎关注,为你的宝贵时间指路。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