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原型被全网唾骂,父母去世留下2岁的弟弟该怎么办
随着电影《我的姐姐》票房节节高升,该剧背后的原型故事也被挖了出来。
这个当年的天涯热帖我早就看过,其中很多细节都已经遗忘了,只记得当年那“万丈高楼”,扔的砖都够那个姐姐盖一栋三层小别墅的了。
如今网友又一次把当年的热帖翻了出来,我一下子就想起,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原型姐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和父母关系一般。她21岁的时候,父母要生二胎,女孩坚决反对,但是无效,弟弟还是出生了。姐姐很失望,从此再不着家。自己打工养活自己,自己给自己交学费。
此前父母曾经因为闹离婚,把房子过户给了女儿。加上从小把孙女带大的爷爷去世前也把房子直接给了她,所以姐姐手里握着两套房。
弟弟出生后,父母曾发动所有亲戚,想要说服女儿交出房子。女儿不答应,和家里断了联系。再后来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去世,留下了2岁的弟弟。
姐姐当即表示不养弟弟。她的姑姑、舅舅、姨妈也纷纷表示:抱歉,我们无能为力。你一个亲姐姐,都不养,我们凭什么养?
最后姐姐把弟弟送给了乡下一户人家,签了协议,表示跟弟弟再无瓜葛。姐姐拍拍屁股走人,把两套房子一卖,在大城市买了一套房子,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电影《我的姐姐》对这件事做了许多美化,拍出了姐姐幼年时,因为父母要生二胎,被强行要求装瘸子,露馅了就要挨一顿揍。拍出了姐姐从小在姑妈家寄住,被表哥当沙袋打,被姑父偷看洗澡的艰难处境。
电影也拍出了姐姐和弟弟相处时,对熊孩子的种种容忍。
哪怕弟弟往姐姐床上倒面条,用口水喷姐姐,叉着腰对姐姐说:“爸爸说了,家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你得听我的。”哪怕姐姐给弟弟吃面包,弟弟当着姐姐的面把面包捏成渣渣,吵着要吃肉包子,姐姐都没揍弟弟,还给弟弟买了肉包子。
另外,《我的姐姐》还表现出了姐弟情深,编剧让6岁的弟弟从一个熊孩子,摇身一变,成了个小暖男,为了不耽误姐姐追求梦想,自己找领养家庭要求被领养。
这个桥段也不知编剧咋想的,灵感可能来源于戏曲《陈三两》,剧中陈三两的父母双亡,还是个小姑娘的陈三两头插草标自卖自身,得了银子安葬爹娘,抚养弟弟,可是在进入青楼之后,她不幸和亲弟弟失散,陈三两后来又收养了一个弟弟,若干年后,两个弟弟都当了大官,这部剧讴歌了长姐如母,姐姐无私奉献,丢了亲弟弟还要捡个弟弟来养的传统美德。
《我的姐姐》的编剧刻意让“自卖自身”的主人公从姐姐变成了弟弟,也把卖身变成了更加合理的收养,不得不说,还真有那么一丢丢讽刺。
只不过一个6岁的小孩来做这件事,多多少少有点违和。况且弟弟之前又是那样一个熊孩子,咱们只能将这理解为一个失去父母的熊娃,迅速懂事的故事。
电影的结局,姐姐送走弟弟和收留弟弟之间戛然而止,留给观众无限遐想。
这也是编剧的狡猾之处。当年天涯骂姐姐那拨儿人,可以得到自我安慰:姐姐就应该养弟弟。而同情姐姐的人也可以脑补姐姐陪弟弟玩耍之后扬长而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也。
其实编剧想要说的,在90分钟里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姐姐再舍不得弟弟,也不会放弃去北京考研的。姐姐在父母的坟头也不是和爹娘和解了,而是放下了多年的怨恨。
有一个细节已经把姐姐的决定说得很清楚了。姐姐把卖房钱的一半存到了卡里,交给了弟弟的领养家庭。带弟弟出去玩球的时候,她可没有讨回那张银行卡。房子都卖了,钱都给了,水都泼出去了,还怎么收回呢?
其实姐姐把弟弟送出去,是必然的。
她根本养不了啊!别的不说,就说养孩子,是那么容易的事吗?以前的人带孩子,那有多粗糙,有把娃一个人留在屋里,妈妈去地里干活的,有把娃扔在家里,妈妈去上班的。以前的厂子还有托儿所,女员工把小孩往托儿所里一搁,娃有阿姨给看着,妈妈上班间隙还能出来喂个奶呢!
现在养个孩子,要么得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着,要么妈妈全职在家看着,请保姆单独看娃想都不敢想,前段时间就有个保姆扇40天大的女婴耳光。更多的情况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一起看娃。
大学刚毕业的姐姐,能拿一个2岁的小孩怎么办?辞职一年,回家带孩子,3岁了再送到幼儿园?然后弟弟有个头疼脑热,或者学校提前放学,姐姐就请假回家?
单亲妈妈的人生都万分艰难了,人家好歹还有外公外婆搭把手。更何况父母双亡的单亲姐姐?别说找对象,找工作都困难。你怎么给老板解释你单身,未婚,却经常要请假回家带孩子呢?
姐姐真要养了弟弟,那才真是把自己和弟弟一起拉到深渊了。难道姐弟俩就靠吃房租过日子吗?这也太悲催了。
当年陈三两,为了弟弟牺牲了自己的一生,最后两个弟弟都当了大官。这是戏剧的美化。反过来说传统美德也是需要“金榜高中”来激励人的。人家也不全靠道德绑架。
现在的人却想着拿“血缘”两个字来压人,让人奉献一生吗?
之前不是有个姐姐,十几岁就出来打工养活三个弟妹,最后受不了压力跳河了嘛。女孩做错了啥?就因为投胎着急了一点,先出生,就活该成为工具人,献祭自己的一生?
凭什么呢?
原型姐姐的问题在于没给弟弟好好选一户领养家庭,且吞掉了所有家产。如果姐姐像电影里一样,给弟弟找一户好人家,房子也分给弟弟一套,也不至于招那么多骂。(更好的做法是房子等弟弟长大了再过户给他)
说来说去,这个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显然姐姐心里是有怨气的。从小父母就把她扔给爷爷养,她和父母本来就不亲。就像《我的姐姐》里的弟弟说的那样:我们的爸爸妈妈,好像不是同一个人。
从小把姐姐丢给爷爷的父母,却把儿子照料地无比精心。女儿生气不肯回来,爹娘也不在乎。他们唯一在乎的只有宝贝儿子。儿子一出生,就急赤白脸地要把两套房子都收回来。要说这对父母对姐姐还剩多少爱,我是不信的。
爱出则爱返,父母没有给女儿足够的爱,又怎么能让女儿把爱传给儿子呢?
大家对这个姐姐的不适,主要来自于她竟然能这么坚决果断地不要弟弟。这大概是姐姐还没有来得及被父母长期洗脑的缘故吧。父母估计没想到自己还会有儿子,所以也就没费那个劲天天给女儿洗脑。
而大多数姐姐的悲剧,在于还没有形成三观,就先被植入了“你是姐姐,理应以弟弟为天”的观念。
安然的姑姑几次欲振翅高飞,都因为弟弟,中途放弃。她都没有想过,还能说一声“不”。
父母健在,却要抚养三个弟妹的姐姐,唯一的反抗竟然是轻生,而不是离开家庭,去为了自己的未来打拼。
多少姐姐,被“长姐如母”四个字压弯了腰,压榨了自己的人生,失去了自己的梦想?
有多少姐姐的哭泣和汗水不被看见?
不计其数。
从这个角度说,《我的姐姐》是非常有意义的。
正如那个原型姐姐,虽然我不认同她的一些做法,但是我欣赏她的果断。这不是一个好姐姐,也不是一个好榜样,但是因为她的存在,能让许多别的姐姐不至于逼死自己也不知反抗。
同时她的存在,也让一些父母,在无论有没有能力,无论多大年龄都要追个儿子的路上,多了那么一丝踟蹰。
这世上曾有过无数陈三两,却只有一个安然。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月下徘徊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106623398
父母过世后,女儿第一次给弟弟找了户好人家,条件还是不错的,家里的亲戚三天两头去,最后人家不愿意了,又给退回来了,后面找了个农村的,亲戚还是经常去,那户人家也不是很愿意。后面没有再跟帖了,不清楚了
校验提示文案
摇头玩儿
校验提示文案
scorpioly
校验提示文案
默默黑
校验提示文案
老锅烟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765177348
校验提示文案
zhuwjsome
校验提示文案
每天都来看一看
校验提示文案
zhoubei
校验提示文案
星夜梦话
校验提示文案
击杀小伙伴
校验提示文案
枫子2022
校验提示文案
酱货蛋
校验提示文案
喝牛奶的熊猫
爸妈感觉到寂寞无人陪伴再生一个有问题?把自己奋斗一辈子买下的住房要回有问题?咋了,啃老啃的这么理所应当了?父母怕是需要抢救了让你(姐姐)卖房我估计你也不会卖。
多说一句:人比动物多的是人性。
自己啥都不会,要啥啥没有,一天只想啃老的,理所应当父母的就是你的,这种人虽然一抓一大把。但我还就是看不惯这些人,谁给你的勇气在这里说父母的?
校验提示文案
quanbumai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658948801
校验提示文案
木叶可
校验提示文案
也该轮到我中奖了
校验提示文案
以屈为伸
校验提示文案
Joyan
校验提示文案
忙于和各路杠精对线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208227143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我正在忙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200930294
校验提示文案
咏春-劲夫
校验提示文案
游光
校验提示文案
我正在忙
校验提示文案
Char0402
校验提示文案
黎先生
校验提示文案
林喵喵喵喵酱
校验提示文案
吴韩福
校验提示文案
苏格兰风笛先
校验提示文案
云南药王
校验提示文案
遊雨
校验提示文案
相见是缘
校验提示文案
LuiVon
校验提示文案
满星欢喜
校验提示文案
我家有两只猴子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