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2024-12-13 17:28:36 2点赞 5收藏 8评论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本期视频要评测的耳机品牌刚刚度过了自己的100岁生日,并且在今年接连推出了多款蓝牙和有线耳机的新品。我相信,所有热爱HiFi热爱音乐的朋友,对他的名字应该都十分熟悉了——他就是来自德国的拜雅。

多年以来,拜雅家的耳机因其扎实的做工、强大的素质和中正的调音而广受专业领域的青睐,经常在录音棚、舞台等场合被作为监听耳机使用,同时也受到了音乐爱好者们的追捧。像DT 770 PRO、DT 990 PRO、DT 1990 PRO等经典监听大耳,在专业领域和HiFi领域都是广受欢迎,多年来也一直在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而持续更新。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拜雅的封闭式和开放式监听旗舰DT 1770 PRO和DT 1990 PRO的升级版本,DT 1770 PRO MKII和DT 1990 PRO MKII。回想他们的上一代,已经要追溯到2016年了,在近10年的时间里,这两个德国原产的旗舰型号一直是监听大耳中的标杆,做工和音质都无可挑剔。我自己其实就是老版的用户,这次特地将新版老版一共4款耳机进行了详细的横评对比。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评分: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评分标准说明:每一期评分包括声音评价和客观表现两个部分。声音评价包括素质表现、风格适应和特色彰显三方面,主要评价的是产品本身的解析力、信息量、空间感等素质指标,对于不同器材和音乐风格的适应性,以及调音风格的独特性和耐听度。客观表现包括用料工艺、使用体验和创新亮点,主要评价的是产品的用料、做工、性能、体验,以及技术或是设计上的创新性。满分为五颗星,一星两星表示仍未达到相同定位产品的应有水准,三星意味着处于同样定位产品的平均水平,四星是表现较为突出,五星指的是无可挑剔。

关于它们各方面的详细表现,请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

视频时间轴

客观体验

2分07秒-5分48秒

声音表现

5分49秒-10分20秒

器材评价

10分21秒-12分36秒

客观体验

如果你是从多年前就开始使用拜雅家的大耳,应该会对他们家同款耳机多种阻抗版本的配置记忆犹新。比如DT 770 PRO这一个型号,前后就出现过32欧、80欧、250欧和600欧等版本。我还记得,当年DT 880 PRO、DT 990 PRO这些经典型号的600欧版本,在耳机店里都是被很多烧友抱着“猎奇”的心态去试听的。在那个设备选择还比较少的年代,大部分普通烧友并不会考虑入手这种难伺候的型号,而是倾向于选择更加好推的耳机。

不过,高阻耳机和低阻耳机,到底谁更好推,谁又更容易出好声,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如果只看阻抗这一个数据,在输出电压确定的条件下,电阻越低,播放器的输出功率越大,那么低阻耳机的确会比高阻耳机更容易“推响”。然而,烧友们追求的“好听”并不只限于足够的响度,而是一个综合多种因素决定的结果。在一套音频系统里,耳机的灵敏度、阻抗、耳放的内阻、输出电压等参数都会影响最终的声音呈现。比如当年以“难推”著称的AKG K701,虽然阻抗不高,但因其灵敏度偏低,对前端的电流要求又比较高,因此大部分用户将其买回家之后都是“大呼上当”。所以,一款耳机到底好不好推,用便携设备能不能推好,还是要以实际搭配的效果为准。

如今,随着动圈单元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振膜材质、线圈绕法还是磁体素质都比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再加上便携设备已经逐渐成为了年轻一代烧友的听音主力,所以包括森海塞尔、拜雅在内的各大传统耳机品牌,也越来越倾向于打造低阻抗、高灵敏度且具备良好素质的大耳,来满足现代烧友的需求。像刚更新的第二代DT 1770 PRO和DT 1990 PRO,阻抗都只有30欧。它们将以前的TESLA 2.0驱动单元更换成了全新的TESLA.45驱动单元,采用了优化的钕磁铁技术,能够在磁系统的气隙中产生超过一特斯拉的磁通密度,并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降低了总谐波失真并改善了脉冲响应。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在造型和佩戴方面,两代耳机基本上相差无几,最直观的区别在于机身上刻的型号名的字体有所改动,新版本的字体会更加灵动张扬。得益于丰富的经验,拜雅在佩戴体验方面基本上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两款耳机的重量都在400g以内,采用了新的头带凹槽设计,头梁材质为记忆泡沫和人造革。整个耳机的重量分担非常合理,长久佩戴也没有压力。再加上耳机是德国原产,所以对工艺细节的处理和整体的质感都相当出色。

DT 1770 PRO MKII的耳罩有天鹅绒和人造革两种材质,而DT 1990 PRO MKII的耳罩换成了“音乐制作”天鹅绒耳垫以及“混音和母带制作”天鹅绒耳垫这两种类型。包装里配备了3米可拆卸线缆和5米螺旋线缆,但考虑到这一代主打易推性,如果能加一根用在随身设备上的短线会方便些。另外,包装里附赠的这个大容量硬质保护盒我特别喜欢,材质硬挺,有一定抗压性,而且给线材和耳罩各自留出了收纳空间,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声音表现

DT 1770 PRO和DT 1990 PRO这两款耳机,可以说是拜雅监听家族里封闭式和开放式型号各自的代表作。虽然在大家的印象里,欧洲的传统耳机品牌总是更青睐开放式,而封闭式耳机更多是日系品牌的天下。但实际上像拜雅这类传统欧洲品牌对于封闭式耳机的诠释是别具一格的,不管是DT 700 PRO X、DT 770 PRO X还是DT 1770 PRO,它们虽然形态上是封闭式耳机,但在听感上依然会借鉴自家开放式耳机开阔的声场和中正的音色,完全不会有大家印象里封闭式耳机那种“小家子气”的感觉。

DT 1770 PRO MKII的人声调校一耳朵便让我印象深刻。它的中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毒人”风格,而是干净细腻又有着丰富的信息量,对于歌手转换唱腔、情绪更替等演唱细节的呈现相当到位。不同于大部分监听耳机的人声总给人干冷、乏味之感,DT 1770 PRO MKII的人声是兼具较高的还原度和丰富的情感的,无论是用作监听还是平日的音乐欣赏都相当合适。此外,它的空间还原能力在封闭式耳机里也比较出色,在聆听一些原声音乐、舞台剧、LIVE演唱会的时候,虽然其声场规模不算特别大,但形状规整,能够将乐器、人声的定位区分得井井有条。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让我有些惊讶的是,DT 1770 PRO MKII只需要用山灵M5Ultra这类中端便携播放器就能推出顺滑的音色和规整的声场,只是低频的量感和下潜稍有不足。如果将播放器换为SP3000或者是海贝音乐R8 II这类旗舰型号,它就能呈现出较高的密度和饱满的人声,低频力道也不错。相比之下,老版250欧的DT 1770 PRO在便携前端上的声音就显得软、薄且发虚,对于音乐元素的呈现远不如新版完整。在双方都使用台机驱动的前提下,老版的中频表现在饱满度和密度上逊于新版,而在空间感和宽松度方面则要略胜一筹。大体上,两代耳机的声音表现称得上各有千秋,但新版本下限要比老版高得多,几乎是不太挑搭配的。老版本用电脑直推相当吃力,而我在剪辑视频、审阅素材的时候,经常将新版直插电脑使用,无论是细节呈现还是声场还原都非常到位。

而DT 1990 PRO MKII的风格走向和DT 1770 PRO MKII是有较大区别的。DT 1770 PRO MKII更加注重声音细节的还原,尤其是人声的呈现在同价位称得上出类拔萃,而DT 1990 PRO MKII的风格会相对清冷一些,更加注重对于音乐整体“场面感”的呈现。它的中频比DT 1770 PRO MKII更薄,线条感也更强,声场规模很大,分离度也较为出色。在聆听流行人声的时候,DT 1990 PRO MKII的音色会显得有些过于“一本正经”,感染力不足。而对于一些协奏曲和大编制交响乐这类曲目,DT 1990 PRO MKII的表现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它能够精准地还原出不同乐器的音色,而且对于整个乐团的弦乐、管乐、定音鼓等各个声部的排布精准,整体的场面大开大合,气势磅礴。

在驱动门槛这块,两者对于前端的要求是类似的,DT 1990 PRO MKII用大多数的旗舰级前端或者推力较大的中端便携耳放就能推出不错的效果。而在上台之后,得益于开放式的先天优势,它的声场和动态表现的上限还会比DT 1770 PRO MKII更高。如果与上一代的DT 1990 PRO相比,它的声音凝聚力更强,驱动下限也更高。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在搭配方面,DT 1770 PRO MKII和DT 1990 PRO MKII的整体风格都是较为均衡耐听的,而且对于前端的驱动力要求不算特别高。我个人更推荐用两端延伸较好,音色中正开阔的台机或者中高端播放器来驱动DT 1770 PRO MKII,会让它的表现更加杂食,能兼顾器乐和人声。而DT 1990 PRO MKII最好是用声底更加暖厚、有一定染色的前端来搭配,稍微中和一下其线条感,增加韵味。

器材评价

大概是因为T1这个经典旗舰型号的低阻版本口碑不如上一代的高阻版,在DT 1770 PRO MKII和DT 1990 PRO MKII的上市信息出来时,很多拜雅的老粉丝都在担心,改版后的两款监听旗舰还能不能延续上一代的优秀表现。在实际体验和比较之后,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新版的两款低阻大耳,在经过单元的升级和重新调校之后,不但在实力上完全不输老版,并且大幅提高了声音下限,驱动门槛降低,可以更好地适配不同类型的前端。对于那些使用场景较为多变,或者是以便携设备作为主力器材的烧友来说,新版本无疑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而说到新版两款耳机的选择,我觉得它们适应的是不同人群的需求。DT 1770 PRO MKII比较适合那些没有条件使用开放式,又想感受拜雅家中正均衡调音的用户,以及歌单里以人声曲目为主的烧友,它的中频表现更加出色,聆听的场合也相对不受限制。而DT 1990 PRO MKII更符合大多数人对于传统拜雅调音的印象,开放式的聆听方式带来了更加通透的听感,音色的还原度较高,比较适合主听器乐类曲目,喜欢开阔声场和宏大场面的烧友。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2024年,很多烧友都在期盼着拜雅能在百岁生日之际多搞几波大动作,但拜雅依然是不紧不慢地更新着自己的产品型号。无论是今年推出的百年限量版DT 770 PRO X,还是我今天分享的DT 1770 PRO MKII和DT 1990 PRO MKII,其实都是顺应烧友需求的变化而精心打磨的产品,无论音质表现还是使用体验都令人信服。

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些产品过于中规中矩,缺乏所谓的“惊喜”,会期待拜雅带来价位更高的“超旗舰”。但我觉得,对于一个延续百年的品牌来说,按照自身标准去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而不是借着“100周年”的头衔刻意地做一些哗众取宠的吸睛产品来割韭菜,恰恰才是品牌得以延续百年的终极秘诀。

关于拜雅DT 1770 PRO &DT 1990 PRO二代,这一期就讲到这了,如果大家对本期内容有任何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耳边开箱 | 以拜雅两代监听旗舰,评评高阻&低阻谁是当今王道!
展开 收起

beyerdynamic 拜雅 DT990 PRO 头戴式监听耳机(耳罩)黑色

beyerdynamic 拜雅 DT990 PRO 头戴式监听耳机(耳罩)黑色

1089元起

beyerdynamic 拜雅 DT240Pro 头戴式监听耳机

beyerdynamic 拜雅 DT240Pro 头戴式监听耳机

469元起

beyerdynamic 拜亚动力 Phonum 风乐 蓝牙扬声器 黑色

beyerdynamic 拜亚动力 Phonum 风乐 蓝牙扬声器 黑色

暂无报价

beyerdynamic 拜亚动力 A20 耳机放大器 (银色)

beyerdynamic 拜亚动力 A20 耳机放大器 (银色)

暂无报价

beyerdynamic 拜亚动力 Impacto univeral 便携解码耳放 黑色

beyerdynamic 拜亚动力 Impacto univeral 便携解码耳放 黑色

暂无报价

拜雅(beyerdynamic) TG V70 手持人声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K歌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拜雅(beyerdynamic) TG V70 手持人声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K歌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暂无报价

拜亚动力 DT770 PRO 耳罩式头戴式动圈有线监听耳机 深灰色

拜亚动力 DT770 PRO 耳罩式头戴式动圈有线监听耳机 深灰色

暂无报价

拜雅(beyerdynamic) TG D71 鼓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拜雅(beyerdynamic) TG D71 鼓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暂无报价

拜雅(beyerdynamic) TG V50 手持人声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K歌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拜雅(beyerdynamic) TG V50 手持人声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K歌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暂无报价

拜雅(beyerdynamic) TG V35 S(带切换开关) 多功能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K歌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拜雅(beyerdynamic) TG V35 S(带切换开关) 多功能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K歌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暂无报价

拜雅(beyerdynamic) TG 专业鼓麦克风套装 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TG I53*2+ TG D71+TG D57*2+TG D58*2)

拜雅(beyerdynamic) TG 专业鼓麦克风套装 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TG I53*2+ TG D71+TG D57*2+TG D58*2)

暂无报价

拜亚动力无线话筒信号放大器专业一拖八u段无线麦克风一拖四天线延长线接收器信号增幅增强器 扇形机翼(四选一)

拜亚动力无线话筒信号放大器专业一拖八u段无线麦克风一拖四天线延长线接收器信号增幅增强器 扇形机翼(四选一)

368元起

拜雅(beyerdynamic) MC 930 多功能麦克风套装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专业录音棚麦克风

拜雅(beyerdynamic) MC 930 多功能麦克风套装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专业录音棚麦克风

暂无报价

beyerdynamic 拜雅 FOX 电容麦克风+苹果手机套装 黑色

beyerdynamic 拜雅 FOX 电容麦克风+苹果手机套装 黑色

暂无报价

拜雅(beyerdynamic) TG D58 鼓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拜雅(beyerdynamic) TG D58 鼓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暂无报价

拜雅(beyerdynamic) TG V70 S(带切换开关)手持人声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K歌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拜雅(beyerdynamic) TG V70 S(带切换开关)手持人声麦克风 录音配音专用话筒 K歌排练室演唱会级麦克风

暂无报价
8评论

  • 精彩
  • 最新
  • 低阻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台机当然用高阻。300欧的和600欧的都差一大截。高阻如果听不出区别来,那就是线不行,所有的线,包括usb线。如果线解决了还是听不出区别来,那就是电脑的问题,主板和电源太丐,电气性能差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硬是没看出来这段到底是不是反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听着挺欢乐,像是反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Pro系列是干活用的,其实没必要逢迎便携市场设计低阻耳机,特斯拉单元加持下,即使是250Ω的老版1990也没有那么难推,当然上台机效果会更好一些。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逢迎市场才有钱赚。高阻是个极小的市场,不仅人少,换耳机频率也低。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所以说拜亚其实很不容易,不愿妥协,却又不得不妥协,这种监听耳机阻抗高点还是有用的,对声音控制力更好。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现在还在听索尼900st 感觉还行。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有DT880和T90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