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保养 篇三:避坑指南——自行抽机油保养导致油管断裂在发动机内的一次尴尬保养实操
创作立场声明:自己养车所经历的一些真人真事儿,欢迎理性探讨,喷子杠精滚粗
写在前面
自己抽油做保养已经不是首次了,之前效果非常不错,恰好春天已到,想把这台a6l的黑嘉040换成欧版超凡540,虽然上一次保养到现在只跑了不到4k公里,但毕竟黑嘉的噪音抑制还是有些乏力,所以就找了一个风和日丽且清闲的下午自己在工厂门前再次进行一次自己换机油的高端操作,没想到却是噩梦的开始 ········前期保养原创详见如下链接
前期准备
按照保养耗材进行整备,首先准备好2桶4L装的欧版超凡540,一个马勒机滤,两个抽油泵(一个备用),一条抽油管,一个扭力扳手,一个机滤帽,还有手套、纸巾、湿巾若干以供清洁。
这次使用的欧版超凡540之前有用在工厂的柴油依维柯上,体感非常不错,而且前期也简单做了一下低温测试,横向对比了way给出的检测数据,是一款平价而优秀的好油 。
用扳手拆卸下机油滤芯帽使发动机内不会因抽油而产生负压,将机滤内的废油控出后找个袋子专门存放,这个是必须的,废机油和废滤芯污染极高,不可降解,好在我用下来的废机油还可以给工厂的机械做润滑使用,比齿轮油好用多了 。
换下来的机滤表面有一层金色丝状的毛丝絮,之前看到论坛里的朋友有发帖怀疑是修理厂恶意破坏车辆给加入的金属丝,当时看到那个帖子有点纳闷,修理厂没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去搞破坏,放点糖进去不就得了,这次打开机滤看到同样的状态,不知道会不会给那位兄弟解惑,毕竟我不可能自己往自己的车里放金属丝的 。
换机滤前要把密封圈做好更换,否则机滤帽大概率会渗油 。
替换上新的机滤,先扣回机滤座,等待抽完油后按照扭矩旋紧 。
把机滤和加注口的盖子遮盖在接口上,以免风吹动砂石不小心进入发动机就麻烦了 。
可能是室外有点冷,抽油效率是真的慢,而且还弄废了一个抽油泵,幸亏我准备了2个,否则就尴尬了 。
机油最后抽出了一大桶5qt+一小桶1qt+半桶玻璃水的容量,大概6.8升左右的油液,寻思这台车是7L的容量,抽油管再往里面捅捅应该还能抽出来更多,噩梦来了····
在我继续深插抽油管的时候,感觉到油管在里面好像是弯折了,心里一沉,麻烦了,开始往外抽,果然抽不出来了,内心有点着急,这怎么办,在外面左拧右拧就是不出来,突然,在我用力一拽的过程中,抽油管应声断在了发动机内部,自己无奈的笑了笑,真是no作no die啊 ,便开始了如下的补救措施(因为这个阶段心情比较郁闷,就没有拍照片,所以有几个环节没有照片,我会尽量描述清楚
)
补救过程
油管端在发动机里第一时间需要冷静思考,不要贸然处理,虽然这车也挺老了但不想让它这样殒命,毕竟也是陪伴我很久的创业老臣啊。这台ea837的抽油管路应该直通油底壳,油管插入底部之所以拔不出来有可能是插得过深导致弯折,在往回拽的过程中形成了倒钩状态导致的断裂,拔出来的抽油管很长但很细,估计受热以后特氟龙材质很容易拉伸变形,所以预测断在发动机内部的油管应该残留在了油底壳处,但长度未知,感觉应该也就小手指长度,由于油底壳是密封的,也是机油泵送的润滑方式,和曲轴箱中间隔了层液位板,且机油泵吸入口也有滤网,残留在油底壳的管子大概率不会出什么毛病,但还是不放心,给修理厂的朋友打电话交流了一下,基本得出了与我一致的结论,遂立刻驱车前往修理厂准备拆卸油底壳取出断管 。
因为车内的机油已经全部抽出,启动前还需要加入新油才能行驶,匆忙将新机油开封加入6L的量就把车开到了修理厂上架拆卸护板 ;
原厂油底壳是用密封胶处理的,而不是密封垫,所以在拆卸的过程中比较麻烦,尤其还有机油散热器挡住了固定螺丝,还要拆散热器才能完成底壳拆卸,因为这台车机舱十分饱满,空间极小,拆卸机油散热器的每个螺丝都是盲拆,着实费了好一顿功夫 ,不过好在修理厂的朋友技术比较给力,大概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把底壳拆了下来,这台ea837的发动机底部细节第一次展现在我面前
。
拆掉油底壳的瞬间,断裂的抽油管直接弹了出来吓我们一跳,定睛一看竟然这么长 。
拿起油管仔细观察,弯折处清洗可见,长度与我预想的差了好多 。
正好趁着拆油底壳,观察一下油泥状态,跑了21w公里,这油底壳厚厚的一层油泥很是唬人,看来无论是抽还是放,残留的油泥都很难自己跑出来 。
大概用了20多分钟,好几瓶清洗液伺候,才慢慢漏出底壳原有的颜色,不知道是清洗液把底壳漆给拿掉了,还是油底壳本身漆面就很不均匀,清洗完的油底壳漆面看起来很随意 。
这个黑色的格子设计的很巧妙,它很有效的抑制了机油在激烈驾驶过程中来回撞击流动导致机油泵无法持续吸入足量的机油以润滑关键部位,这是在别的车型很少遇到的,机油泵的前段抽油口滤网尺寸比较大,大概和机油瓶口大小差不多,一般的油泥和杂质不会堵塞它,但如果像前两天抖音出现的那个机油瓶口的铝箔纸不小心随机油加入发动机内那就麻烦大了 ,铝箔纸的尺寸刚好糊满整个机油泵滤网,机油泵无法抽机油润滑曲轴,所以最后导致化瓦抱轴大修的情况
。
从下向上垂直观察发动机底部,可以看到中心机油不流动的位置有点油泥沉积,但两侧油路部位还是很油光的,很有可能是15w公里以前工厂车队疏于保养导致的 ,前文有讲过,自从15w公里发现车辆有轻微烧机油的情况后,我就亲自对车进行养护了,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大量采购水油用于工厂全部车辆的维护保养,直到现在这台车的烧机油情况大大减轻,也是得益于我严格的换油周期养护以及清理积碳比如自调添加剂的一些措施
。
密封胶打好,清理完发动机底部,开始按照原步骤装回油底壳,中间机油散热器的固定螺丝还断了一个 ,重新把断头螺丝取出再替换,大概用了2个多小时才完全装好油底壳,又打开了两瓶超凡540加入
。
行李箱里一起带过来的机油,正好三大品牌都齐了,修理厂朋友很酸的说我是机油贩子
这次放油算是十分彻底了,在重力放掉机油后拆油底壳的时候依然在底壳残留了将近1L的机油,所以这次一次性加入了大概7L的量,着车观察油底壳和机油散热器有没有渗漏的地方,检查无误电子油尺的液位也显现出来了,油液还差1格就满了,是最佳液位 ,装上底护板,带着修理厂朋友出去搓了一顿,至此断油管取出的补救作业圆满完成
。
总结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过此次失败的保养实操,也得出了一些新的养护经验:
1.自己抽机油对于爱车人士无疑是一种乐趣满满,且更彻底的保养方式,但操作有风险,一定要谨慎 ;
2.我的抽油管内径5外径6,管壁很薄,尤其这个材质遇热后会变软,所以在选择抽油管的时候要注意,下次我准备选择内径5外径8的型号,让管壁更厚实一些减少在发动机内部弯折的几率,还有抽油管插到底部就不要继续使劲往里怼了,惨痛的教训 ;
3.幸好这个车型已经不是飞溅式润滑了,如果是那种曲轴箱和油底壳互通的结构,这么长的抽油管很有可能被带入到曲轴箱,卷入曲轴那就麻烦大了 ;
4.谨慎使用所谓的清洗油、发动机清洗添加剂,无论是抽还是放,发动机内部总会残留至少半升油液,想象一下,那些清洗油、添加剂如果长期存于发动机内部参与润滑,我不认为是什么好事 ;
5.每个车型抽油还是放油所实现的置换率不同,有的车比如这台ea837抽要比放更干净,看油底壳结构就会明白,放油螺丝口不是在液位最低处,而抽油管可以直接插到油底壳最低处,但部分发动机抽油不如放油来的彻底,比如ea211 ;
这篇原创目的在于给予那些即将准备自己动手换机油的小白,和经常自己换机油的老鸟提个醒,操作一定要规范,不要贸然去做,否则极有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效果,估计像我这样的案例之前也有人发生过,记录下来也给后面的朋友提个醒。
我是爱车爱技术的座山雕,欢迎喜欢车的朋友评论区沟通交流,我会尽量一一解答,后续还会创作很多关于车辆的养护小经验,欢迎关注哦 。
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些留言,我自己保养完全不是因为省那五十一百的手工钱,头图工厂里的农膜是我们的生产存货,全厂大概价值几千万的存量,随便卖一垛就够给这台车养老送终了。之所以自己保养,首先,是因为这是我的乐趣,吃喝嫖赌抽我样样都不沾,就喜欢和机械打交道,这也是我主业是做生产的原因,给车保养的过程是与车对话的过程,6年21万公里,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在路上的时间有多长,自己对车的每个零部件的状态都了然于胸,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给我随便扔在马路上;第二,虽然我有开修理厂的朋友,但他忙的时候给我换油也是比较匆忙,有时候弄的里外都是,根本没有时间去仔细给你处理,我是处女座,你们从我干净的机舱就能看出我的脾气,这是我难以忍受的;第三,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不假,但做生产是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的,我能这样养护车也是在我闲下来的时候做,忙的时候我也没时间去自己搞,更没时间写这些原创。我在值得买玩了八九年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采购办公用品和车用品,闲的没事儿写写心得一直到现在,我也只是个普通老百姓,抓住了时代的东风趁势而起,好价的东西我也喜欢囤,省那点钱无所谓,薅羊毛的乐趣才是快乐星球呀

精准用油哈哈哈
有油坛内味儿了
你是对的,铜管好用
所以我都是用紫铜管,不会弯也不会断
我是说刚看完你其他贴子
嘉实多就是油泥王
感谢支持哦老铁
大佬好文章,互暖
太真实了,感觉写进了我骨子里,感谢兄逮支持哦
我这个山东小县城五菱宏光是有4S,上次去试驾,中午试驾车竟然被他们开出去吃饭了,那人问了问我驾龄几年了,我说十来年了吧。他直接给我一个样车,连手续都没办,让我在院子里试试,其实还挺有意思的,转弯半径很小,跟碰碰车似的,大玩具。
是的,我喜欢机舱干干净净的,开着心里舒服
你这发动机舱够干净啊,自己抽油是爱好吧,没事再擦擦机舱,必须处女座的
哈哈,生命在于折腾。做自己喜欢的事。
好奇油底壳为什么不设计成卫生间那种低洼形状,放油螺丝为什么不在最低处。反正底盘还有13到16厘米呢,差不了这1厘米的油底壳放油螺丝吧
哈哈哈哈,注意安全
感谢老铁支持哦,正如你所讲,维修厂也好4s也罢,就一个简简单单的换油保养就会有很多的漏洞所在,机油加注量不准确、机油型号不匹配、不按扭使劲打螺丝、铝箔纸掉进发动机、不抽/放干净就加新机油、滤芯用的品质太差、除了换油保养机舱内发现别的问题也不说,这些问题轻一点会影响驾驶感受,重一点会影响车辆寿命,更有甚者直接给你扔在荒郊野外,哭都没地方哭去
哈哈哈,你开心就好
我之所以没买跟你考虑差不多,还有一个原因是所在城市竟然没有卖的,要去别的城市买,我怕买完开不回来
我每天50km通勤往返,本来也想买,看是看了张大妈几个车友的分享还是被劝退了。首先就是续航,零上6°的云南车友反应,170的标称,开暖风,只能跑100左右,这要是东北,根本顶不住。还是新车,过个三五年,谁知道咋样。其次就是安全性,纯市区低速代步就罢了,但凡有快速路就不敢了,车太高了,而且前后缓冲区很有限,气囊也没有,还得单独加。东北冰霜期那么长,你能保证不撞别人,还能保证别人不装你嘛。最后就是做工体验实在不咋地,和面包车差不多吧,170续航的得38800,办完4W,虽说电省钱,但也就是这一个优点了。4W油车确实不打好买了,现在没有奥拓了,能卖的就是宝骏310了,1.5的自吸,这个起码还算个车
我车电子油尺,没法抽,懒得弄了,先开开……
理论上是这样的混上一些旧机油对实际使用没啥影响,勤换一些比抽的再干净都强得多
那就真是闲的了…
你描述的来看不可能是特氟龙。不粘锅涂层的材料怎么可能不耐高温,怎么可能强度这么低。
确实没必要省那50块钱的换机油工时
四儿子店每次加机油都多加,冷车超机油标尺上限2毫米至3毫米,唉。。。。。。每次保养回来,自己用去乡下兽药店买的那种专门给牛啊马啊打针的针管,配合一根软管抽多余的机油,每次都提心吊胆,生怕管子掉进去。今天看了雕哥的精彩分享,我觉得听人劝吃饱饭,还是买根硬管稳当些。那些按升卖机油的四儿子店,恨不得每次加机油当作发动机没试车前无油水的状态加,我都说了少加半升,我钱照付,可小工怎么也不干。我说把最后半升加瓶子里我花钱带走,他说有摄像头。非常理解雕哥说的那种自己操作十分安心的感觉,现在绝大多数“换件工”的活儿,我看了闹心。最后感谢雕哥分享精彩经验,您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也用的ep不过买的是1qt装的,本来想着一年一换的,不过实际大多半年就给换了,最长一次也就9个月8k。这次最短才四个月不到,原因是有天打开机油盖发盖上有黑色颗粒物(类似积碳),想着是不是上次新机滤被我不小心摔到地上凹了点导致过滤失效
,换完一个星期后又看了盖子,颗粒物都没了,不管是不是机滤原因,感觉勤换还是有好处的
大胸弟,抽油泵给个关键词呗
这都断在里边啦,还能开着去汽修厂?
话说,我今天下午查京东订单,才发现,我的美孚EP是5qt的,按照我预估的剩余0.2L来看,意味着我这次加了4.3-4.5L机油进去,但是我记得我的车最多是4L,也就是说,我低估了瓶子中剩余机油的量,但是再怎么说剩余机油也没有0.7L,最多就是0.5L,也就是说我加了至少4L甚至4.2L干净机油进去,根据我在机油论坛搜到的我车油底壳的形状图来看,有可能我用坡道板反而放的更干净。问题是假如要放4.2L出来,我今后的保养就不好做了……因为我后面屯的都是4L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