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核不会是极限:AMD CEO苏姿丰博士谈Zen4、Zen5架构
本文经快科技授权发布,原标题:AMD CEO谈Zen4、Zen5架构:竞争力极强、核心数或超64个,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今天凌晨结束了CES 2021专场活动后,AMD CEO苏姿丰博士与媒体朋友进行了一番线上交流。
在沟通中,苏博士谈到了CPU规划。她表示自己非常为CPU团队感到骄傲,包括首席技术官Mark Papermaster、首席架构师Mike Clark等,为公司规划了长远且坚实的产品路线图。
苏博士肯定了Zen3架构,尤其是通过改善单线程、缓存延迟、整体系统优化等带来超20%的性能增加,并表示公司正将更多精力投入到Zen4、Zen5架构上,以确保其具备强大的竞争能力。
苏博士还指出,64核不会是极限,AMD会朝着更多核心数量迈进。
至于GPU,她同样赞赏了David Wang(王启尚)领导的团队,RDNA2很出色,尤其是每瓦性能,RDNA3正在全力开发以达成业内领先水平。
对于Zen4,我们知道它会采用台积电5nm工艺,且消费级锐龙更换AM5接口,显然换接口其实就是为堆更多核心埋下伏笔了。
图源:微博AMD中国

未来应该就是云端了,存储和大量计算在云端上处理。
现在不需要,未来呢?
我谈的是未来啊,以后为多核优化,超级计算机数万核心并行运算的方式肯定会普及
128核,我不知道你要那么多核心干什么?你确定个人需要这么多核吗?
4800u跟Excel文件装在哪里有关系?系统装固态上资料放硬盘上不可能吗?两块硬盘的电脑多了去了
绝对和处理器无关,
未来啊,不要只看眼前。
显卡这种还不是并行计算,怎么上万核心都吃的满?还不是没有为cpu多核运算优化
牙膏厂还缩回去了
200号人按理说不应该有24m那么大,我怀疑是文件本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excel的程序问题。换个i7试试看呢
数框框玩呗,媲美扫雷
4800U你觉得会没有配固态硬盘?
5nm 3nm晶体管那么多怎么浪费才好啊。7nm都过剩只好往死里堆缓存。5nm可咋办啊。大家都知道单核芯晶体管数不到3亿。这升级5nm多出来100亿晶体管可咋办啊。愁死了。更愁的是3nm单个CPU有400亿晶体管了。堆64核都剩200亿了
5900已经涨价,屠龙者变龙了
am5接口 爷青结
嘴里叨叨着 不讲武德
换固态硬盘
另外就是别太小看兼容性问题,理论和实际差距还是很大的,特别是驱动方面,我们这边之前有一台Epyc 7401,买来的时候装WinServer2016会死机,装ESXi也有一些兼容性问题。整体来说Xeon服务器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还是要比Epyc强的。
对于服务器,普通公司大部分都是去EMC直接买服务器整机或者解决方案,然后这一块EPYC份额和产品都很小,主要是服务器更新慢,对价格不敏感,而且Intel服务器有了很长时间的积累,配套软件啥都完善很多。有研发能力的大公司会自己买EPYC服务器自己管理,比如Dropbox,至于小公司自己买台EPYC服务器来管理,其实是一件很折腾的事。
RDNA2一举追平NVDIA 而且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 ,老黄已经慌了 迅速换回台积电代工。
作为winchip c6玩家我骄傲了吗?并没有。被我遗弃的486也在默默流泪,怀念他的老家windows3.1
争取早日实现一个线程一个核
不清楚你的行业,一般软件很少限定cpu。霄龙架构和桌面端一样,代码执行过程高级语言翻译成IR中间代码,IR中间代码再翻译成不同硬件的汇编,主流操作系统没有不支持amd的架构的,软件应该都是通用的,配套服务这个不懂是什么。
线程撕裂者小公司其实也能用,买一台供大家部署服务比英特尔性价比高太多,还有一些军工企业要做大量运算也特别吃cpu性能。
一般民用肯定是用不到那么多核心主频还低,我记得渲染视频好像能用到多核心,看评测渲染时间amd比英特尔最好的u快不少
小草?小榴?
没有阿三就是好
R74800U 开24MB 左右的EXCEL 200号人数的工资表 居然还要读进度条 这是匹配问题吗?
暴露年龄了
现在还远没到因为电场速度(而不是光速)导致的门延迟,来限制CPU主频的时候。。。
同样,作为1700x首发用户,表示10600kf真香,1 700x真臭
EPYC看起来很美好,普通公司还是买Xeon至强啊,不然没人给你做配套和服务。几个大厂,有自研能力的才会买epyc,就像苹果买a卡自己写驱动一样。
线程撕裂者嘛,其实64核真的很夸张了,真心用不满…(不是说核心多不好,而是暂时用不上吖
cpu机器学习指日可待