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4399的降噪耳机凭什么这么贵?苹果AirPods Max头戴耳机开箱体验【首发】
是的,尽管大家嘴上说着AirPods Max卖的可真贵啊!但是官网还是分分钟没货,而预定到的朋友也大多排队到了明年三月春暖花开。那究竟这个叫AirPods Max的东西凭什么卖这么贵?385克的重量佩戴起来怎么样?音质和索尼1000X M3或者森海木馒头3相比如何?降噪效果又表现如何呢?今天我们就在AirPods Max首发第一天来开箱——AirPods Max!
一、开箱细节
AirPods Max的包装盒体积很大,因为内部耳机并非折叠放入的。包装盒上的AirPods Max照片就是真实耳机的1:1大小。这次AirPods Max一共有五种配色,我们开箱的这台是天蓝色。
打开包装盒,映入眼帘的就是被放在保护套里的AirPods Max本体。保护套还附上里一层硫酸纸用来保护保护套(听着跟绕口令似的)。
AirPods Max包装内的全部产品就只有这四样:AirPods Max本体、AirPods Max智能耳机保护套、Lightning to USB-C充电线、以及快速指南等(这次没有苹果贴纸)。
AirPods Ma收纳到智能耳机保护套中就是这个样子,相信大家也在网上看到了。对于这个收纳方式怎么说呢,反正我还是更习惯折叠收纳这种对空间利用更充分的方案。但是苹果这种直接把耳机放到保护套里的方案也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之所以叫“智能耳机保护套”,就是因为在保护套内有磁性感应装置,当AirPods Max放到保护套中之后会自动检测到耳机是处于收纳状态,这时耳机会开启超低能耗状态,大幅度节省电量。
由于这次AirPods Max的两个单元外侧都是用的是阳极氧化铝工艺,为了防止耳机收纳被划伤,智能耳机保护套的内部全部采用了植绒材质,最大程度保护耳机外壳不被划伤。
AirPods Max的头梁采用了不锈钢框架配合类肤质的柔软材料,不锈钢框架中间的穹网相比传统的耳机头梁,可以增加与头部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编织材质的穹网也能让佩戴时的散热效果更好一些。
这里多说一句,就是这个编制的穹网手感真的很薄。打个比方的话,手感类似最薄的那种医疗纱布。
另外就是,AirPods Max的不锈钢框架韧性还是非常强的,即使是用大力把耳机掰成这个形状也没啥问题,依然可以保证正常恢复原有形状。
AirPods Max另一个新技术,就是头梁和耳机单元外壳的链接方式。和市面上大多头戴耳机不同的是,苹果用了一个伸缩杆+球型套件来连接头梁和耳罩。球型套件保证了耳罩多角度旋转的方便,伸缩杆则能让耳罩在任意伸缩位置保持精准停留。
动图演示一下,当我们想要调整头梁高度的时候直接把耳罩往下拽即可。伸缩杆的阻尼手感非常好,并没有拽不动的感觉也没有松松垮垮的手感。而且离谱的是伸缩杆并没有什么阶段定位装置,却能保证耳机在任何位置精准停住。
另外,AirPods Max的球型套件连接的耳罩则用了另一个思路。耳罩采用了可回弹设计,这也就可以让耳罩能保证和耳朵的贴合更加紧凑。
在AirPods Max的右侧耳罩上部,有AirPods Max仅有的两个实体控制按钮。一个是噪声控制按钮,一个是数码旋钮。噪声控制按钮用来在主动降噪与通透模式之间切换。而数码旋钮的设计和AppleWatch的数码表冠如出一辙,用来调整音量以及点按来控制播放和激活siri。
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AirPods Max并没有开关机按钮。所以理论上把AirPods Max放入智能保护套中开启超低功耗就有点类似传统耳机的关机状态。另外,噪声控制按钮我要实名点赞一下,非常好用。
和AirPods Pro的长压耳塞柄部开启通透模式不同,AirPods Max的点按切换通透模式要更加快速。因为我们想要开启通透模式时往往是一个快速想要听清环境音或者对方说话的状态,而长压开启通透模式相比实体按钮一般都要慢上1-2秒的,实际使用下来噪声控制按钮真的使用感受明显提升。
AirPods Max的耳罩采用了经典的阳极氧化铝工艺,不过要注意千万不要裸机和硬物接触,以免耳罩被划伤。
AirPods Max展开之后的效果。
AirPods Max的耳罩内侧采用了可分离式的耳垫设计。取下耳垫可以看到耳罩内部的结构,外部采用一层金属结构覆盖,而透过金属结构甚至可以看到耳罩内部的发声单元。用料这么扎实,耳机不重都奇怪呀。
分离后的耳罩可以看到内部也采用了大量编制材质,而耳罩边缘则是一大圈的磁性材料用来吸附到单元上。
耳罩内侧有L和R的编制纹样用来区分左耳和右耳。
耳罩的记忆棉官方宣称是一种符合声学设计的记忆棉材质,手感摸上去还是相当柔软的。但是具体怎么符合声学设计怕是还需要更多资料才能了解。
二、其他配色
这次的AirPods Max官方一共推出了五种配色,分别是:银色、深空灰色、天蓝色、粉色、绿色。巧合的是这五种颜色也和苹果今年发布的iPad Air 4以及iPhone 12系列相互呼应。
我们也找到了全部的五个AirPods Max配色,实拍了一下。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准确的分辨每个颜色的区别,这张图我们基本没有做太多的后期调整。照片的观感也几乎和AirPods Max真实产品保持接近。大家可以看下,你喜欢哪个颜色更多一些呢?
下面也分别拍摄了五个不同颜色上手的效果:
粉色
深空灰色
绿色
银色
天蓝色
前面我们说到了,这次的AirPods Max的五种配色和苹果今年发布的产品相互呼应,所以我们也找来了同色系的“苹果小全家桶”,可以看看是否有你拥有的产品,搭配起来效果如何?
很多人感兴趣的绿色,和iPhone 12以及iPad Air4的绿色放在一起的效果。
针对五种颜色我问了不少人喜欢哪种?简单统计大家最感兴趣的居然是——粉色。于是找到了今年的红色iPhone 12以及玫瑰金色iPad Air 4放在一起,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少女色系的威力。
三、音质对比索尼1000X M3、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
上文说了这么多的AirPods Max工业设计、外形外观甚至色彩搭配,下面我们回到正轨,来聊聊大多数人更加关心的音质表现。
为了对比AirPods Max的音质效果和降噪表现,我从同事手中借来了索尼的WH-1000X M3和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两款头戴无线降噪耳机。因为手头并没有1000X M4,所以用(据说)音质和降噪都很接近的第三代来代替,而森海塞尔的木馒头3则是很多人公认的音质最强无线降噪耳机。
因为比较急,就没来得及借Bose的降噪耳机Bose 700,有机会我们之后还会继续对比。
从左到右:苹果AirPods Max、索尼WH-1000X M3、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
说音质前我们可以先简单聊两句这三款耳机的佩戴感受。重量上:
苹果AirPods Max:384.8克
索尼WH-1000X M3:255克
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303克
重量上,毫无悬念的苹果“夺魁”。接近400克的重量拿在手上确实能明显感受到相比其他两款沉了不少。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犹豫购买AirPods Max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担心长时间佩戴不舒适。不过因为这次在头梁上的穹网设计可以比较巧妙的减少一部分耳机的压力,因此实际佩戴时并没有过重的明显感觉。
但是!你还是可以感觉到它的重量是要比索尼WH-1000X M3、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都要重的。为了用料和做工牺牲产品重量,我相信现在也真的是只有苹果敢这么做了。佩戴感受上除了能感到比索尼重了一些之外,舒适度还是相当不错的,长时间佩戴并没有夹头的感觉。
从左到右:苹果AirPods Max、索尼WH-1000X M3、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
从外形上看AirPods Max因为更加扁平其实看上去显得还挺小巧的。而索尼的WH-1000X M3由于耳罩更加厚实,所以显得头戴时两侧显得稍微有点臃肿,森海塞尔则是设计的更加复古。总的来说三款耳机带上之后各有特点,具体怎么选还看你自己的日常搭配了。
说着说着又跑题了,回到音质话题上。首先需要声明的就是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发烧友,通常对音质的追求也并没有易用性的追求高。所以音质方面我只能从个人的听感上出发来描述一下我的直观感受,并非严格测试。
先说结论就是:从听感上来说,苹果AirPods Max ≈ 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 > 索尼WH-1000X M3。
我日常听摇滚乐、Hip-Hop和电子乐比较多,相比索尼WH-1000X M3能明显感到标准模式下对低音的增强,苹果AirPods Max和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的低音相对调校比较克制,但是器乐层次显得更加清晰,反观索尼WH-1000X M3则由于低音的加强导致中高频的辨识度稍有降低,显得轻微浑浊,不过差别还是非常小的。而人声方面三款耳机的差别微乎其微,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总的来说苹果AirPods Max在音质上并没有给我们非常大的惊喜,尽管这次用了40毫米的动圈驱动单元配合订制放大器,音质上可以和目前音质口碑较好的MOMENTUM Wireless 3相抗衡,但如果加上价格这个因素的话,确实在音质表现上苹果AirPods Max应该给到我们更多的惊喜。但相比之前几乎不重视音质的AirPods系列来说,AirPods Max的音质已经进步很大了……
四、降噪效果表现
这次苹果在AirPods Max硬件上的“堆料”非常明显,全机身用上了九个麦克风!其中有八个参与主动降噪过程,一个麦克风专用语音通话使用。另外耳机的两个耳罩分别各自都装了一个Apple H1 耳机芯片,每个芯片拥有10音频核心。用来进行降噪和计算音频的计算等功能。
左:AirPods Max;右:AirPods Pro系统设置
这次的AirPods Max的系统设置依然是在蓝牙菜单中的设备选项中调节,相比AirPods Pro的系统菜单设置,AirPods Max做了一些针对性调整。首先就是模式切换上,AirPods Max支持自定义切换按钮是在三种模式切换还是两种模式。并且还为AirPods Max增加了一个数码旋钮设置选项。
在数码旋钮设置选项中,用户可以自定义旋转旋钮时提高音量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满足了不同使用直觉的需求。
从左到右:苹果AirPods Max、索尼WH-1000X M3、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
降噪效果上,个人感觉:苹果AirPods Max ≈ 索尼WH-1000X M3 > 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
无论是对街道环境噪音的降低还是背景人声等嘈杂环境,苹果AirPods Max的降噪水平都和目前公认效果不错的索尼实力相当,但是由于没有对比最新的1000X M4以及Bose 700等设备,因此我们也不能说AirPods Max就是目前降噪最好的无线降噪耳机,只能说AirPods Max基本上是目前降噪耳机中的第一梯队选手。
五、其他
前文我们提到了对比索尼WH-1000X M3、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的佩戴和外形,实际上作为通勤最常用的设备。无线降噪耳机还有一个特点要聊一下,就是它的收纳。
从左到右:索尼WH-1000X M3、森海塞尔MOMENTUM Wireless 3、苹果AirPods Max
以这三款耳机为例,索尼和森海塞尔都设计了耳机收纳保护壳/包。其中索尼采用的是硬质材质的收纳包,而森海塞尔采用的是相对材质较软的布包。苹果给出的方案让人意想不到。但从实际收纳的大小来看,其实苹果所占的空间是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小的。实际对比另外两款产品收纳包的大小苹果AirPods Max也只是在左右两侧更加宽了一部分,其实整体大小还是能接受的。
而收纳方式上,索尼和森海塞尔都采用了折叠式的收纳方式。反观苹果AirPods Max几乎就没有啥收纳了,官方产品名也早就透露了,这个包叫做——智能耳机套,而不是耳机收纳包。单从收纳方式上来讲,我个人更倾向于折叠的方式进行。
六、体验总结
最后教大家一个小技巧,坐飞机/高铁消除噪音的一个终极方案。
总的来说,苹果AirPods Max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降噪效果、音质表现都算第一梯队的无线降噪耳机。但是如果以4399元的售价来衡量这两个因素,显然我们的要求应当更高一些。但实际上,苹果AirPods Max作为苹果系统生态中的一环,从产品软件易用性,多设备协同工作,甚至是空间音频、计算音频等功能上来看。这些加成的软件功能其实是符合它现在的定价策略的,更不用说用料和做工了。
作为苹果的第一款头戴式降噪耳机,AirPods Max并没有使用此前谣传的“Studio”作为命名,而是用了“AirPods”。所以它主依然是苹果生态的一个延续,而作为一款易用的随身音频设备,我想它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人对音质的要求了。

音质真的不行,也确实是acc解码定死了,苹果没有自家的解码,如果说跟同为手机厂商起家的华为那个studio来比,甚至可能打的又来有回,当然,全家桶是前提,华为40系列用自家的解码,苹果只有acc,音质这块跟影音大厂比起来还真的不太行
可以自己贴😂
蓝牙耳机的误区,从来没有评测续航电池电量的,请问没有用户体验真的好吗?
Airpods max 已退,太重,太夹头,没法忍
四千买个苹果的保证不是HiFi爱好者
四千在hifi耳塞或者耳机里算啥
。入门级都勉强够呛..........
果然是神器
音质咋样不感兴趣,外观是真的丑,五十块的外形
我一开始也想买来着,把XM3都卖了,折腾点钱买这个,去店里一看瞬间后悔了,我都考虑要不再买个XM3得了,苹果这个真不值4000大洋,看起来就不值,剁不下去手
我居然关注了这个给钱就给人写推文的“hifi”控。结果文中说自己不是hifi控。取关了
对的,AirPods系列我每代都买了,这个? 算了吧
我也去看了一下,发现也就这么回事,铝合金外壳并没有感觉多高级,降噪也就那么回事,我试戴了白色的,感觉网布有点脏,反正就是看着很普通很一般的一个耳机,除了它是苹果的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瞬间拔草了,4000块钱可以买个台放,买个开放式的hifi耳机了,
蓝牙也是有音质之分的,虽然不能归为hifi,但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才买了pcx559二代,感觉可以,主要轻,音质好,降噪够用
云测评家真的多…
为啥这么贵??卖便宜了你会买吗?
只是举个例子,买包和买电子产品的本就是两波人,但性质是一样的
重量感人是为了让你时刻感受到头上压着4000多块钱,网布不好清洗是提醒你带耳机之前先去洗个头,你头都不洗好意思带这么高贵的耳机么。夹头的意思是你脑袋都夹过了才买这个。降噪也不给力是怕你静下来发现自己上当了。(手动狗头)
有钱人大概率会花十几万买包,但是极大概率不会买4000的耳机,十几万的包有商业属性,但是耳机没有。本质上你俩说的是一回事,只是理解上的偏差而已。
你这个属于偷换概念,Airpods卖的火不代表他音质好,也不是因为他精致,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蓝牙耳机里面他最无感,无感的意思就是跟用手机一样,傻瓜用法,不用来回接蓝牙,挂到耳朵上没有重量感,这个才是买家的痛点。证明不了他的独一无二,可以说苹果找到了蓝牙耳机最大的死穴,所有后来的厂家纷纷模仿,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苹果不这么做,最后还是会有其他厂家想到这一点,只是苹果的商业嗅觉太敏锐了,对手太猪而已。另外安卓机买三星认真的么?中国的市场已经把三星打的连家都找不到了,世界前十的手机销量中国品牌占了几个席位您不清楚吗?别拿小众秀优越感,尤其是电子产品这一块。不客气的说,认为用三星就是懂手机的和认为拿苹果就是LOW B的一样没品。
我听过,不行就是不行,你这杠上开花也没用。还有降噪效果也比不上BONES,别尬吹了,作为一个全套苹果玩家,我不觉得你在这里杠出意义来了,真的,你这是给苹果招黑。
不用了解,我有,另外大馒头3,qc35,h9i我都有,这东西音质真比XM3要好, 值不值得买就看你喜不喜欢了。
这耳机的设计师可以下课了,样子太难看,像两块方🍞戴在头上。如果样子好看点,你起码能说它贵在设计好看。。。
1000左右的xm3了解下。4k价位买苹果真的是充值信仰了。
老铁一看就是专业的。那个5v2A的例子我真的笑出了声,说白了就是阿Q精神。苹果不给就是合理,够用。给了直接真香。。。总之一句话苹果就是不会有错的。当然有钱喜欢什么买什么也没错,但是硬吹就没意思了。1399的索尼大法不服啊!
和Z7m2能比吗
耳机这东西吧,长相过得去的呢,带出去一般鉴定为花瓶,长得丑的带出去呢,基本认为是靠实力。
Airpods刚出来的时候产能是一个问题,大家不看好也是一个问题。一个普通音质的耳机卖1300,后来买了的人大部分都爱不释手,所以后来产量上来以后销量就爆了,至今对苹果产品无感的人还在酸别人,说买苹果就是为了买个标,
可事实证明,苹果出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独一无二,做工精致。就像国人喜欢用华为,而我觉得安卓机还得买三星。里面的好,真的懂得人不多
虽然我不用苹果,但一般来说什么东西苹果做了就不是小众了。。
嗯,主要还是看你怎么出门,要是公交地铁冬季用的很勤。要是自己开车基本就吃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