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开游戏的快感:7GB/s 速度的三星 980 PRO入手了
是返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最新一届#双面过节指南#开始啦!本次征稿活动分为A面返乡和B面就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自己的春节攻略,优秀的投稿文章还有可能能获得优厚的大奖哦,快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个人购置,个人评测。
前言:
9月的时候为了可以更爽的玩飞行模拟游戏,我购入了一款非常经典的游戏摇杆——罗技X56,当时很多人就留言我的台式机电脑也该换了。说实话,我这台使用了快10年的4核心Intel X3420志强CPU+12G内存+NVidia 750 Ti的游戏PC,确实已经老得掉渣。别说现在的各种3A大作了,几年前的大型“老”游戏,都只能将就。
虽说是将就,游戏帧数不够降低分辨率或者特效就好了,但相对来说最难忍受的就是上面这款容量为200G的飞行模拟游戏DCS:World,每次启动的过程极其漫长,在7200转的主流机械硬盘下,打开游戏到主界面竟然要3分钟。
之后进行任务加载游戏场景又得花费小2分钟。这里外里5分钟,感觉实在是有点浪费生命。
鉴于刚刚双十一大促的活动力度,我终于把我的电脑升级了。而我今天要着重展示的就是一款超高速固态硬盘三星 980 PRO,因为它给我对PC存储速度的变化是颠覆性的认知。
要说PC硬件的整个发展史上,硬盘的读取速度相对内存以及处理器总线来说一直是在拖后腿的节奏。在SDR已经上1GB的年代,7200转的家用机械硬盘的持续读取速度也就70MB左右,这对于系统加载以及游戏的打开,影响非常巨大,当年纯净的Windows没有个半分钟都看不到视窗界面。
机械硬盘的这种低速的表现催生了一票利用内存充当存储的软硬件产品,比如Ramdisk或者插上内存走PCIe总线的伪”硬盘“产品,但由于内存属于断电数据丢失的易失性存储产品,需要持续电池供电的特性使得数据安全性方面非常差。
这种情况随着闪存颗粒的技术发展终于有了改观,由于闪存颗粒并发读取以及非易失性能力,终于让速度有了大幅提升。之后在SATA3接口下600MB的速度也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使用M.2接口的NVMe协议的SSD,这几年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把硬盘速度缓慢的问题解决了。
现在的PC(台式+笔记本),如果不是使用NVMe协议的SSD可以说都是跟不上时代的产品。NVMe协议属于PCIe SSD标准的一部分,它的速度自然也和PCIe的版本有关系了,对于PC硬件稍有了解的应该知道PCIe现在最新的标准为4.0。
由于PCIe的带宽会分给所有的支持通道,PCIe 3.0接口下旗舰SSD(比如三星970 EVO Plus)达到的3.5GB/s的读取速度以及3.3GB/s的写入速度,已经是PCIe 3.0 SSD接口的极限。如果是对系统启动、大应用以及大游戏启动有高要求的用户难免还是会觉得不够。
这次入手三星980 PRO的原因就是它的7000MB/s的读取速度快到爆,总算是可以把我之前浪费生命的等待时间给找补回来。
说到三星的存储产品,我一直颇有好感,之前站内也晒过多篇与三星存储有关的文章,比如2.5寸的SSD、笔记本内存以及TF卡。三星存储的品质,我个人觉得可以说是业界的翘楚,我目前所有的三星存储产品,哪怕是8年前的这款64G的830系列固态SSD,也还在服役中,品质真的是不错。
接着就让我详细给大家展示一下超高速固态硬盘 三星 980 PRO吧。
产品链接:
产品展示:
三星 980 PRO的黑色包装非常炫酷。我选择的是1TB的存储容量,980 PRO从250GB起步,分别有500GB、1TB容量,据说后续应该还会推出2TB容量的版本。其他诸如支持PCIe 4.0以及7000MB/s恐怖的读取速度全部标注其上。
背面的质保说明,三星为这款产品提供了5年超长的有限保修。
内部的塑料塑形盒以及质保卡。
关于散热:
980 PRO为2280型(长度8cm)的固态硬盘,闪存芯片以及控制芯片位置并没有为其配置大面积金属散热片,而是铜箔散热标签贴纸。980 PRO通过采用铜箔散热标签、Elpis控制器上的镍涂层,以及先进的动态散热保护(DTG)技术的精密调整固件,缓解了发热的问题。三位一体的卓越技术可通过更快地散热防止过热,保持卓越的产品性能。
漂亮精致的金手指,M.2的标准接口。
目前1TB的980 PRO背面并没有闪存颗粒,所以三星把这个系列扩展到2TB,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据说今年年底2TB就会发布。由于980 PRO的高端定位,现在也是由韩国本土制造。
980 PRO采用三星最新的第六代V-NAND闪存颗粒,凭借着三星在闪存颗粒中的技术优势,实现了超过100层的单元堆栈,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性能提高了10%以上,而功耗降低了15%以上。
它的主控芯片为全新的Elpis,它是三星首个基于 ARM 架构的 8nm 制程新一代主控芯片,采用三星自研的全新8nm制程工艺,全面支持PCIE4.0协议。新的Elpis主控支持128队列并行工作,相较于上一代的Phoenix主控,队列数(32队列)提升了4倍左右,还能够完美向下兼容PCIE3.0。
性能测试:
文章开头已说,三星980 PRO支持的是全新的PCIe 4.0并可以向下兼容,目前可以100%发挥它能力的则是AMD Zen 2以及Zen3架构的平台。Intel的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并不支持PCIe 4.0,需要下一代Rocket Lake-S的架构处理器,但现在采用Z490主板是支持PCIe 4.0的,如果为了之后不用再替换SSD,现在一步到位未尝不可。
我的新平台是AMD Zen2架构的R5-3600X@4.2G Hz,理论上对其应该没有性能瓶颈。
主板采用的是微星 MAG B5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主板,正好有两个M.2接口(PCIe 4.0 & PCIe 3.0),所以又找了一款PCIe 3.0的高端SSD:铠侠 EXCERIA PLUS NVMe RD10系列 500G SSD(原东芝RD500)作为对比。
为了更好的了解该款980 Pro的发热和散热情况,我也没有把主板自带的M.2散热片安装。
我还把之前那块装满游戏的3T 7200转的机械也一并接了进来,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同步游戏。最新版的AIDA64可以详细检测出980 PRO的相关参数。
7GB/s的读取,5GB/s的写入以及100万的4K 读写IOPS真的是超级恐怖的性能,接口由于是PCIe 4.0 x4,基本上已经接近了8GB/s的接口速度。
三星固态硬盘建议搭配的管理软件是Magician魔术师软件,可以对其故障诊断以及固件升级,当然还有性能基准测试。跑了两次的数据如下,三星980 Pro对比PCIe 3.0的高端固态铠侠RD10,差不多正好是两倍的性能提升。
CrystalDiskMark:测试是采用5次的平均值。虽然980 PRO没有三星原厂搭配的软件突破了7000MB/s的读取速度,但6700MB/s读取以及5000MB/s的写入,加上4K 70万的IOPS,对比第二组的铠侠RD10,也是遥遥领先。
三星980 PRO:
铠侠 RD10:
AS SDD Benchmark:同样跑了两次。顺序读取差不多5.5GB/s,写入为4GB/s,4K读写则是2.4GB/s和2.5GB/s左右。
对比铠侠RD10,顺序读写980 Pro还是差不多2倍的性能,4K随机则提高了大概40%。
ATTO测试(左 980 PRO,右 铠侠RD10),980 Pro一直在领先,并且它在128K传输大小时,就几乎达到了峰值性能,实力不容小觑。
测试中三星980 PRO也表现了不错的热量控制和散热能力。室温24度下,最大读写压力测试时,所检测到最高温度为52度,并且只要没有大规模的读写操作,温度很快就会下降到32度。980 PRO表现出了很强的温度控制能力。
既然理论测试了这么多,实际的表现才是我最关心的。先把文章开头的DCS:World拷贝过来,这个差不多200G,共有大大小小8万多个文件的游戏,对硬盘的性能真的是考验。
拷贝过程基本可以维持在1GB/s的速度,遇到极小文件时,会降速到500MB/s左右,对比我之前SATA3.0 硬盘差距巨大。
文章开头3分钟才进入主界面的DCS:World,这次使用980 PRO大概用了12秒。
启动期间也能看到硬盘指示灯在狂闪。
进入之前同样的快速战役任务,也是10来秒搞定,对比之前的2分钟,人生的时间就这么大幅找了回来。
由于提升非常明显,为了避免是新机器的处理能力带来的提升,我又重新使用机械硬盘加载了一次。新机器确实有提升,但启动还是花费了将近2分钟。
在任务场景加载时,竟然与老主机时间消耗几乎一致,看来现在机械硬盘真的只能当仓库盘使用了。
之后还测试了另外两款游戏,由于机械硬盘的速度实在不能忍了,都用的是M.2的固态。三星980 PRO还是明显领先于铠侠 RD10,秒级游戏打开真的爽。
总结:
三星的固态硬盘性能一直都比较强劲,这次它又凭借着自家主控以及闪存制造优势,提早上市了PCIe 4.0接口的980 Pro。980 PRO的性能非常强劲,几乎可与DDR2时代的内存性能相抗衡,这对电脑启动,大程序打开有时间要求的用户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980 PRO采用的是V-NAND技术的TLC颗粒,价格也比970系列更有吸引力。可能有些人会对其读写次数寿命的担心,但当年SLC到MLC技术的转变,现在完全没有具体的影响,其次980 PRO 5年的质保以及三星主控的稳定性和品质,也不用担心其售后。
毕竟高速度带来的时间节约,那可是生命啊。珍惜生命,赶紧入手一块三星 980 PRO爽起来吧。

要是让台积电代工,速度还能进一步
vx搜中亚海外购,黑五通常会多给优惠券,但现在已经没了
海外购程序是啥?求嫁链接~
么错,钱必须先显卡和内存,这两个没上去,硬盘cpu读取再快也是白搭,开个大游戏或者多开些大后台就想砸机器。
怎么可能才50G 一次就是200G的素材,50G都是剪过的。速度就算比RAID的MLC快超过万兆的内网速度也没有用。不论对专业用户还是普通用户而言都如同鸡肋。可能对某些没有钱又刚需的人有用。而且youtube的这些博主很多原生拍出来8K
按照原盘50-75g来算,600tbw即使是全盘写入都可以剪辑1万多部电影,你算算可以用多久
一个原生4k多少G?
多谢多谢晒
最近西数和东芝颗粒有些妖,所以还是三星的970系列吧。
所以没有PCIe4.0用哪款?
4k剪辑这种大文件写入,还不如打开一个大量图片的网页缓存对固态的寿命影响大吧。
4k剪辑=读取. 牛
所以啊,竟然不是天天重装系统,而是读取为主的启动启动,我为何要操心TLC写入寿命呢?
如果人人都有1Tnvme,钱必然线投资到内存显卡上。或者我再加1Tnvme,怎么可能买这个呢。反倒是980pro出了960pro涨价了
你天天重装系统?
还真是有区别,你用机械的可能不多或者用新机械盘,速度没降很多。等机械硬盘用上三五年,你会发现询盘速度想砸机器,虽然固态用久了也是降的恶心,但固态是骤降,机械是不知不觉降,游戏中因为大部分数据都缓存在内存,即使有读取也是小部分,所以没感觉,但在加载新地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差别了,特别玩过少女卷轴的,打一大堆mod后,特别是存档文件变的非常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机械读盘20分钟,固态5分钟让你进图
4k读也快提升了一倍啊,并且我觉得iops比4k更重要
只有傲腾牛*
主要是4K没提升,买的必要不大
可能吧,没有资源做测试…我用的还是三星的ssd4K能力还行,都做不到秒读图
当年mlc的时候很多人也是类似的观念,结果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谁把颗粒写坏的
读盘实际上和机械硬盘也不一定有区别,因为在游戏中硬盘资源的占用并不多所以对硬盘性能的要求比较宽松。倒是视频剪辑数据迁移有更多速度要求。
对速度要求更高不如改成对数字要求更高,三星的这款产品定位的是对数字要求更高的用户而不是速度更高的用户。我如果剪切视频你这TLC的颗粒我原生4K的视频要这寿命有何用。
20G以下的游戏秒开问题不大。
我以前真以为用SSD可以秒开游戏
太高端了 我的970pro 1t老了
这篇视频中的光威看看最近的评论,品质差的一P。掉盘,减速的比比皆是,所以到底是谁在带节奏?
固态品牌间的差距主要是更稳定的质量和售后,如果速度是一样级别,普通使用前期当然没有什么明显区别。无非是长久使用掉不掉速,掉不掉盘的问题。但速度的差异,体现还真明显。
我为什么要看别人的体验,我自己的体验不能说明问题吗?
那我可以理解为你在带节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906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