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告知原则:健康告知是什么意思?健康告知怎么核实呢?
创作立场声明:先懂点保险,再买保险!
不管买什么保险,永远都逃不开“健康告知”这个环节,包括部分意外险。
健康告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涉及到能不能买,更是关乎能不能赔。
打开“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保险纠纷,关于人身保险的官司,基本都是未如实告知引发的。
而如此重要的事情,却往往被我们忽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健康告知什么意思。
那本篇文章通过3个方面,来聊聊健康告知那些事。
健康告知是什么意思?
健康告知怎么核实呢?
健康告知原则
一、健康告知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健康告知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对自身健康情况进行如实告知,包括有关健康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就诊记录、健康体检、各系统疾病史等等。
那为什么要进行如实告知呢?
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显然,如果未如实告知的事项足以影响承保结果,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或者拒赔。
二、健康告知怎么核实呢?
那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保险公司怎么知道我有没有告知呢?健康告知怎么核实呢?
目前来说,保险公司无法做到事前审核,如果针对每个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做调查,这庞大的工作量会无限拉长承保时间。
再者,这样做也会加重保险公司的人力成本,最终很可能就会体现在保费上,变得更贵。
所以,目前国内保险采用投保时“有限告知”,理赔时“调查审核”的原则。
那理赔时健康告知怎么核实呢?一般有4种途径:
医院就诊记录
社保卡记录
委托第三方调查
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交流
特别是短期内出险和大额案件,只要保险公司想查,没有什么查不到的。
而且,哪家公司都一样,毕竟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不惜赔但也不错赔。
三、健康告知原则
根据《保险法》第17条,就保险公司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回答。
健康告知原则总结为如下4条:
1.问什么答什么
“问什么答什么”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应该仔细阅读《健康告知书》,对照保险公司提供的健康询问事项,理解询问内容,并对照投保人、被保险人的情况,判断是否符合。
2.是什么说什么
“是什么说什么”是指投被保人在投保时,若其健康异常情况、所患疾病已被健康告知书询问,应当如实回答,不要刻意隐瞒就诊原因,确诊疾病名,或者做避重就轻的回答。
某些疾病从临床医学角度看已经“痊愈”或者“无需治疗”,但保险医学与临床医学侧重点不同,保险医学更关注疾病的预后及保险责任的关联性。
所以,即使医生说已经“痊愈”或者“不需要治疗”,如果属于询问事项的疾病,仍然需要告知。
3.体检不能代替健康告知
这里有2个误区:
买保险要先体检
体检后就可以不用告知
针对1,不建议在投保前体检,毕竟健康告知是就已知情况做如实回答,体检往往会增加需要告知的事项。
针对2,来看看《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
保险合同订立时,被保险人根据保险人的要求在指定医疗服务机构进行体检,当事人主张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免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保险人知道被保险人的体检结果,仍以投保人未就相关情况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可见,体检并不能代替健康告知,体检指标是健康信息的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很多疾病也不能通过体检发现。
因此,基于保险合同诚信的原则,不管是否需要体检,均有进行健康告知的义务。
4.书面告知,避免口头告知
投保时,应书面告知健康状况,以避免后续因“是否行告知义务”以及“告知内容”引起纠纷,影响保险合同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大可不必将“健康告知”视为洪水猛兽,需要结合健康告知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告知。
如果因时间久远等记不清某些涉及到询问的健康情况,要及时查询就诊记录、诊断报告等相关诊疗资料。
有异常健康告知时,专业的核保人员会综合评估被保险人健康情况,基于客观原则给予公平核保决定,如健康异常不影响核保决定,仍然会正常承保。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