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误入,这些恐怖电影哪部才是你心中的最佳
爆款片《坠落》,尽管在观感上可以归到“恐怖”的范畴,但它本质上属于生存惊悚片(Survival Thriller),这次就不展开聊了。好了不废话了,直接唠一下咱们喜欢的恐怖片吧!

《坠落》

从 Get Out 到 Us 再到 Nope,乔丹·皮尔每次都用一个非常简短且宽泛的片名来藏住剧情。这次的《不》来了一场让观众由始至终驰骋在猜测与惊叹之间的过山车之旅:从“山雨欲来”的暗流涌动,过渡到超自然科幻与巨物恐惧,再进展到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游戏,甚至产生了些许《异形魔怪》式B级西部怪物片的味道,最终落脚于一种纯真热血的英雄主义。松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壮阔恢弘的场景调度、精致讲究的视听效果、生动饱满的角色塑造,无不展现皮尔导演高超的执导技巧。

《不》
他打造了一个新奇、夺目、难辨又充满危险的视觉奇观,再用奇观来解构奇观。文本比以往庞杂得多,在类型元素与趣味背后,是关于当今主题公园式的好莱坞工业产物以及观众的观看(消费)方式的思考,同时也是一次相当纯粹而真诚的情感表达:回到影像诞生之初,表达一种对传统电影工艺及其原始魅力的怀旧。

《不》
上半年表现神勇的缇·威斯特,下半年依旧不负期待。《X》的前传《珀尔》在各大年度电影榜单中都“杀疯了”,以与正传迥然不同的风格,再次成为年度话题大作。影片回到了上世纪初,一战爆发、西班牙流感肆虐、“美国梦”的幻影即将来临的时代——阴差阳错成为了当今隔离时代的互文。复古爱好者缇·威斯特也将电影从前作的60年代低成本剥削片美学,变成了好莱坞黄金时期的《绿野仙踪》和迪士尼动画,模仿 Technicolor 工艺的鲜艳色彩让《珀尔》显出几分明媚的诡异,相信珀尔在乡间小路持斧追逐的画面,会成为很多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噩梦。

《珀尔》
当然,电影最大的亮点,来自首次参与编剧的米娅·高斯。前作中一人分饰两角的她显然还没过够瘾,这次的《珀尔》几乎就是她华丽的个人秀,她疯狂、敏感、大胆的高难度表演完美呈现了珀尔这样一个 Icon 级别的恐怖人物。观众也许无法真正理解这个破碎、偏执又坚强的角色心境,但一定会被米娅·高斯惊人的情感爆发力打动。

《珀尔》
预告片展现不俗的吓人镜头、Twitter 上点赞出现邪恶笑脸 emoji 的特效、在棒球比赛观众席中安排面露诡异微笑的演员…《危笑》早在宣传期间凭着高效的营销手段就已经赢了一半;将日常的笑容赋予恐怖意味的新奇设定,也令观众十分好奇成片会如何呈现。
影片前半段通过运镜与配乐的别致处理,在气质上脱俗于常规的美式商业恐怖片,充满浓郁而内敛的压抑与不祥的气氛。可惜后半段情节走向疲软,且过度依赖惊吓手法,逐渐降级成一部相对传统的类型片。故事模式与设定上也有《午夜凶铃》《它在身后》的痕迹。但得益于索茜·贝肯对情绪不安和心理创伤的出色演绎,再加上较为成熟的制作水准,整体来说影片还是具备足够的可看性。当然最重要的是,本片最终以两亿多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绩拿下2022年恐怖片票房冠军——无论你能从中挑出多少缺点,它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年度 Highlight。

《危笑》
较之以往不断玩花样的续作,这次由《科洛弗道10号》导演丹·特拉亨伯格带来的《铁血战士:猎物》反而轻巧地做了减法,不再去扩展什么世界观和设定,而是用简洁的情节、利落的节奏、原始的时代背景和一气呵成的动作戏,专注且高效地完成了一次紧张精彩的丛林狩猎,回归系列首部最原汁原味的风格,更兼顾对女性英勇睿智形象的生动塑造及其成长弧光的完整刻画,令这个由“硬汉气质”主导的系列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女性视角。而放弃院线、直接上流媒体的发行策略并没有影响它的口碑,片子上线 Hulu 后便创下了该平台电影及电视剧的首映最高观看量的纪录,同时也在各评分网站拿下了不俗的成绩。

《铁血战士:猎物》
《野蛮人》在上映前并没有引来太多关注,包括预告片所透露出来的好像也只是一个略显老套、可预料的故事,就连比尔·斯卡斯加德的登场也加深了那种“俊男美女与影片质量成反比”的恐怖片刻板印象——直到各平台开始高分认证、票房和口碑大爆以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这势必是2022年的年度黑马之作。
影片从开场第一秒便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尽管内容看似与预告片无异,但生动诙谐的对白和角色互动,完全撑住了第一幕戏;随后情节急转直下,以意料之外的章节体结构,在同一所房子里实现了一场不断打破观众预期、扩展空间和转换类型的精彩体验。由喜剧演员转型恐怖片导演的扎克·克雷格,在叙事技巧与视听手法上尽显“花招”,固有的恐怖元素与情节顿时变得焕然一新。悬疑惊悚氛围始终在线,紧凑利落的节奏丝毫不影响高效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不落窠臼,对性别议题的探讨也做到了精准、巧妙而不失幽默。

《野蛮人》

《孤儿怨》的成功离不开那个巧妙的反转,以及伊莎贝拉·弗尔曼远超年龄所限的精湛演技与成熟气质。时隔13年,这部姗姗来迟的前传《孤儿怨:首杀》显然没办法再复刻前作的亮点,无论是通过妆容、替身还是后期技术,都没能以一种足以令人信服的状态来还原 Esther 的孩童模样,有关她的身份也无法再制造出更多悬念。
于是编剧这次干脆大刀阔斧地抛出另一个惊人的情节转折,将这个前半段还在重复“引狼入室”套路的故事推向更加黑暗、病态的方向。当然这种写法多少让故事显得有点离谱和崩坏,但它的反转力度以及后续情节所带来的“抓马感”也不失令人过瘾的快感,甚至产生一种意外的喜剧效果。所以哪怕在角色造型、剧本逻辑、摄影制作等方面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明显缺点,《孤儿怨:首杀》仍可称得上是一部节奏紧凑、惊悚度合格的作品。

《孤儿怨:首杀》
早在上一个十年里,Hellraiser 系列就已经显露出风烛残年的状态,仅出了两部粗制滥造的续作。如今 Hulu 毅然选择重启这个系列,交给《夜间小屋》导演大卫·布鲁克纳来负责这次的《新养鬼吃人》。
它的优点在于压抑氛围营造得当,成本的提升令片中视觉效果与场景制作看起来更加精致,升级版的魔方也更为复杂和奇特;而由《超感猎杀》的跨性别演员杰米·克莱顿饰演“钉子头”亦是一次大胆而精妙的尝试,“去性别化”的修道士的形象设计不乏亮眼之处。问题是剧本层面还是稍显单薄,角色刻画令人失望,虐杀桥段始终欠点火候,叙事上也有点拖沓。但不管怎么说,它确实是这个系列多年以来少有的、尚可一看的翻拍作,还是值得更多鼓励。

《新养鬼吃人》
比起一味沉溺于氛围营造、在叙事上故弄玄虚的奥地利原版,翻拍版《晚安妈咪》在故事脉络方面显然更加明晰,角色塑造和表演都优于原版,剧情发展逻辑和人物动机也更具说服力。当然对于喜欢原版的观众而言,这种非常美式标准化、通俗化的情节处理方式或多或少有些腻味,削弱了那种阴森冷冽的诡异风格,少了几许惊悚力道和回味余地。但独立来看,它算是一部悬念性强、完成度较高的作品。如果你“有幸”还没被原版剧透过,这部翻拍版也是个过得去的选择。

《晚安妈咪》
没有什么比停电的暴雨夜更适合上演一场谋杀案了——A24出品的《尸体游戏》继续瞄准新生代口味,带来了一部“狼人杀”式的时髦恐怖喜剧。本片的趣味性一方面来自其作为一部青少年砍杀电影的有效惊悚氛围,另一方面恰恰是源于这种自觉的“抓马感”:聒噪自恋的 Gen Z 角色、浮夸塑料的人际关系、乱七八糟的当代社交媒体流行文化元素以及充满戏谑意味的收尾。
虽然从目前的评价来看,影片的路人缘不是很好,可能很多观众觉得情节和角色太蠢,实际上这种“蠢”是自知的、作为片子刻意嘲讽的一部分的。它不去故作深刻或强行说教,只是像这样以一种“娱乐大家”的调侃态度,把沉迷互联网流行文化的当代年轻人摆给大家看,已经足够好玩、刺激。

《尸体游戏》
《菜单》同样是一部讽刺恐怖喜剧,不过它要来得更“高雅”一些:片子集结了像安雅·泰勒-乔伊、尼古拉斯·霍尔特、拉尔夫·费因斯这样的国际阵容,海报拍得像时尚杂志封面,故事围绕名流阶级才有机会享用的珍馐美馔展开。逐渐地,你会发现本片就是以一种故作精致的姿态,摆出一道道不明觉厉的菜品,借此嘲讽戏中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的食客,再发展成一场危在旦夕的生死游戏。
流畅的节奏、明亮的场景、巧妙的黑色幽默和不安的悬疑感托起了前半段极舒适的观感,奈何后续情节发展略显生硬,惊悚桥段相对保守,片子所表达的价值观也未必能说服所有观众。最终整部电影的呈现,就如同片中的菜式一样,看似高端、新颖且充满形式感,但不一定对味。

《菜单》
卢卡·瓜达尼诺的新作《骨及所有》准确来说并不算一部恐怖片,更像是一部碰巧带有恐怖元素的青春公路电影,以食人癖的设定,刻画边缘人物的情感状态及自我认同的过程。可惜实际成片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断裂、苍白的状态,“食人”的概念本身就称不上新鲜,在片中既没有很好地融入到角色的成长历程当中,也难以引起观众共情;对于欲望、道德和成长议题的表达也给人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但舒缓、怀旧又忧伤的影像基调以及年轻演员们的加持,或多或少也能在偶然间迸发出奇特的魅力。

《骨及所有》
《致命录像带99》把目光投向九十年代末,整体复古质感依旧到位,但质量比起上一部《94》有所下滑,临近千禧年的时间设定也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带来比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文化元素。其中《奥兹的地牢》(Ozzy's Dungeon) 和《往返地狱》(To Hell and Back) 是本次值得一提的两个短片:前者生动模仿了古早的儿童闯关节目《神秘的古庙》,在有限时长内实现两次类型转变,还不乏社会议题表达(虽然有些生硬);后者以搞怪风格呈现了一次意外的地狱之旅,有趣的角色加上恶趣味的风格带来欢乐的体验,而导演同年的另一部作品《死亡直播》将会在下文具体聊聊。

《致命录像带99》
一旦能够掌握好斯蒂芬·金小说里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那这部影视化改编作品已经成功了一半。《哈里根先生的手机》便是这样一部“金味”十足的改编作品,它通过不疾不徐的角色自白,缓缓道出一段离奇又温情的灵异故事。细腻真挚的情感描写加上优秀的选角,令影片有着打动人的力量。
问题在于无论是童年创伤、校园霸凌、忘年友谊等情节,还是落脚于少年成长故事的收尾,都在斯蒂芬·金以往的作品里出现过太多次了,以至于让人感觉整部作品的完成,无非只是把他擅长的点子简单提取组合一下,再加入点社会评论,一部“新作”就这么诞生了。缓慢的节奏、老派的剧情、克制的恐怖元素,可能会让恐怖片迷败兴而归,但对于老金的书迷来说,是一次恰到好处的呈现。

《哈里根先生的手机》
在恐怖片日趋追求高概念、文艺感或者社会议题的当下,像《断魂小丑2》这种老式、粗糙且离经叛道的 Torture Porn 已经难有生存空间,但仍不失拥趸。这部由粉丝众筹25万美元得以实现的续集,在元素、角色塑造和场面制作上比起第一部改良了很多,残忍极端的血腥桥段维持水准,复古质感也营造到位。电影节期间赠送周边呕吐袋的营销手段、“观众看吐看晕”的夸张反响、国外妈妈们的强烈抵制,以及知名恐怖媒体 Bloody Disgusting 兼本片发行方决定将其报送奥斯卡的做法,都延伸了作品之外的趣味。当然还是那句老话,这种纯粹感官刺激的B级虐杀片,喜欢与否完全看个人口味轻重。

《断魂小丑2》

《月光光心慌慌:终结》终究还是在 Oops 单元画下了这个系列的句号。上一部《杀戮》至少还能保持紧凑的节奏、砍杀的快感和正统的趣味,《终结》则像中了邪一样,一切都往令人困惑的方向发展:故事讲了三分之一还没有进入正题、主角情感线开始得莫名其妙、新任反派的黑化过程愚拙又俗套、Micheal Myers 如同走过场般出现又消失... 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个没人在乎的爱情故事,又要迎来一个不痛不痒、草草收尾的对决。
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几乎没有一分钟是有足够说服力的。非要说它在刻意模仿老版三部曲的不协调感吧,它又远不如《月光光心慌慌3:女巫季节》来得有趣,外传感做得不够彻底、有效。最终的结局便是几个编剧东拉西扯,炮制出这部惹众怒的终章。

《月光光心慌慌:终结》
Blumhouse 出品的《他们/她们》试图呈现一部面向新生代 LGBT 群体的 Slasher 电影,还请来凯文·贝肯参演,然而全片无处不透露着投机取巧的创作态度,对性少数群体的角色刻画除了轻率地勾选了“多元”这一设定以外没有更深入的挖掘,仅停留在最刻板、最公式化的理解层面,甚至产生了剥削意味。呆板的情节促不成什么有效的性别议题讨论,还要插播尴尬的音乐剧桥段。而影片本身作为一部夏令营式的砍杀电影,却几乎没有配套的恐怖效果和悬念感,最终沦为一部空有立意、只会喊口号的公益说教片。

《他们/她们》
当然像《恐惧街》三部曲这种主流化和娱乐性均取得成功的 LGBT 恐怖片只是少数,下半年的《疑传厄运》和《附身》便是另外两部令人失望的作品:前者走的是心理惊悚路线,但对于精神问题的描绘太过故弄玄虚,剧本也十分单薄,难以令人共情;后者以犹太民俗传说来探讨亲密关系,角色表演还算自然舒服,可惜整个故事呈现得比较乏味无趣,连传统驱魔题材电影的皮毛都没能学到。

《附身》
《孤儿怨:首杀》至少还能玩出点新招,《坏种2》则完全是一部不思进取的懒怠续作,基本上只是换了个家庭背景,然后继续上演跟前作差不多的、并不高明的恶童戏码就完事儿了。电视电影的廉价质感、儿戏般的剧本、短平快的叙事加上无节制的插曲,令片子显得非常草率和自恋。麦肯娜·格瑞丝的表演固然是瞩目的,但牺牲情节和配角的合理性去成全她的“坏”,未免太过低级。


百得仙人
校验提示文案
百得仙人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